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05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S1,准备原材料;S2,分别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在烧结炉中烧结;S3,再进行冷激处理成颗粒状后进行研磨成粉;S4,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研磨后的粉状物料加入混合机中,并加入粘结剂和水,搅拌混合得到涂料;S5,将涂料均匀涂刷在钢管表面,并进行烘干;S6,将钢管转移至加热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加热;S7,取出钢管并进行淬火、烘干,处理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钢管在加热加工过程中,钢材本身会与加热炉中的氧化性气体发生反应,在刚才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使得钢管质量下降,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钢管在加热加工过程中,钢材本身会与加热炉中的氧化性气体发生反应,在刚才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使得钢管质量下降,造成资源浪费,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钢管在加热加工过程中,钢材本身会与加热炉中的氧化性气体发生反应,在刚才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使得钢管质量下降,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5]S1,准备原材料: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粘结剂、水;
[0006]S2,分别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在烧结炉中烧结;
[0007]S3,再分别对烧结时的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进行冷激处理成颗粒状后进行研磨成粉;
[0008]S4,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研磨后的粉状物料加入混合机中,并加入粘结剂和水,搅拌混合得到涂料;
[0009]S5,将涂料均匀涂刷在钢管表面,并进行烘干;
[0010]S6,将钢管转移至加热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加热;
[0011]S7,取出钢管并进行淬火、烘干,处理完成。
[0012]优选的,所述S1中,原材料按重量份配比为:铝5

10份、硅1

5份、三氧化铝1

8份、碳8

15份、硅酸铝3

9份、氢氧化镁2

7份、粘结剂3

8份、水10

20份。
[0013]优选的,所述S2中,各成分烧结温度为:铝1200

1300℃、硅600

850℃、三氧化铝1600

2000℃、碳500

700℃、硅酸铝1200

1600℃、氢氧化镁200

350℃。
[0014]优选的,所述S3中,冷激处理方式采用液态二氧化碳喷射方式,喷射过程中会迅速吸收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中的温度,液体二氧化碳变为气体。
[0015]优选的,所述S4中,混合机温度为80

90℃,搅拌机转速为100

200r/min,搅拌时间为1

2h。
[0016]优选的,所述S5中,烘干方式采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机温度为150

200℃,烘干时间5

10min。
[0017]优选的,所述S5中,加热炉温度为900

950℃,惰性气体为氮气,且氮气气氛纯度为99.99

100%。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
铝、氢氧化镁、粘结剂和水混合得到涂料,均匀涂刷在钢管表面,涂料本身具有很好的防氧化效果,且涂料不会对钢管表面造成损伤;在氮气气氛下,对钢管以及涂料进行加热,不会对材料内部组织造成变化,且加热提高涂料的防氧化性,同时提高钢管表面的硬度。
附图说明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2]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实施例1,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4]S1,准备原材料: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粘结剂、水;
[0025]S2,分别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在烧结炉中烧结;
[0026]S3,再分别对烧结时的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进行冷激处理成颗粒状后进行研磨成粉;
[0027]S4,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研磨后的粉状物料加入混合机中,并加入粘结剂和水,搅拌混合得到涂料;
[0028]S5,将涂料均匀涂刷在钢管表面,并进行烘干;
[0029]S6,将钢管转移至加热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加热;
[0030]S7,取出钢管并进行淬火、烘干,处理完成。
[0031]所述S1中,原材料按重量份配比为:铝5份、硅1份、三氧化铝2份、碳8份、硅酸铝3份、氢氧化镁2份、粘结剂3份、水10份。
[0032]所述S2中,各成分烧结温度为:铝1200℃、硅600℃、三氧化铝1600℃、碳500℃、硅酸铝1200℃、氢氧化镁200℃。
[0033]所述S3中,冷激处理方式采用液态二氧化碳喷射方式,喷射过程中会迅速吸收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中的温度,液体二氧化碳变为气体。
[0034]所述S4中,混合机温度为80℃,搅拌机转速为100r/min,搅拌时间为1h。
[0035]所述S5中,烘干方式采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机温度为150℃,烘干时间5min。
[0036]所述S5中,加热炉温度为900℃,惰性气体为氮气,且氮气气氛纯度为99.99%。
[0037]实施例2,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38]S1,准备原材料: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粘结剂、水;
[0039]S2,分别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在烧结炉中烧结;
[0040]S3,再分别对烧结时的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进行冷激处理成颗粒状后进行研磨成粉;
[0041]S4,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研磨后的粉状物料加入混合机中,并加入粘结剂和水,搅拌混合得到涂料;
[0042]S5,将涂料均匀涂刷在钢管表面,并进行烘干;
[0043]S6,将钢管转移至加热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S1,准备原材料: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粘结剂、水;S2,分别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在烧结炉中烧结;S3,再分别对烧结时的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进行冷激处理成颗粒状后进行研磨成粉;S4,将铝、硅、三氧化铝、碳、硅酸铝、氢氧化镁研磨后的粉状物料加入混合机中,并加入粘结剂和水,搅拌混合得到涂料;S5,将涂料均匀涂刷在钢管表面,并进行烘干;S6,将钢管转移至加热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加热;S7,取出钢管并进行淬火、烘干,处理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原材料按重量份配比为:铝5

10份、硅1

5份、三氧化铝1

8份、碳8

15份、硅酸铝3

9份、氢氧化镁2

7份、粘结剂3

8份、水10

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防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各成分烧结温度为:铝1200

1300℃、硅6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征李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福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