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04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包括降噪机构主体,降噪机构主体成对使用,分别对称安装在车厢侧门板的下方拐角处,并由座板与车厢侧门板焊接固定,降噪机构主体由法兰式油缸、活塞、活塞杆、顶头、缓冲垫、螺钉、弹簧、橡胶垫、节流阀、油箱、油口帽、座板、油缸安装座、筋板和冲击座组成;在卸料时,顶头外端面的缓冲垫与冲击座发生碰撞,同时,车厢后门板摆动产生的冲击力被弹簧和油缸通过节流阀产生的回油阻力吸收并释放,从而彻底消除了车厢后门板撞击车厢侧门板端面产生的“咣当”声,避免了因车厢后门板冲击力造成的相关零部件的损伤问题,节约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车辆出勤效率。提高了车辆出勤效率。提高了车辆出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在铁矿开采过程中,采取汽运方式将剥岩和矿料运送到破碎站、干选厂、振动放矿、转运线及内排点,再由皮带运输机、电机车、自卸矿车运送到下一环节。自卸矿车在卸料作业完毕后,车厢缓缓下落,没有完全正位时,车辆匆忙行驶,惯性力使车厢后门板大幅摆动,撞击车厢两侧板端面,发出很大“咣当”声。不仅对司机和周围的作业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对周边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周边村庄有些睡眠差、身体弱的老人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噪声污染问题),同时,加剧了车厢后门板连挂销轴的摩擦损坏,更换频繁。因此,不仅增加了人力和材料消耗,还降低了车辆出勤率。因此解决自卸矿车卸料作业噪声污染和扰民问题,刻不容缓。
[0003]目前,自卸汽车在我国矿山、码头等企业普遍使用,其车厢后门板都没有安装有效的防撞击装置,必然,存在相同的共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解决自卸汽车卸料作业时,车厢后门板摆动冲击侧门板端面噪声污染和销轴频繁损坏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包括降噪机构主体,所述降噪机构主体由法兰式油缸、活塞、活塞杆、顶头、缓冲垫、螺钉、弹簧、橡胶垫、节流阀、油箱、油口帽、座板、油缸安装座、筋板和冲击座组成;所述座板上焊接油缸安装座,油缸安装座用于与法兰式油缸匹配安装,所述法兰式油缸的一端连接活塞杆,活塞杆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活塞、橡胶垫、弹簧、橡胶垫以及顶头;所述顶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杆的端部,在顶头的外端面通过螺钉连接缓冲垫;所述法兰式油缸的另一端通过油管螺纹依次连接节流阀和油箱,油箱的上部设有油口帽。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降噪机构主体成对使用,分别对称安装在车厢侧门板的下方拐角处,并由座板与车厢侧门板焊接固定。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头外端面的缓冲垫与冲击座的位置相对应,冲击座焊接在车厢后门板上。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法兰式油缸采用自吸式结构,其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缸安装座中。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在与法兰式油缸及顶头的连接端面上对应安装橡胶垫,弹簧套接在活塞杆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通过在车厢侧门
板上对称安装降噪机构主体,并与车厢后门板上的冲击座的位置相对应;在车厢后门板摆动时由冲击座撞击降噪机构主体上的缓冲垫,并由节流阀、油箱对法兰式油缸进行调节,从而将车厢后门板摆动产生的撞击力吸收并释放,不仅彻底解决了自卸汽车噪声污染扰民问题,还避免了因车厢后门板冲击力造成的相关零部件的损伤问题,节约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车辆出勤效率。
[0013]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其法兰式油缸采用自吸式结构设计,不需动力源,设计巧妙,结构紧凑、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填补了现有自卸汽车行业空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后门板锁紧时整体结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向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卸料作业后门板打门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B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4右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图3C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图6右视图。
[0021]图中:1、法兰式油缸;2、活塞;3、活塞杆;4、顶头;401、缓冲垫;402、螺钉;5、弹簧;501、橡胶垫;6、节流阀;7、油箱;701、油口帽;8、座板;801、油缸安装座;802、筋板;9、车厢侧门板;10、冲击座;11、车厢后门板;12、降噪机构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7,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包括降噪机构主体12,降噪机构主体12成对使用,分别对称安装在车厢侧门板9的下方拐角处,并由座板8与车厢侧门板9焊接固定,降噪机构主体12由法兰式油缸1、活塞2、活塞杆3、顶头4、缓冲垫401、螺钉402、弹簧5、橡胶垫501、节流阀6、油箱7、油口帽701、座板8、油缸安装座801、筋板802和冲击座10组成;座板8上焊接油缸安装座801,油缸安装座801用于与法兰式油缸1匹配安装,法兰式油缸1的一端连接活塞杆3,活塞杆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活塞2、橡胶垫501、弹簧5、橡胶垫501以及顶头4;顶头4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杆3的端部,在顶头4的外端面通过螺钉402连接缓冲垫401;所述法兰式油缸1的另一端通过油管螺纹依次连接节流阀6和油箱7,油箱7的上部设有油口帽701。
[002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顶头4外端面的缓冲垫401与冲击座10的位置相对应,冲击座10焊接在车厢后门板11上,车厢后门板11发生撞击时由冲击座10预先与缓冲垫401碰撞,达到初级降噪的目的。
[002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法兰式油缸1采用自吸式结构,其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缸安
装座801中,自吸式结构设计,不需动力源,设计巧妙,结构紧凑、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填补了我国自卸汽车行业空白。
[002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塞杆3在与法兰式油缸1及顶头4的连接端面上对应安装橡胶垫501,弹簧5套接在活塞杆3上,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进一步降低撞击力度。
[0027]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的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第一步:在车厢顶起卸料时,车厢后门板11开启,活塞杆3在弹簧5的作用下右移,同时把油箱7内的油吸入法兰式油缸1;
[0029]第二步:卸料完毕,整个车厢下降复位过程中,车厢后门板11摆动,首先是车厢后门板11上安装的冲击座10撞击缓冲垫401,车厢后门板11摆动产生的冲击力被弹簧5和法兰式油缸1通过节流阀6产生的回油阻力吸收并释放,从而消除了车厢后门板11撞击车厢侧门板9端面产生的“咣当”噪声。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通过在车厢侧门板9上对称安装降噪机构主体12,并与车厢后门板11上的冲击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汽车防车厢后门板撞击降噪装置,包括降噪机构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机构主体(12)由法兰式油缸(1)、活塞(2)、活塞杆(3)、顶头(4)、缓冲垫(401)、螺钉(402)、弹簧(5)、橡胶垫(501)、节流阀(6)、油箱(7)、油口帽(701)、座板(8)、油缸安装座(801)、筋板(802)和冲击座(10)组成;所述座板(8)上焊接油缸安装座(801),油缸安装座(801)用于与法兰式油缸(1)匹配安装,所述法兰式油缸(1)的一端连接活塞杆(3),活塞杆(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活塞(2)、橡胶垫(501)、弹簧(5)、橡胶垫(501)以及顶头(4);所述顶头(4)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杆(3)的端部,在顶头(4)的外端面通过螺钉(402)连接缓冲垫(401);所述法兰式油缸(1)的另一端通过油管螺纹依次连接节流阀(6)和油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维平马守斌朱末琳李尚李云虹孔攀张酌婷张永清戴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