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1726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23
[课题]提供:透明性优异、容易进行涂布、蒸镀等二次加工、二次加工后的特性也优异、且使用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对环境友好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其制造方法。[解决方案]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由包含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含塑料瓶在内的聚酯树脂和颗粒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聚酯薄膜的至少一个面满足下述全部特征(1)~(3)。(1)每4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其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适于二次加工(例如进行涂布、蒸镀以进一步提高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功能)的、使用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聚酯树脂(以下,有时称为“再循环使用了塑料瓶的聚酯树脂”)而对环境友好的聚酯薄膜,并且即使为卷绕长度长的长尺寸薄膜卷、其长度方向上的物性波动也少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由于其优异的机械强度、热特性及光学特性等,被大量利用于包装用材料、工业用材料等广泛的领域。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氧气阻隔性优异,但在通常食品用、蒸煮食品用、医药品等的包装用途中,对涉及内容物变质、劣化的氧气阻隔性、水蒸气阻隔性的要求逐步变高,存在内容物会变质、劣化的问题。
[0003]因此,对于在通常食品用、蒸煮食品用、医药品等的包装用途中使用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采用进一步提高与印刷墨的密合性、或进一步提高对氧气、水蒸气等的阻气性的对策。
[0004]例如,作为使阻气性提高的方法,有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上贴合由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阻气性良好的树脂形成的薄膜的方法;涂布溶解了这些树脂的液体而层叠薄膜的方法;或使铝等金属、铝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蒸镀而在薄膜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
[0005]特别是在薄膜表面设置有金属氧化物的蒸镀聚酯薄膜在阻气性优异的基础上,在耐热性、透明性方面也优异,因此经常被使用。
[0006]然而,工业上难以稳定地得到具有良好阻气性的、在薄膜表面设置有硅氧化物、铝氧化物膜等金属氧化物薄膜的蒸镀聚酯薄膜。
[0007]因此,通过控制蒸镀聚酯薄膜的基材中使用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表面状态来提高蒸镀聚酯薄膜的阻气性,提出了如下方案:规定了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中心面表面粗糙度、突起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规定了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中心线表面粗糙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8]进而,提出了控制特定高度以上的微细突起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9]这些薄膜均仅着眼于提高设置有金属氧化物薄膜后的阻气性,但在薄膜制造后卷绕成薄膜卷时,薄膜卷中褶皱、薄膜卷中薄膜之间密合即粘连的改善并不充分。而且涂布、蒸镀等二次加工后的性能也不充分。
[0010]另外,近年来,要求构筑循环型社会的呼声高涨,且材料领域中也推进了再循环原料的利用。在上述聚酯树脂中,使用过的饮料塑料瓶也进行了再循环,其运用方法备受关注。据说通过使用PET瓶再生原料会减少CO2,从地球环境角度来看,期望尽可能提高塑料瓶再生原料的使用比率。
[0011]例如,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为使用了塑料瓶再生原料的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其温度285℃下的熔融电阻率为1.0
×
108Ω
·
cm以内,薄膜中所含的钠含量和钾含量大于0ppm且为150ppm以下。
[0012]根据上述技术,可以得到制成塑料瓶再生原料时使用的清洗液成分的残留少、热稳定性优异、异物也少且熔融时的电阻率稳定、不有损薄膜的生产率和品质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
[0013]然而,尚未提及有关具有良好阻气性的、在薄膜表面设置有硅氧化物、铝氧化物膜等金属氧化物薄膜的蒸镀聚酯薄膜,为了改善易滑性,使用了平均粒径2.5μm的二氧化硅颗粒,但存在最大高度Sz容易变大,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表面上、会产生二次加工后的涂布膜、无机薄膜层的脱落、缺陷的课题,尚未被充分考虑。另外,尚未实现透明性优异、容易进行涂布、蒸镀等二次加工、且二次加工后的特性也优异、并且使用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对环境友好的聚酯薄膜。
[0014]作为得到上述的透明性优异、容易进行涂布、蒸镀等二次加工、且二次加工后的特性也优异、并且使用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对环境友好的聚酯薄膜的方案,可以期待将对于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聚酯树脂中配混有包含颗粒的聚酯树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双轴拉伸,从而可以得到,一般而言,将通常比重的树脂小片与包含颗粒的比重大的树脂小片混合而成膜。然而,包含颗粒的树脂小片与通常树脂小片的比重差大,因此,由于这些原料树脂小片的偏析,在混合、挤出工序中原料比率容易产生波动,薄膜长度方向上产生物性差。结果,有时无法得到在长尺寸的制品卷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均匀物性的制品。
[0015]现有技术文献
[0016]专利文献
[001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119172号公报
[001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

