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棉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拔棉柴装置,由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齿轮箱,安装在齿轮箱上的传动轴和立轴,安装在立轴上的拔柴轮和拨柴轮,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定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安装在手扶自走式小型稻麦收割机或小四轮拖拉机上,实现棉花拔柴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作物的收获机械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很大,但目前拔棉柴杆仍为传统手工劳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于棉麦间作地区,若不能及时拔去棉柴,还会延误小麦适期播种。专利申请号为86209715的收棉柴多用杠杆,虽比传统手工工具有所进步,但仍为手工操作,同样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替代农民手工劳动的拔棉柴装置,以实现棉花拔柴的机械化,从而减轻棉农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包括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齿轮箱,齿轮箱上安装有水平向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有安装在齿轮箱内的伞齿轮,齿轮箱上安装有立轴,立轴下端装有与传动轴上的伞齿轮相啮合的伞齿轮,立轴上安装有其上带有拔柴刀的拔柴轮,立轴上端装有拨柴轮,在机架前端安装有定刀,机架上方固定有分柴架。本技术可方便地安装在手扶自走式小麦收割机或小四轮拖拉机上,实现了棉花拔柴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在手扶自走式小麦收割机上的示意图。本技术的机架(1)可由角钢焊成,在机架(1)前部两侧各安装有一个齿轮箱(3),齿轮箱(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一根水平向的传动轴(10),该传动轴(10)的两端分别有安装在齿轮箱(3)内的伞齿轮,每个齿轮箱(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一根与竖直向成一倾角的立轴(6),立轴(6)下端安装有与传动轴(10)两端的伞齿轮啮合的伞齿轮。立轴(6)中部安装有拔柴轮(7),拔柴轮(7)上带有形状为弯折的蟹爪形的拔柴刀(8)。在机架(1)前端两侧各安装有一长条形的定刀(9),立轴上端安装有拨柴轮(5),机架上方固定安装有三角形的分柴架(4),分柴架(4)与机架间固定有竖向的挡板(12)。机架(1)前端中部安装有可上下调整以控制拔柴高度的限深轮(2)。在传动轴(1)中部安装有链轮(11),它通过链条与动力部分连接。本技术可安装在小四轮拖拉机前面,也可将手扶自走式小麦收割机的割台部分卸下,由本技术替换。动力部分通过链条带动传动轴(10)通过伞齿轮驱动立轴(6)旋转,拔柴轮(7)转动时由蟹爪式拔柴刀(8)将棉柴揽进并与长条形定刀(9)一起将柴拔出,然后与拨柴轮(5)一起将棉柴甩向两边,即可一次拔掉两行棉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拔棉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齿轮箱(3),安装在齿轮箱(3)上的两端带有伞齿轮的传动轴(10),安装在齿轮箱(3)上的下端装有与传动轴(10)上的伞齿轮相啮合的伞齿轮的立轴(6),在立轴(6)上安装有其上带有拔柴刀(8)的拔柴轮(7),立轴(6)上端装有拨柴轮(5),在机架(1)前端安装有定刀(9),机架上还固定有分柴架(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拔棉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齿轮箱(3),安装在齿轮箱(3)上的两端带有伞齿轮的传动轴(10),安装在齿轮箱(3)上的下端装有与传动轴(10)上的伞齿轮相啮合的伞齿轮的立轴(6),在立轴(6)上安装有其上带有拔柴刀(8)的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信张洪义肖光荣孙廷林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双羊水利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