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638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共设有四个,安装板上贯穿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共设有四个,壳体内壁活动连接面板开关,面板开关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传导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机构,传导机构包括有传感块以及指令块,传感块与传导杆固定连接,传感块下方设置有金属弹片,金属弹片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共设有两个,金属弹片以及传感块与指令块相配合,第一弹簧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撞击块与第二撞击块接触发生碰撞,通过两者碰撞发生声音,使人们在使用时能根据声音辨别是否使用正确。根据声音辨别是否使用正确。根据声音辨别是否使用正确。

A high touch membrane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开关
,具体是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

技术介绍

[0002]薄膜开关结构严谨,外形美观,密封性好,具有防潮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子测量的仪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工业,智能玩具,家用电器等领域,采用平面多层组合而成的整体密封结构,是将按键开关、面板、标记、符号显示及衬板密封在一起的集光、机、电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外观结构根本性的变革,它可取代常规分立元件的按键,更可靠地执行操作系统的任务。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0004]现有市场上的高触感薄膜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只用通过颜色,来区分按键在面板上的位置,导致使用者在操作时只能通过直观感觉来进行操作,而且由于按压时没有明显的反馈和声音提示,导致在进行操作时,会不知道是否进行了正确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共设有四个,所述安装板上贯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共设有四个,所述壳体内壁活动连接面板开关,所述面板开关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所述传导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有传感块以及指令块,所述传感块与所述传导杆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块下方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所述第一弹簧杆共设有两个,所述金属弹片以及传感块与所述指令块相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指令块贯穿连接,所述绝缘层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路层,所述第一电路层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路层。
[0009]优选的,所述传导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杆,所述第二弹簧杆共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贯穿连接有伸缩限位杆,所述伸缩限位杆与所述面板开关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伸缩限位杆外壁贯穿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撞击块,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撞击块,所述第一撞击块与所述第二撞击块相配合。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槽孔,所述槽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杆,所述第三弹簧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板。
[0013]优选的,所述复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5]其一:本技术通过传导杆向下移动,带动传感块向下移动,传感块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传感块外壁与金属弹片接触,使金属弹片下压与指令块接触,且通过第一弹簧杆弹簧的特性,使金属弹片下压与指令块接触后会自动回弹复位;
[0016]其二: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杆向下移动,使第二撞击块与第一撞击块接触发生碰撞,通过两者碰撞发生声音,使人们在使用时能根据声音辨别是否使用正确。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壳体;101、安装板;102、螺纹杆;103、面板开关;104、传导杆;105、第一连接杆;106、第二弹簧杆;107、绝缘板;108、伸缩限位杆;109、限位板;110、第一撞击块;111、第二连接杆;112、第二撞击块;113、槽孔;114、第三弹簧杆;115、复位板;116、复位弹簧;2、传导机构;201、传感块;202、指令块;203、金属弹片;204、第一弹簧杆;205、绝缘层;206、第一电路层;207、第二电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26]如图1

图5所示,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包括壳体1,壳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1,安装板101共设有四个,安装板101上贯穿连接有螺纹杆102,螺纹杆102共设有四个,壳体1内壁活动连接面板开关103,面板开关103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104,传导杆104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机构2,本设置中:人为按压面板开关103时,面板开关103向下移动带动传导杆104向下移动,传导杆104向下移动时带动传感块201向下移动,传感块201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传感块201外壁与金属弹片203接触,使金属弹片203下压与指令块202接触,且通过第一弹簧杆204弹簧的特性,使金属弹片203下压与指令块202接触后会自动回弹复位,且当金属弹片203与传感块201接触时,第一撞击块110会与第二撞击块112接触发生碰撞,通过两者的碰撞发出声音,使用人员听声音即可辨别操作过程中是否正确。
[0027]进一步的,传导机构2包括有传感块201以及指令块202,传感块201与传导杆104固定连接,传感块201下方设置有金属弹片203,金属弹片203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204,第一弹簧杆204共设有两个,金属弹片203以及传感块201与指令块202相配合,本设置中:通过传导杆104向下移动,带动传感块201向下移动,传感块201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传感块201外壁与金属弹片203接触,使金属弹片203下压与指令块202接触,且通过第一弹簧杆204弹簧的特性,使金属弹片203下压与指令块202接触后会自动回弹复位。
[0028]进一步的,第一弹簧杆204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205,绝缘层205与指令块202贯穿连接,绝缘层20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路层206,第一电路层20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路层207,本设置中:通过设有绝缘层205,防止第一电路层206以及第二电路层207出现漏电的情况。
[0029]进一步的,传导杆104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5,第一连接杆10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杆106,第二弹簧杆106共设有两个,第二弹簧杆106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板107,本设置中:当人力按下面板开关103时,传导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1),所述安装板(101)共设有四个,所述安装板(101)上贯穿连接有螺纹杆(102),所述螺纹杆(102)共设有四个,所述壳体(1)内壁活动连接面板开关(103),所述面板开关(103)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104),所述传导杆(104)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机构(2)包括有传感块(201)以及指令块(202),所述传感块(201)与所述传导杆(104)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块(201)下方设置有金属弹片(203),所述金属弹片(203)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204),所述第一弹簧杆(204)共设有两个,所述金属弹片(203)以及传感块(201)与所述指令块(202)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杆(204)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205),所述绝缘层(205)与所述指令块(202)贯穿连接,所述绝缘层(20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路层(206),所述第一电路层(20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路层(20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淑辉付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创尔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