010725号公报
[001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834923号公报
[002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

652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2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上述现有技术问题、透明性优异、容易进行涂布、蒸镀等二次加工、二次加工后的特性也优异、且使用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聚酯树脂而对环境友好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其制造方法,更适合的是,提供:进一步提高了塑料瓶再生原料的使用比率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其制造方法,进一步适合的是,提供:异物少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其制造方法,特别适合的是,提供:即使为卷绕长度长的长尺寸薄膜卷、其长度方向上的物性波动也少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卷和其制造方法。
[002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4]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使二次加工后的特性降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容易产生静电斑(static mark)、由储存的静电进行放电等引起的静电斑放电痕迹,该静电斑是由于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具有电绝缘性,因此在薄膜制造工序、二次加工工序中与输送辊的接触、
剥离等引起的局部带电的部分,在该部分涂布的溶解树脂、蒸镀的无机氧化物分子难以在薄膜表面规则地均匀地形成无缺陷的薄膜。
[0025]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将对于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聚酯树脂配混有包含颗粒的聚酯树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双轴拉伸而得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中,通过将包含颗粒的聚酯树脂粒料的静止角设为特定范围,而且通过在成为原料的树脂小片混合时,从上方向料斗供给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聚酯树脂小片,并且通过料斗内的、出口位于挤出机正上方的配管(以下,有时称为内管),供给包含颗粒的聚酯树脂小片,将两小片混合并熔融挤出,从而可以得到薄膜的长度方向上的物性波动少的均匀的薄膜。而且,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特别制成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来自市场、社会的再生原料时为了去除异物而进行碱清洗的情况下,使用的清洗液成分的残留也少、异物也少,而且使用从市场、社会再循环的包含塑料瓶在内的聚酯树脂,从而聚酯薄膜与密封层的密合性改善。进一步通过将形成有涂布膜、蒸镀膜一侧的薄膜表面中的特定高度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由包含再循环使用了塑料瓶的聚酯树脂和颗粒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聚酯薄膜的至少一个面满足下述全部特征(1)~(3),(1)每4
×
10

12
m2面积中的高度低于3nm的微细突起数为250个以上且600个以下;(2)每4
×
10

12
m2面积中的高度3nm以上的微细突起数为300个以上且600个以下;(3)算术平均高度Sa为0.010μm以上且0.025μ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构成所述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的全部二羧酸成分100摩尔%,间苯二甲酸成分的含有率为0.02摩尔%以上且2.0摩尔%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的再循环使用了塑料瓶的聚酯树脂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每1m2薄膜中的1mm以上的坏点数低于1.0个。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使用了塑料瓶的聚酯树脂实施了至少一次碱清洗。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满足全部所述特征(1)~(3)的面和与其相对的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2以上且0.60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满足全部所述特征(1)~(3)的面的润湿张力为50mN/m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外部雾度为1.8%以下,内部雾度为2%以下。9.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卷,其特征在于,其为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卷取为卷状而成的薄膜卷,其中,沿薄膜长度方向从薄膜卷的表层起至卷芯为止,每1000m地进行取样时的每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锅信之春田雅幸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