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地融合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63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地融合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构建天地融合网络模型;步骤S2、地面用户与第k0个轨道关联时,计算该轨道上的关联LEO卫星与地面用户之间距离的概率密度函数步骤S3、地面用户与第k0个轨道关联时,计算干扰与噪声功率之和的拉氏变换函数步骤S4、将拉氏变换的t阶导数与拉氏变换自变量的相反数的t次方相乘,再除以t的阶乘,得到t阶值,并将所得到的多个t阶值求和;步骤S5、对步骤S4所得结果与概率密度函数之积求积分;步骤S6、重复步骤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地融合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地融合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今社会对天地融合网络的需求越发增大,天地融合网络将是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分析天地融合网络的通信效能,在其正常部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0003]覆盖性能是评估天地融合网络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的天地融合网络中通信覆盖性能分析的研究,一类是利用概率论模型进行覆盖或中断概率分析,另一类则是采用仿真进行分析。对于前者,在概率论模型中往往假设卫星与地面终端的位置是固定的,忽略了卫星位置分布的随机性,如X.Liu等即通过利用概率论的方法,推导出了卫星

地面中继网络的系统中断概率的表达式,但其分析的是节点位置固定的情况。对于后者,如R.Bi等提出了一个由多波束卫星、地面基站和卫星、地面终端组成的综合移动网络模型,并用仿真的方式分析了地面基站对卫星上行链路干扰的影响,然而,基于仿真的效能性能评价由于缺乏理论支持,多是用于最终的效能性能验证阶段,在前期效能性能评估时使用率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地融合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构建天地融合网络模型并设置模型参数,该模型包括多个不同高度的轨道、分布在这些轨道上的LEO卫星和一个典型的地面用户,各个轨道上的LEO卫星呈密度不同的一维泊松点过程分布;步骤S2、地面用户与第k0个轨道关联时,计算该轨道上的关联LEO卫星与地面用户之间距离的概率密度函数其中,关联LEO卫星指与地面用户距离最近的LEO卫星;步骤S3、地面用户与第k0个轨道关联时,计算干扰与噪声功率之和的拉氏变换函数步骤S4、将拉氏变换的t阶导数与拉氏变换自变量的相反数的t次方相乘,再除以t的阶乘,得到t阶值,并将所得到的多个t阶值求和,其中,为第k0个轨道上的LEO卫星与地面用户间信道衰落的衰落系数;步骤S5、对步骤S4所得结果与概率密度函数之积求积分,积分的下限是第k0个轨道所允许的与地面用户间的最近距离,上限是第k0个轨道上的波束能够覆盖到地面用户的LEO卫星与地面用户间的最远距离;步骤S6、重复步骤S2

步骤S5,将所有轨道所对应的步骤S5的结果进行求和,得到通信覆盖概率Pr
co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地融合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所述模型包括K个轨道,第k个轨道的高度为H
k
,第k个轨道上的LEO卫星呈密度为λ
k
的一维泊松点过程分布,用集合S
k
表示,第k个轨道上的第i颗LEO卫星用Sat
k,i
表示,k=1,2,

K。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地融合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中,k0,i0表示关联LEO卫星为第k0个轨道上的第i0颗LEO卫星,表示该关联LEO卫星与地面用户之间的距离,表示第k0个轨道在地面的投影与地面用户间的垂直距离,θ
k
表示第k个轨道上的LEO卫星的波束宽度,k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婧王维昊费泽松王卫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