一种毫米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121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毫米波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由毫米波天线、LNA单元、双工滤波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数模处理单元和BBU模块组成的接收处理链路,以及依次由所述BBU模块、数模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PA单元、双工滤波单元和毫米波天线组成的发送处理链路。通过上述装置将接收处理链路中的初级滤波器相应的调整至放大器后端,从而避免由于在前端滤波后再经行信号放大的同时,将未完全滤除的噪声和杂波也进行放大,从而保障信号干净和稳定。从而保障信号干净和稳定。从而保障信号干净和稳定。

A millimeter wave 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毫米波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信号设备
,特别是一种毫米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产业尤其是个人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无线电频谱的低端频率已趋饱和,即使是采用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或各种多址技术扩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提高频谱的利用率,也无法满足未来通信发展的需求,因而实现高速、宽带的无线通信势必向微波高频段开发新的频谱资源。毫米波由于其波长短、频带宽,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速宽带无线接入面临的许多问题,因而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现有的毫米波处理装置,如图4所示,从天线到后端的毫米波处理装置中,滤波器直接用于天线后端,这样对于接收信号来说,先滤波后放大后,由于放大是针对滤波后的整体信号放大,因此,其中含有的噪声和杂波也会相应被放大,从而使其滤波效果不佳,后续干扰仍较严重,从而影响到信号接入等问题,并且现有的系统较为复杂,因此,在保障毫米波信号处理的同时,有必要对处理装置进行简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处理链路,包括用于接收毫米波信号的毫米波天线,以及用于放大所述毫米波信号的LNA单元;双工滤波单元用于对放大后的所述毫米波信号进行滤波;射频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处理滤波后的所述毫米波信号,并转换为射频毫米波信号;数模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射频毫米波信号,并转换为数字毫米波信号;BBU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字毫米波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发送处理链路,包括所述BBU模块,用于接收处理基带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数模处理单元;所述数模处理单元用于转换所述基带信号为模拟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射频处理单元;所述射频处理单元,用于转换所述模拟信号为发送射频信号,并发送至PA单元;所述PA单元用于放大所述发送射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双工滤波单元;所述双工滤波单元对放大后的所述发送射频信号进行滤波,并传至所述毫米波天线进行信号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滤波单元包括提供所述接收处理链路中进行接收信号滤波的第一滤波模块,和提供所述发送处理链路中进行发送信号滤波的第二滤波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和所述第二滤波模块为相互隔离的独立滤波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处理单元,包括属于所述接收处理链路的射频接收链路,其中,所述射频接收链路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由带通滤波器、RF放大器、混频器、IF放大器、IQ解调器及低通滤波器组成,其中,所述混频器还连接有为其提供UFH本振信号的UFH本振,所述IQ解调器具有第一I通道和第一Q通道,VFH本振为所述第一I通道和所述第一Q通道提供具有90
°
相位差的VFH本振信号;其中,所述带通滤波器连接到所述LNA单元;所述第一I通道和所述第一Q通道分别通过所述低通滤波器连接所述数模处理单元的DAC模块;所述射频处理单元,还包括属于所述发送处理链路的射频发送链路,其中,所述射频发送链路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由所述低通滤波器、IQ调制器、IF放大器、所述混频器、所述RF放大器以及所述带通滤波器组成,其中,所述混频器连接有为其提供UFH本振信号的所述UFH本振,所述IQ调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溱陈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盛纬伦深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