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支护装置以及锚杆钻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86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支护装置以及锚杆钻车,所述多功能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连接板,第一支撑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二支撑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二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支撑部适于与巷道的底板抵接,第二支撑部适于与巷道的顶板抵接,连接板的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部相连,连接板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支护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朝向邻近连接板转动,在第二状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朝向远离连接板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支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支护稳定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成本低廉等优点。成本低廉等优点。

Multifunctional support device and anchor rod drill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支护装置以及锚杆钻车


[0001]本技术涉及的井下支护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支护装置以及锚杆钻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现有的锚杆钻车为了配合操作使用,都设有临时支护装置和整机的稳定机构。主要用来整机支护前时对顶板和底板进行稳定操作,其中临时支护主要考虑对顶板进行维护和支撑作用,稳定机构主要考虑整机在井下复杂环境下的打钻稳定性以及后续更换履带的便捷性,提高设备的适应能力以及设备在井下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3]相关技术中,临时支护装置和整机的稳定机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相关技术中,支护装置和稳定机构都分别布置在整机上的两个地方,两者之间无必然的关系,导致整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临时支护已支撑到位,但是稳定机构还未支撑到底板,导致整机无法形成顶天立地的支撑方式,整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安全性能高、支护稳定、成本低廉的多功能支护装置。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支护稳定的锚杆钻车。
[0008]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二支撑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二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适于与巷道的底板抵接,所述第二支撑部适于与所述巷道的顶板抵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支护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邻近所述连接板转动,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远离所述连接板转动。
[0009]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护装置,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连接板,从而满足整机支护前时满足使用工况,提升支护装置性能,提高支护装置的支护能力以及整机稳定功能,能够起到支护的作用后,继续上升实现顶板和底板同时完成支护,将支护装置固定在巷道中之后便于进行巷道顶板和侧帮的锚杆支护以及顶板锚索支护功能,满足矿方的使用要求以及提升设备的适应能力和提升支护情况下的安全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在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设在所述第一板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所
述第二安装座设在所述第一板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盘和所述第二支撑盘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背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支撑盘和所述第二支撑盘沿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支护装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地另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连接板上,以便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驱动件地另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板上,以便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周面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驱动件可收于所述凹槽内。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支护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相连,以便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板在所述第二板上移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三驱动件设在所述第一孔内,所述第一板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孔内,或所述第一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三驱动件设在所述第二孔内,所述第二板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孔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依次可转动地相连,多个所述连接板中最外侧的两个连接板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相连,多个所述连接板中最外侧的两个连接板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地相连。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支护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其中一个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的另一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个可转动地连接,以便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连接板转动。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锚杆钻车包括:车体;支护装置,所述支护装置为上述实施例的任一项所述支护装置,所述支护装置设在所述车体上。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支护装置100;
[0023]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部11;第一连接部12;凹槽13;
[0024]第二支撑板2;第二支撑部21;安装座211;第一支撑盘212;第二支撑盘213;第二连接部22;第一板23;第二板24;
[0025]连接板3;第一驱动件4;第二驱动件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护装置。
[0028]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连接板3。
[0029]第一支撑板1在其延伸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具有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第二支撑板2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二支撑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支撑部11适于与巷道的底板抵接,第二支撑部21适于与巷道的顶板抵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1的左端为第一支撑部11,第一支撑板1的右端为第一连接部12,第二支撑板2的左端为第二连接部22,第二支撑板2的右端为第二支撑部21,第一支撑板1的转动范围为9
°‑
73
°
,通过第一支撑板1将临时支护装置100撑起,作为临时支护的支腿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临时支护装置100伸至最高位置后具备稳定作用。
[0030]连接板3的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部12相连,连接板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二连接部22相连,支护装置1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二支撑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二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适于与巷道的底板抵接,所述第二支撑部适于与所述巷道的顶板抵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支护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邻近所述连接板转动,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远离所述连接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在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设在所述第一板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二安装座设在所述第一板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盘和所述第二支撑盘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背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支撑盘和所述第二支撑盘沿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地另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连接板上,以便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驱动件地另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板上,以便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文光侯建国杨杰程凤霞杨秀宇马钊宁刘晨安磊张杨文王京凯车利明胡凌云高丽鲁鹤鸣张雪峰石晓光贾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华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