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载反无人机的目标捕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反无人机
,尤其涉及机载反无人机的目标捕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发展势头迅猛,出现了很多黑飞现象,严重影响到生活生产的安全,尤其是在机场,重大会议以及大型集会等。这使得反无人机技术应运而生,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是走向体系化,先期实践表明,将多种探测手段融合在一起综合运用,能快速发现无人机;将探测、跟踪、瞄准、干扰和摧毁等功能有机整合,能实现对敌无人机的有效应对。二是走向灵巧化。为有效应对单个小型无人机威胁,反无人机武器将变得更加小巧便携。现有的反无人机手段分为硬杀伤和软杀伤两种,硬杀伤指通过激光,子弹等武器,对黑飞无人机进行击落;软杀伤指通过电磁干扰对黑飞无人机进行干扰,使其迫降到指定地点。由于硬杀伤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而软杀伤每次准备时间长,使用成本高,现提出一种可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无人机反制装置,可以实现自主瞄准,便携灵巧,使用场合广泛。
[0003]申请号为CN201810401184.0、申请日为2018年04月12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载反无人机的目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角度装置(3)、底板(14)、分布在所述底板(14)周向的变角度板(15)和固定在每个变角度板(15)上的弹射装置;所述弹射装置包括动力组件、牵引头、弹射推杆(17)和轴线垂直所述变角度板(15)的牵引头弹道筒(11),所述弹射推杆(17)在所述牵引头弹道筒(11)内滑动;若干个的所述牵引头和捕网的周向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牵引头置于所述牵引头弹道筒(11)内,所述动力组件通过弹簧提供弹力供所述弹射推杆(17)弹射所述牵引头;所述变角度板(15)与所述底板(14)铰接;所述变角度装置(3)连接所述底板(14)和所述变角度板(15),用于调节所述变角度板(15)相对所述底板(14)的倾斜角度以改变所述牵引头的发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推杆(17)的弹射端在所述牵引头弹道筒(11)内滑配,所述弹簧抵接在所述弹射推杆(17)的弹射端和所述牵引头弹道筒(11)的筒底之间;所述牵引头被弹射之前,所述弹簧为压缩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推杆(1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变角度板(15);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挡杆(16);所述弹射推杆(17)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弹射开始前,所述挡杆(16)的一端插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弹簧被所述弹射推杆(17)压缩;所述挡杆(16)的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弹射时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雪锴,白越,杨生,郭瑞雪,乔正,裴信彪,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