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调整单元及全向柔性对准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调整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调整单元及其组合而成的全向柔性对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移动式机器人末端高精度作业时,受机械臂精度、视觉激光等闭环传感器精度影响,机器人末端的作业工具不易找准对中位置,如插孔、插钥匙等,操作难度较高,而且作业过程中存在径向力的影响,不利于机器人连续稳定作业,降低作业质量。现阶段已公布的使用专利技术专利(CN201510762212.8),其公开的全向柔性自适应作业机构,其结构尺寸较大,而且仅可实现3轴柔性对中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调整单元及全向柔性对准机构,该自适应调整单元能够实现六自由度的自适应能力,通过自由组合多个自适应调整单元,得到具备不同负载能力的全向柔性对准机构,均可应用于作业机器人,能够为机器人末端增加操作柔性,降低对机器人识别定位精度的要求,操作末端接触目标后可利用浮动机构特征实现自动对准等操作。
[0004]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调整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5)、限位片(6)、弹簧(4)、罩壳(2)和操作杆(1);其中,所述罩壳(2)的底部设有开口、顶部设有通孔,罩壳(2)的底部固定在基座(5)上,基座(5)的底部中心处设有限位片(6),操作杆(1)穿过通孔与限位片(6)连接;所述罩壳(2)的内壁顶端设有前限位止口(12),操作杆(1)设有前限位轴肩(13),前限位止口(12)用于限制前限位轴肩(13)朝向罩壳(2)的顶部运动的范围;所述基座(5)设有后限位止口(14),限位片(6)设有后限位轴肩(15),后限位止口(14)用于将后限位轴肩(15)限制于罩壳(2)的外部;所述弹簧(4)套设在位于前限位轴肩(13)和后限位于止口(14)之间的操作杆(1)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晨,王科,王子佳,刘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