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快速拆卸动力总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11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快速拆卸动力总成装置,包括:底座,其上设置第一框架和固定基座,第一框架一侧设有基座;固定基座上设有第一升降机构;第一立柱,底端与基座相连;第二框架,一端与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位于第一升降机构上,第二框架上有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二立柱;固定板,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框架和第一框架连接;第一平台,设置于第二升降机构上,上方设有第三立柱,第三立柱与第二平台相连,第二平台的上方有滑轨基座;滑轨,焊接于滑轨基座上,滑轨上设置有第三平台,第三平台上有多个定位销;第四平台,其设置于第一、第二立柱上,第四平台上设有支撑块。本装置可以快速将动力总成从整车上进行拆除,消除了拆卸过程中安全隐患。隐患。隐患。

An angle adjustable quick disassembly power assemb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快速拆卸动力总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角度可调快速拆卸动力总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具,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车辆变速箱或发动机维修,此时就需要将动力总成从整车上拆卸下来,但由于整车发舱空间有限,拆卸动力总成难度大大提升,拆卸效率降低。目前,动力总成拆卸第一步先将副车架进行拆卸,拆卸完成后用平板液压小车托住动力总成,进一步拆卸与动力总成相关连接机构。因动力总成底部为不平整状态,此种操作方法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掉落情况,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另一方面部分车型动力总成在正常状态下与水平面存在一定角度,采用常规拆卸工装,会导致拆卸困难。
[0003]目前,动力总成常规拆卸大部分采用升降平台或者简易的支撑工装,拆卸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拆卸副车架;第二步将平板液压小车或简易工装托住待拆卸动力总成;第三步拆卸与动力总成相关连接机构。
[0004]因动力总成底部为不平整状态,通过此方案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掉落情况,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另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快速拆卸动力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框架(2)和固定基座(8),所述框架(2)的一侧焊接有两个基座(5);所述固定基座(8)上设有第一升降机构(9),所述第一升降机构(9)通过自身把手旋转来实现升降操纵;两根第一立柱(3),两根所述第一立柱(3)的底端分别通过两个销轴(6)与两个所述基座(5)相连,以实现转动功能;第二框架(10),其一端与立柱第一立柱(3)焊接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9)的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升降机构(9)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框架(1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11)和两根第二立柱(12),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1)通过自身把手旋转实现升降操纵;两块固定板(4),其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固定板(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框架(10)和所述第一框架(2)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板(4)靠近所述第二框架(10)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第一平台(13),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1)的上方,所述第一平台(13)的上方焊接有多根第三立柱(14),所述第三立柱(14)的上方与第二平台(15)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平台(15)的上方焊接有两根滑轨基座;两根滑轨(16),其分别焊接于两根所述滑轨基座上,所述滑轨(16)上设置有第三平台(17),所述第三平台(17)上焊接有多个定位销;第四平台(21),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3)和所述第二立柱(12)的顶端,所述第四平台(2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快速拆卸动力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第一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焱杰杨荣立薛奎徐俊波付学军黄文俊陈园汤文松张友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