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感旋钮以及采用触感旋钮的磨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02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感旋钮,所述的触感旋钮包括:旋钮本体,所述旋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组相互间隔的触感部,每一组触感部的表面设有标识结构,不同的触感部的表面的标识结构的结构不同。通过在旋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组相互间隔的触感部,每一组触感部的表面设有标识结构,不同的触感部的表面的标识结构的结构不同,通过标识结构来体现触感部的不同,进而方向触感旋钮对应的旋转的档位的不同,用户能够通过触摸触感部来知晓触感旋钮旋转的档位,方便用户的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磨豆机,用户可以根据触感旋钮上的标识结构能够快速的判断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的颗粒的粗细程度,方便用户的使用。方便用户的使用。方便用户的使用。

A tactile knob and a bean grinder using the tactile kno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感旋钮以及采用触感旋钮的磨豆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感旋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磨豆机。

技术介绍

[0002]咖啡粉的研磨的粗细程度对咖啡液口感的影响很大,有经验的咖啡师会根据咖啡粉的研磨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冲泡方式;一般来说“粗度研磨”的咖啡粉适合法压壶冲泡,“中度研磨”适合手冲法冲泡,“细度研磨”适合虹吸壶煮制,“极细研磨”适合摩卡壶和意式浓缩咖啡机。
[0003]经验不太丰富的用户所掌握的咖啡冲泡方法比较有限,因此在磨豆的时候需要磨制相应粗细程度的咖啡粉。现有的磨制咖啡粉的磨豆机具有用于选择磨制咖啡粉粗细程度档位的旋钮,对于经验不太丰富的用户来说,很难直观的判断通过旋钮选择的档位磨制出来的咖啡粉的粗细,因此容易选错。
[0004]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磨豆机具有用于选择磨制咖啡粉粗细程度档位的旋钮,对于经验不太丰富的用户来说,很难直观的判断通过旋钮选择的档位磨制出来的咖啡粉的粗细,因此容易选错。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感旋钮,包括:触感旋钮包含旋钮本体,所述旋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组相互间隔的触感部,每一组触感部的表面对应地设有用于表征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粗细程度的标识结构,不同的触感部的表面的标识结构的结构不同。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触感旋钮,所述的标识结构为设置在触感部上的颗粒晒纹,每一组触感部的表面的颗粒晒纹的大小对应地表征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粗细程度。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触感旋钮,所述旋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相互间隔的触感部 A、触感部B、触感部C和触感部D,所述的标识结构包含均匀分布在触感部 A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粗度研磨”的颗粒A、均匀分布在触感部B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中度研磨”的颗粒B、均匀分布在触感部C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细度研磨”的颗粒C 以及均匀分布在触感部D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极细研磨”的颗粒D。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触感旋钮,所述的颗粒A的直径为0.7
±
0.05mm,所述的颗粒B的直径为0.5
±
0.05mm,所述的颗粒C的直径为0.35
±
[0010]0.02mm,所述的颗粒D的直径为0.05
±
0.01mm。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触感旋钮,所述旋钮本体的外形呈圆柱形或者圆台形,所述的触感部沿周向设置在旋钮本体的外圈。
[0012]本技术在触感旋钮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磨豆机,所述的磨豆机包括:支座、磨豆机主体、和豆仓,所述的磨豆机主体上设有用于调节磨豆机主体磨出的
粉的粗细程度的调节旋钮,所述的调节旋钮为上面所述的触感旋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磨豆机通过采用触感旋钮来调节磨豆机主体磨出的粉的粗细程度,其中触感旋钮的旋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相互间隔的触感部A、触感部B、触感部C和触感部D,在触感部A、触感部B、触感部C和触感部D的表面对应地设有用于表征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粗细程度的标识结构,其中标识结构包含均匀分布在触感部A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粗度研磨”的颗粒A、均匀分布在触感部B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中度研磨”的颗粒B、均匀分布在触感部C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细度研磨”的颗粒C 以及均匀分布在触感部D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极细研磨”的颗粒D,用户可以根据触感旋钮上的标识结构能够快速的判断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的颗粒的粗细程度,方便用户的使用。
[0015]2、本技术的触感旋钮,通过在旋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组相互间隔的触感部,每一组触感部的表面设有标识结构,不同的触感部的表面的标识结构的结构不同,通过标识结构来体现触感部的不同,进而方向触感旋钮对应的旋转的档位的不同,用户能够通过触摸触感部来知晓触感旋钮旋转的档位,方便用户的操作。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磨豆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磨豆机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磨豆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磨豆机采用的触感旋钮的外圈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磨豆机采用的触感旋钮的外圈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触感旋钮的外圈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触感旋钮的外圈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具有4个实施例,现在对每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的一种磨豆机,所述的磨豆机包括:支座2、磨豆机主体3、和豆仓4,所述的磨豆机主体3上设有用于调节磨豆机主体3磨出的粉的粗细程度的调节旋钮,所述的调节旋钮为所述的触感旋钮1;触感旋钮1 包含旋钮本体11,所述旋钮本体11的外表面设有相互间隔的触感部A121、触感部B122、触感部C123和触感部D124,在触感部A121、触感部B122、触感部 C123和触感部D124的表面对应地设有用于表征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粗细程度的标识结构13;所述的标识结构13包含均匀分布在触感部A121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粗度研磨”的颗粒A131、均匀分布在触感部B122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中度研磨”的颗粒B132、均匀分布在触感部C123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
啡粉为“细度研磨”的颗粒C133以及均匀分布在触感部D124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极细研磨”的颗粒D134。本技术的磨豆机通过采用触感旋钮来调节磨豆机主体磨出的粉的粗细程度,其中触感旋钮的旋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相互间隔的触感部A、触感部B、触感部C和触感部D,在触感部A、触感部B、触感部C和触感部D的表面对应地设有用于表征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粗细程度的标识结构,其中标识结构包含均匀分布在触感部A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粗度研磨”的颗粒A、均匀分布在触感部B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中度研磨”的颗粒B、均匀分布在触感部C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细度研磨”的颗粒C以及均匀分布在触感部D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极细研磨”的颗粒D,用户可以根据触感旋钮上的标识结构能够快速的判断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的颗粒的粗细程度,方便用户的使用。
[0028]本实施例中,颗粒A、颗粒B、颗粒C、颗粒D为突出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感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感旋钮(1)包含旋钮本体(11),所述旋钮本体(1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组相互间隔的触感部(12),每一组触感部(12)的表面对应地设有用于表征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粗细程度的标识结构(13),不同的触感部(12)的表面的标识结构(13)的结构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感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结构(13)为设置在触感部(12)上的颗粒晒纹,每一组触感部(12)的表面的颗粒晒纹的大小对应地表征磨豆机磨出的咖啡粉粗细程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感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本体(11)的外表面设有相互间隔的触感部A(121)、触感部B(122)、触感部C(123)和触感部D(124),所述的标识结构(13)包含均匀分布在触感部A(121)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粗度研磨”的颗粒A(131)、均匀分布在触感部B(122)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中度研磨”的颗粒B(132)、均匀分布在触感部C(123)上用于表征磨豆机研磨的咖啡粉为“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划才谢建萍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科锐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