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32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方均匀设有多组穿带模块,所述工作台内部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套块,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套块的上端固定连接伸出滑槽外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伸出工作台外部并连接有减速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已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移动穿带模块实现对钢塑复合带进行逐一编织,可以避免移动已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的一端导致已经编好的钢塑复合带打散。经编好的钢塑复合带打散。经编好的钢塑复合带打散。

Braiding mechanism of steel plastic composite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塑复合带
,特别是涉及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钢塑复合带或塑料带网片是一种高强度、有一定硬度的网片,其网片组织结构如普通织物的平纹组织,也就是说是由经纬带按奇偶规律交织而成,它的一种用途是用来作为矿洞表面快速处理的骨架。编织时,使纬向带穿入奇偶经向带形成的交织口而进行编织,目前的这类网片的编织机械,设有进带模块机构,进带模块机构处于奇偶经向带交织口的形成处,当奇偶经向带的交织口形成时,纬向带穿入进带模块机构,即使纬向带处于经向带的交织口中。
[0003]现有的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在对钢塑复合带进行编织时大多是采用移动编织成经纬平纹组织的钢塑复合带一端,使得钢塑复合带上需要被编织处始终处于穿带模块处,此种驱动方式存在着将已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一端打散或弄乱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能够将已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移动穿带模块实现对钢塑复合带进行逐一编织,可以避免移动已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的一端导致已经编好的钢塑复合带打散。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方均匀设有多组穿带模块,所述工作台内部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套块,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套块的上端固定连接伸出滑槽外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伸出工作台外部并连接有减速电机。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丝杆位于空腔内部一侧,所述空腔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丝杆,所述螺纹套块与连接杆均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两组所述连接杆均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丝杆外部的主动轮,所述第二丝杆的外部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垂直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穿带模块相邻之间均设有经向带,所述穿带模块内穿设有纬向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穿带模块中间设有穿槽,所述纬向带穿过穿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上方一侧设有切割刀。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能够将已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移动穿带模块实现对钢塑复合带进行逐一编织,可以避免移动已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的一端导致已经编好的钢塑复合带打散。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工作台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工作台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图;
[0017]其中:1、工作台;2、滑槽;3、安装板;4、穿带模块;5、减速电机;6、纬向带;7、经向带;8、螺纹套块;9、连接杆;10、第一丝杆;11、主动轮;12、传动带;13、从动轮;14、第二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方均匀设有多组穿带模块4,所述工作台1内部设有第一丝杆10,所述第一丝杆10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套块8,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滑槽2,所述螺纹套块8的上端固定连接伸出滑槽2外部的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顶部与安装板3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0的一端伸出工作台1外部并连接有减速电机5,每组所述穿带模块4相邻之间均设有经向带7,所述穿带模块4内穿设有纬向带6;
[0021]使用本装置时,将所有的经向带7的一端均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一侧,并依次置于两组相邻的穿带模块4之间,启动减速电机5带动第一丝杆10转动,此时第一丝杆10外部套设的螺纹套块8随着滑槽2对连接杆9的限定作用会随着第一丝杆10的转动而在其表面移动,进而带动其上端固定的连接杆9以及安装板3随之移动,进而可以驱动安装板3上方的穿带模块4向经向带7上未被固定的一端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将纬向带6依次穿入穿带模块4内,对其进行编织,实现无需移动已经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的部分,通过移动穿带模块4实现对钢塑复合带进行编织,防止移动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的过程中导致已编织好的钢塑复合带平纹组织被打散。
[0022]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工作台1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丝杆10位于空腔内部一侧,所述空腔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丝杆14,所述螺纹套块8与连接杆9均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第一丝杆10和第二丝杆14上,两组所述连接杆9均与安装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0与第二丝杆14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丝杆10外部的主动轮11,所述第二丝杆14的外部固定有从动轮13,所述从动轮13与主动轮11之间连接
有传动带12,所述传动带12与第一丝杆10和第二丝杆14均垂直设置;
[0023]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第一丝杆10转动带动其外部固定的主动轮11转动,通过传动带12的连接带动从动轮13随着主动轮11的转动而转动,此时从动轮13上固定的第二丝杆14也会随之转动,进而实现第二丝杆14随着第一丝杆10的转动而转动,因此两组螺纹套块8会同步移动,带动两组连接杆9同步移动,使得安装板3底部两侧的两组连接杆9同步带动安装板3的两端移动,通过安装板3底部两端同步移动提高安装板3移动的稳定性。
[0024]为了方便对纬向带6多余的部分进行裁除,可以在安装板3上方一侧设置切割刀,所述穿带模块4中间设有穿槽,所述纬向带6穿过穿槽。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方均匀设有多组穿带模块(4),所述工作台(1)内部设有第一丝杆(10),所述第一丝杆(10)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套块(8),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滑槽(2),所述螺纹套块(8)的上端固定连接伸出滑槽(2)外部的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顶部与安装板(3)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0)的一端伸出工作台(1)外部并连接有减速电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塑复合带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丝杆(10)位于空腔内部一侧,所述空腔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丝杆(14),所述螺纹套块(8)与连接杆(9)均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第一丝杆(10)和第二丝杆(14)上,两组所述连接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兵顾善善俞新张琪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鑫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