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574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包括两个固定门,两个固定门左右间隔布置,两个固定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侧盒,两个侧盒之间设置有前门结构、后门结构和两个驱动机构,所述前门结构和后门结构均位于侧盒的后方;所述后门结构包括两个后滑门,两个后滑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后滑门与侧盒一一对应;该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实现了采用大开度通道,且减小了门体的体积,降低了门体的重力和载荷,保持门体结构在风压载荷作用下确保门体结构的稳定,满足大开度(距离)对开门时间和动能的要求(开门时间3

A platform door for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属于站台乘客防护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站台门是现代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台门采用信号控制技术,对电机驱动的门体进行开启、关闭动作。在开启、关闭动作过程中,通过与列车门对应位置的滑动门同步开启、关闭,以保障乘客上下车的安全和便利,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0003]现有的站台门行业内满足多种车型位置列车门的半高门结构方案通常采用大开度通道型式,导致门体过大,载荷增加,易损坏,无法满足大开度(距离) 对开门时间和动能的要求(开门时间3

4.5s,动能≯1焦耳)。因此,需要有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减小门体体积,降低载荷,弥补现有产品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包括两个固定门,两个固定门左右间隔布置,两个固定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侧盒,两个侧盒之间设置有前门结构、后门结构和两个驱动机构,所述前门结构和后门结构均位于侧盒的后方;
[0006]所述后门结构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后滑门,所述后滑门与侧盒一一对应,所述后滑门与侧盒之间设置有间隙;
[0007]所述前门结构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前滑门,两个前滑门位于两个后滑门之间,所述前滑门与后滑门一一对应,所述前滑门位于后滑门的前方;
[0008]相应位置的前滑门和后滑门为一组
[0009]两个驱动机构中,其中一个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前滑门靠近或远离移动,另一个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后滑门靠近或远离移动;
[0010]相应位置的前滑门和后滑门同时间按比例同步动作,确保在单位时间内开关门的动能指标,满足了大开度对开门时间、门体动能的要求,并保持在风压载荷作用下确保门体结构的稳定。
[0011]作为优选,两个前滑门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贴合,所述连接板与前滑门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板与前滑门之间设有间隙,两个连接板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
[0012]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两个挡板、两个辅助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两个挡板分别位于前滑门的前方和后方,所述挡板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辅助单元与挡板一一对应,所述辅助单元位于前滑门和挡板之间,多个连接单元竖向均匀分布在连接板和前滑门之间;
[0013]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与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门平行,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前滑门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板抵靠,所述连接块活动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和前滑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块通过弹簧与前滑门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0015]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单元包括多个辅助部件,多个辅助部件竖向均匀分布,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固定杆和固定管,所述固定杆与连接杆平行,所述固定管与固定管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插入固定管内,所述固定管与固定杆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固定管的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位于固定杆和第一单向阀之间,所述气孔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气孔内还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
[0016]作为优选,两个前滑门之间还设置有两个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与前滑门一一对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转动轴和两个滑槽,所述转动轴与连接杆平行,两个滑槽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上,所述转动轴活动穿过两个滑槽,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两个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与连接板一一对应,两个锁紧块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相互远离的一侧抵靠,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滚珠丝杠副,所述滚珠丝杠副的螺杆同轴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滚珠丝杠副的螺母与前滑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001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移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左右布置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滑轨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和张紧轮,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轮和张紧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传动带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皮带夹,所述皮带夹与支撑板一一对应,所述皮带夹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两个惰轮,两个传动带中,其中一个传动带上的两个支撑板分别与两个前滑门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个传动带上的两个支撑板分别与两个后滑门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8]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箱上设置有门锁;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实现了采用大开度通道,且减小了门体的体积,降低了门体的重力和载荷,保持门体结构在风压载荷作用下确保门体结构的稳定,满足大开度(距离)对开门时间和动能的要求(开门时间3

4.5s,动能≯1焦耳),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前滑门的除尘,并实现两个前滑门的锁紧,防止前滑门人为拉开而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的侧视图;
[0024]图4为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固定门,2.侧盒,3.后滑门,4.前滑门,5.连接板,6.挡板,7.连接块,8.连接杆,9.限位块,10.弹簧,11.固定杆,12.固定管,13.第一单向阀,14. 气孔,15.第二单向阀,16.滤网,17.转动轴,18.滑槽,19.锁紧块,20.滚珠丝杠副,21.轴承,22.驱动箱,23.滑轨,24.支撑板,25.驱动轮,26.张紧轮,27.驱动电机,28.传动带,29.皮带夹,30惰轮,31.门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

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包括两个固定门1,两个固定门1左右间隔布置,两个固定门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侧盒2,两个侧盒2之间设置有前门结构、后门结构和两个驱动机构,所述前门结构和后门结构均位于侧盒2的后方;
[0030]所述后门结构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后滑门3,所述后滑门3与侧盒2一一对应所述后滑门3与侧盒2之间设置有间隙;
[0031]所述前门结构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前滑门4,两个前滑门4位于两个后滑门3之间,所述前滑门4与后滑门3一一对应,所述前滑门4位于后滑门3的前方;
[0032]相应位置的前滑门4和后滑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门(1),两个固定门(1)左右间隔布置,两个固定门(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侧盒(2),两个侧盒(2)之间设置有前门结构、后门结构和两个驱动机构,所述前门结构和后门结构均位于侧盒(2)的后方;所述后门结构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后滑门(3),所述后滑门(3)与侧盒(2)一一对应,所述后滑门(3)与侧盒(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前门结构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前滑门(4),两个前滑门(4)位于两个后滑门(3)之间,所述前滑门(4)与后滑门(3)一一对应,所述前滑门(4)位于后滑门(3)的前方;相应位置的前滑门(4)和后滑门(3)为一组;两个驱动机构中,其中一个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前滑门(4)靠近或远离移动,另一个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后滑门(3)靠近或远离移动;相应位置的前滑门(4)和后滑门(3)同时间按比例同步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22),所述驱动箱(22)内设置有移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左右布置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滑轨(23)和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与滑轨(23)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25)和张紧轮(26),所述驱动轮(25)通过驱动电机(27)驱动,所述驱动轮(25)和张紧轮(26)通过传动带(28)连接,所述传动带(28)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皮带夹(29),所述皮带夹(29)与支撑板(24)一一对应,所述皮带夹(29)固定在支撑板(24)上,所述传动带(28)上设置有两个惰轮(30),两个传动带(28)中,其中一个传动带(28)上的两个支撑板(24)分别与两个前滑门(4)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个传动带(28)上的两个支撑板(24)分别与两个后滑门(3)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2)上设置有门锁(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滑门(4)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板(5),两个连接板(5)贴合,所述连接板(5)与前滑门(4)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板(5)与前滑门(4)之间设有间隙,两个连接板(5)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两个挡板(6)、两个辅助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两个挡板(6)分别位于前滑门(4)的前方和后方,所述挡板(6)固定在连接板(5)上,所述辅助单元与挡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建新赵正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有为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