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其龙专利>正文

一种直肠吻合口支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553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直肠吻合口支架管,包括支架管体,所述支架管体一端固定设置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表面均匀分布开设有侧孔,所述支架管体内壁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支架管体由另一端外壁伸出,所述支架管体一端外部固定设置有管状气囊,所述管状气囊表面均匀分布固定设置有凸起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喇叭口有助于肠内容物流出,喇叭口上有数个侧孔,方便引流,进水管可用于向支架管体内冲水,避免支架管体堵塞,便于支架管体的使用,管状气囊膨胀,使支架管体固定在肠道预定位置,管状气囊表面有小的凸起颗粒,有助于增加管状气囊表面的摩擦力,避免滑脱,提高支架管的放置稳定效果。提高支架管的放置稳定效果。提高支架管的放置稳定效果。

A stent tube for rectal anastom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肠吻合口支架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直肠吻合口支架管。

技术介绍

[0002]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切除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可能会出现吻合口漏,进而导致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因此需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来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或减少吻合口漏导致的腹腔感染等感染性并发症。即将直肠肿瘤切除、完成消化道重建后,将末端回肠拉出腹壁外做临时性造口,待吻合口愈合后再进行二次手术,将造口还纳。虽然这种治疗方式降低了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减轻了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均有明显影响,导致术后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直肠癌术后放置肛管可以降低肠道内压力、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但放置肛管不能完全避免肠内容物对吻合口的污染,且肛管容易移位,降低了肛管的应用效果。
[0003]本专利技术基于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内容物对吻合口污染的诊疗思路,通过从肛门置入,在腹腔镜或直视下在吻合口的上方位置膨胀管状气囊固定支架管,引流肠腔内容物,以达到减轻吻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肠吻合口支架管,包括支架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管体(1)一端固定设置有喇叭口(2),所述喇叭口(2)表面均匀分布开设有侧孔(3),所述支架管体(1)内壁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贯穿支架管体(1)由另一端外壁伸出,所述支架管体(1)一端外部固定设置有管状气囊(5),所述管状气囊(5)表面均匀分布固定设置有凸起颗粒(6),所述支架管体(1)内壁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与管状气囊(5)固定连通,所述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其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其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