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异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76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7: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异响结构,应用于副仪表板总成和扶手,包括:所述副仪表板总成的上部具有开口;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开口的上部,所述扶手的下面后部和所述开口的后部活动连接,所述扶手的下面两侧对称设有虎牙凸起,在所述虎牙凸起的外侧开有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安插有缓冲件;其中,所述缓冲件的头部凸出于所述沉头通孔的外部,用于和所述开口接触。通过将该缓冲件的头部凸出于沉头通孔的外部和开口接触,这样扶手反复开合后也不会产生松动,进而避免在汽车行驶时虎牙结构和副仪表板总成易产生异响的问题,解决副仪表板扶手箱左右晃动、实现了限位效果。实现了限位效果。实现了限位效果。

An anti abnormal soun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异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的
,具体而言涉及防异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副仪表板总成都带有可上下开启的扶手,一般扶手位于副仪表板总成的后部,用于搁手及储物,扶手的下面前部设有虎牙结构,该虎牙结构和副仪表板总成形成相抵,用于定位扶手,但是由于扶手多次开启关闭后,虎牙和副仪表板总成相抵变差产生松动,这样在汽车行驶时虎牙和副仪表板总成易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异响结构,应用于副仪表板总成和扶手,包括:所述副仪表板总成的上部具有开口;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开口的上部,所述扶手的下面后部和所述开口的后部活动连接,所述扶手的下面两侧对称设有虎牙凸起,在所述虎牙凸起的外侧开有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安插有缓冲件;其中,所述缓冲件的头部凸出于所述沉头通孔的外部,用于和所述开口接触。
[0005]本申请的防异响结构应用于副仪表板总成和扶手,该防异响结构包括开口、虎牙凸起、沉头通孔和缓冲件。其中,副仪表板总成的上部具有开口,扶手位于开口的上部,该扶手的下面后部和开口的后部活动连接,用于扶手以连接处为轴开合,扶手的下面两侧对称设有虎牙凸起,并在虎牙凸起的外侧开有沉头通孔,在该沉头通孔安插有缓冲件,通过将该缓冲件的头部凸出于沉头通孔的外部和开口接触,这样扶手反复开合后也不会产生松动,进而避免在汽车行驶时虎牙凸起和副仪表板总成易产生异响的问题,解决副仪表板总成和扶手左右晃动、实现了限位效果。
[0006]另外,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的形状和所述扶手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扶手的尺寸和所述开口的尺寸相同或大于所述开口的尺寸。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虎牙凸起包括;左侧板,其和所述扶手一体构成;右侧板,其和所述扶手一体构成;下板,其分别和所述左侧板的下部、所述右侧板的下部一体构成;其中,所述左侧板自下向上向外侧倾斜,所述右侧板自下向上向外侧倾斜,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空腔。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头通孔包括;通孔,开于所述左侧板;凹槽,开于所述左侧板、并和所述通孔连通。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件包括;连接部,位于所述通孔;卡接部,位于所述空腔、并和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一体构成;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凹槽、并和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一体构成,且所述头部和所述凹槽的形状适配;其中,所述卡接部的前部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用于和所述左侧板卡紧。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通孔的形状尺寸相同。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接部为横向的锥形体。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部的前部凸出于所述凹槽的外部0.5

2mm。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部的前侧端面和所述头部的外侧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件为三元乙丙橡胶材质。
[001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17]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防异响结构和副仪表板总成、扶手连接状态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正面视角的剖面图。
[0020]图中标记:
[0021]100、副仪表板总成;101、开口;
[0022]200、扶手;201、虎牙凸起;202、缓冲件;203、通孔;204、凹槽;
[0023]201

1、左侧板;201

2、右侧板;201

3、下板;
[0024]202

1、头部;202

2、连接部;202

3、卡接部;202

4、圆弧过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防异响结构和副仪表板总成、扶手连接状态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正面视角的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防异响结构应用于副仪表板总成100和扶手200,该防异响结构一般性地可包括虎牙凸起201、沉头通孔和缓冲件202。
[0028]详细地,副仪表板总成100的上部具有开口101;扶手200位于开口101的上部,扶手200的下面后部和开口101的后部活动连接,扶手200的下面两侧对称设有虎牙凸起201,在虎牙凸起201的外侧开有沉头通孔;沉头通孔安插有缓冲件202;其中,缓冲件202的头部202

1凸出于沉头通孔的外部,用于和开口101接触。
[0029]通过将缓冲件202的头部凸出于沉头通孔的外部和开口101相接触,这样扶手200可反复开合后也不会产生松动,进而避免在汽车行驶时虎牙和副仪表板总成100易产生异响的问题,解决副仪表板总成100和扶手200左右晃动、实现了限位效果。增加缓冲件202的扶手200可靠性高,结构稳固,解决了碰撞异响问题,结构装配简单,紧固结构好,简单可靠。有效解决扶手200在行车过坏路颠簸路时的撞击异响、摩擦异响、振动异响。
[0030]在本实施例中,开口101的形状和扶手200的形状相同,该扶手200正好扣合于开口101上,美观整洁。该扶手200的尺寸和开口101的尺寸相同或大于开口101的尺寸,当扶手
200的尺寸和开口101的尺寸相同时,扶手200开合时不和其他部件摩擦。当扶手200的尺寸和开口101的尺寸大于开口101的尺寸,此处指的是扶手200的前部边缘和两侧边缘大于开口101 1

3厘米,便于扶手200开合,且不与其他部件碰撞。
[0031]其中,副仪表板总成100和扶手200均为现有的。
[0032]在本实施例中,沉头通孔一般可包括通孔203和凹槽204,其中,通孔203开于左侧板201

1,用于缓冲件202的连接部202

2插于通孔203,这样可将缓冲件202固定住。凹槽204开于左侧板201

1的外侧面、并和通孔203连通,用于缓冲件202的头部202

1坐落于凹槽204内。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上述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异响结构,应用于副仪表板总成(100)和扶手(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副仪表板总成(100)的上部具有开口(101);所述扶手(200)位于所述开口(101)的上部,所述扶手(200)的下面后部和所述开口(101)的后部活动连接,所述扶手(200)的下面两侧对称设有虎牙凸起(201),在所述虎牙凸起(201)的外侧开有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安插有缓冲件(202);其中,所述缓冲件(202)的头部(202

1)凸出于所述沉头通孔的外部,用于和所述开口(10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异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01)的形状和所述扶手(200)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扶手(200)的尺寸和所述开口(101)的尺寸相同或大于所述开口(101)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异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虎牙凸起(201)包括;左侧板(201

1),其和所述扶手(200)一体构成;右侧板(201

2),其和所述扶手(200)一体构成;下板(201

3),其分别和所述左侧板(201

1)的下部、所述右侧板(201

2)的下部一体构成;其中,所述左侧板(201

1)自下向上向外侧倾斜,所述右侧板(201

2)自下向上向外侧倾斜,所述左侧板(201

1)和所述右侧板(201

2)之间形成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异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通孔包括;通孔(203),开于所述左侧板(201

1);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云开李鑫姜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