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泡菜容器内搅拌装置的密封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45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式泡菜容器内搅拌装置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泡菜桶、桶盖和搅拌装置,桶盖的轴心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桶盖,第一通孔上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为弹性材质,第一密封圈插入并固定于第一通孔中,第一密封圈上设有第二通孔,搅拌装置贯穿并紧贴于第二通孔,搅拌装置的上端设置于桶盖的上方,搅拌装置的下端设置于泡菜桶内部。在使用搅拌装置时,便能通过在桶盖和搅拌装置之间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将大部分空气阻隔在泡菜桶和桶盖外,使空气不易通过搅拌装置和桶盖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泡菜桶内,该密封结构使泡菜坛在密封状态下具有搅拌功能,能进一步提升泡菜的腌渍、发酵效果,提高泡菜的风味和口感。的风味和口感。的风味和口感。

Sealing structure of mixing device in closed pickl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闭式泡菜容器内搅拌装置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密闭式泡菜容器内搅拌装置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 它是一种在低浓度食盐液中泡制的蔬菜乳酸发酵加工品。在我国部分地区,几乎每家都有泡菜坛用于制作泡菜,在制作泡菜时,需要对泡菜坛进行密封,以达到对泡菜坛内的泡菜进行发酵或腌渍的目的,对于泡菜坛过大,泡菜较多的情况下,则需要对泡菜坛内的泡菜进行搅拌,使其泡菜发酵或腌渍时更为均匀,进而使其泡菜的口感更佳,但是,在对泡菜坛的内泡菜进行搅拌时,大多需要打开泡菜坛的坛盖进行搅拌,这样将会导致空气进入到泡菜坛内,进而影响到泡菜的风味,因此,需要针对搅拌型的泡菜坛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在密封泡菜坛内搅拌的、不易在搅拌过程中导致空气进入的、提升泡菜腌渍、发酵效果的、保持泡菜独特风味的,密闭式泡菜容器内搅拌装置的密封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密闭式泡菜容器内搅拌装置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泡菜桶(1)、桶盖(2)和搅拌装置(3),所述泡菜桶(1)为空筒形,所述桶盖(2)设置于所述泡菜桶(1)的顶面,所述桶盖(2)的直径和形状与所述泡菜桶(1)的直径和形状一致,所述桶盖(2)的轴心上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贯穿所述桶盖(2),所述第一通孔(4)上设有第一密封圈(5),所述第一密封圈(5)为弹性材质,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孔(4)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4)的深度,所述第一密封圈(5)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4)中,所述第一密封圈(5)上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径向贯穿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轴心,所述搅拌装置(3)的长度大于所述泡菜桶(1)的高度,所述搅拌装置(3)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通孔(6)的形状一致,所述搅拌装置(3)贯穿并紧贴于所述第二通孔(6),所述搅拌装置(3)的上端设置于所述桶盖(2)的上方,所述搅拌装置(3)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泡菜桶(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闭式泡菜容器内搅拌装置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两端设有边沿(7),所述边沿(7)向由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外壁径向延申,所述边沿(7)包括第一边沿(8)和第二边沿(9),所述第一边沿(8)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二边沿(9)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第一边沿(8)的底面与所述桶盖(2)的顶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边沿(9)的顶面与所述桶盖(2)的底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闭式泡菜容器内搅拌装置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的上端设有手柄(10),所述手柄(10)的径向安装于所述搅拌装置(3)上,所述搅拌装置(3)的下端设有扇叶(11),所述扇叶(11)径向安装于所述搅拌装置(3)上,所述扇叶(11)放置于所述泡菜桶(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平杨帆岳鹏张志明杨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