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06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包括工装底板、接线检测电路、及分别电连接所述接线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所述接线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上;所述接线检测电路包括提示模块;检测时,电源线束一端的第一接电端子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电连接、另一端的第二接电端子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检测电路与接线正确的电源线束组成正常的电回路、所述提示模块正常工作,所述接线检测电路与接线错误的电源线束组成异常的电回路、所述提示模块不工作。本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检测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有效保证电源线束的生产质量。效保证电源线束的生产质量。效保证电源线束的生产质量。

A kind of power harness wiring inspection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线束检测工装,具体是一种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线束一般包括第一接电端子和第二接电端子,第一接电端子与第二接电端子之间通过一根以上导电线材彼此电连接,产品要求:第一接电端子上的A端(或B端)需要通过对应的导电线材电连接第二接电端子上的A端(或B端);然而,生产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接线的情况,如第一接电端子上的A端(或B端)通过导电线材电连接第二接电端子上的B端(或A端),这种错误接线的电源线束若应用到对应的电气产品上时会直接影响电气产品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发生对应的安全事故;为此,电源线束出厂时需要进行接线检测工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本工装检测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有效保证电源线束的生产质量。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包括工装底板、接线检测电路、及分别电连接所述接线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所述接线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上;所述接线检测电路包括提示模块;检测时,电源线束一端的第一接电端子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电连接、另一端的第二接电端子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检测电路与接线正确的电源线束组成正常的电回路、所述提示模块正常工作,所述接线检测电路与接线错误的电源线束组成异常的电回路、所述提示模块不工作。
[0006]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第一检测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检测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0007]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调节滑动式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上,通过滑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可调。
[0008]所述工装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滑动凸部,所述滑动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滑槽上,且所述滑动凸部在所述滑槽上滑动,以引导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滑槽滑动。
[0009]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锁紧连接所述工装底板的锁紧部件。
[0010]所述工装底板上设置有导电条,所述导电条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对应,所述导电条沿对应安装板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导电条电连接所述接线检测电
路;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导电件;所述第一检测端子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端子通过对应的导电件电连接对应的导电条;随着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滑动,所述导电件在所述导电条上滑移。
[0011]所述导电件与一弹性件配套,所述导电件通过配套的弹性件弹性触碰所述导电条,使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导电条电连接。
[0012]所述提示模块包括发光部件、蜂鸣器和电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3]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彼此公母配合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电端子彼此公母配合电连接。
[0014]所述接线检测电路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供电模块、提示模块和第二检测端子串联连接;所述接线检测电路设置一组以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通过把电源线束接入接线检测工装上的接线检测电路中,并根据提示模块的工作情况即可有效判断电源线束是否接线错误,达到有效、快捷、准确的检测。具体是,在工装底板上设置接线检测电路,该接线检测电路只能在接线正确的电源线束接入时才会组成电回路,提示模块才能正常工作,反之提示模块不工作,因此检测员通过提示模块的工作情况即可有效判断接入的电源线束是否正确接线。为了提高本工装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工装底板上设置彼此之间的间距可调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通过调节两安装板之间的间距,进而可调节两检测端子之间的间距,因此可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源线束(长度不同),因此本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好,适应性强,满足大部分电源线束的检测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的组装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的检测状态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的爆炸图。
[0020]图4和图5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不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接线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接线正确的电源线束的检测电路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接线错误的电源线束的检测电路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接线正确的电源线束的检测电路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接线错误的电源线束的检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第一实施例
[0028]参见图1

图8,本实施例涉及的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包括工装底板10、接线检测电路、及分别电连接接线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端子8和第二检测端子13;接线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端子8和第二检测端子13分别设置于工装底板10上;接线检测电路包括提示模块、及电路板3,提示模块安装于电路板3上,第一检测端子8和第二检测端子13分别通过对应的
电源线11电连接电路板3;检测时,电源线束20一端的第一接电端子2001与第一检测端子8电连接、另一端的第二接电端子2003与第二检测端子13电连接,接线检测电路与接线正确的电源线束20组成正常的电回路、提示模块正常工作,接线检测电路与接线错误的电源线束20组成异常的电回路、提示模块不工作。具体地,本实施例涉及的电源线束20包括第一接电端子2001、第二接电端子2003、及两根导电线材2002;正确接线时,第一接电端子2001上的A端通过对应的导电线材2002电连接第二接电端子2003上的A端,第一接电端子2001上的B端通过对应的导电线材2002电连接第二接电端子2003上的B端;接线检测电路一端电连接第一检测端子8上的A端(或B端),接线检测电路另一端电连接第二检测端子13上的A端(或B端);检测时,正确接线的电源线束20可使第一检测端子8上的A端(或B端)电连接第二检测端子13上的A端(或B端),进而使接线检测电路形成电回路,使提示模块正常工作;反之,接线检测电路不能形成电回路,提示模块不工作。
[0029]进一步地,本接线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4,第一安装板9与第二安装板14之间的间距可调;第一检测端子8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板(10)、接线检测电路、及分别电连接所述接线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端子(8)和第二检测端子(13);所述接线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端子(8)和第二检测端子(13)分别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10)上;所述接线检测电路包括提示模块;检测时,电源线束(20)一端的第一接电端子(2001)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8)电连接、另一端的第二接电端子(2003)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13)电连接,所述接线检测电路与接线正确的电源线束(20)组成正常的电回路、所述提示模块正常工作,所述接线检测电路与接线错误的电源线束(20)组成异常的电回路、所述提示模块不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4),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4)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第一检测端子(8)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9)上,所述第二检测端子(1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9)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14)调节滑动式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10)上,通过滑动所述第一安装板(9)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14),使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4)之间的间距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源线束接线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底板(10)上设置有滑槽(1001),所述第一安装板(9)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14)上设置有滑动凸部(902),所述滑动凸部(902)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滑槽(1001)上,且所述滑动凸部(902)在所述滑槽(1001)上滑动,以引导所述第一安装板(9)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14)沿所述滑槽(1001)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永益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