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982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处理池,所述曝气处理池的内壁均匀的分布有多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进气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左侧端部与换热器一端的进气部分相连接,所述曝气处理池的右侧下端连通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的一端与吸泥泵相连通,所述吸泥泵的一端排泥口与回流管相连通,所述回流管上在曝气处理池的一侧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回流管的端部连接有两个接管,所述接管的端部与混流组件相连通,本装置在冬天使用时,换热器的热端将热量导入到进气管内的气体内,对气体进行均匀加热,在排入到曝气处理池内,能够在曝气的同时,保证整体的处理温度,提高了整体的处理效果。高了整体的处理效果。高了整体的处理效果。

Biological multiplication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为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倍增工艺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低溶解氧(通常0.3

0.5mg/L)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高污泥浓度(通常5

8g/L)确保处理高效持续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是旨在强化生物处理的功能,提高生物处理的效果,在特殊的控制条件下(低溶氧,高污泥浓度),使得曝气池中所驯化培养的微生物数量极大化、菌群特殊化、降解高效化,从而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0003]目前传统的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在冬天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微生物由于受低温影响,活性变低,而且整体在处理的过程中,微生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影响到整体的污水降解效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处理池,所述曝气处理池的内壁均匀的分布有多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进气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左侧端部与换热器一端的进气部分相连接,所述曝气处理池的右侧下端连通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的一端与吸泥泵相连通,所述吸泥泵的一端排泥口与回流管相连通,所述回流管上在曝气处理池的一侧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回流管的端部连接有两个接管,所述接管的端部与混流组件相连通,所述混流组件包括混流筒,所述混流筒的外端均匀的分布有多个喷泥孔。
[000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处理池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曝气管通过不锈钢支架安装在曝气处理池的内壁上。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管上分布有多个曝气口,所述混流筒整体为锥形,所述混流筒整体呈相离倾斜35~40
°
放置,所述曝气处理池的上端开设有进气口。
[000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风机,所述吸泥泵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排泥口,所述排泥口和第二排泥口与吸泥泵的连接部分安装有阀门。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处理池的内部固定设有多组生物膜,所述曝气管的整体截面为U形。
[00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中,通过曝气管实现曝气处理,在曝气时,一端的吸泥泵工作将下端的活性污泥向上抽出,然后通过增压泵对污泥进行增压处理,排入到混流筒内,然后通过喷泥孔喷出,在喷出的过程中,活性污泥会与污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处理池内增加了多组生物膜,能够保证微生物的浓度,能够大大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效果,提高了处理效率。
[0012]2、本技术中,换热器工作,热端进入的热量导入到换热器内的进气部分,对排
入的气体进行加热,然后在排入到曝气管内,对整体进行加热,能够保证微生物的活性,能够保证装置整体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混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0015]图中标记:1

进气管、2

换热器、3

过滤网、4

进水口、5

曝气管、6

曝气处理池、7

混流组件、71

喷泥孔、72

混流筒、8

生物膜、9

接管、11

进气口、12

增压泵、13

出水口、14

回流管、15

吸泥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参照图1

2,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处理池6,曝气处理池6的内壁均匀的分布有多组曝气管5,曝气管5的进气端与进气管1相连接,进气管1的左侧端部与换热器2一端的进气部分相连接,曝气处理池6的右侧下端连通有出泥口,出泥口的一端与吸泥泵15相连通,吸泥泵15的一端排泥口与回流管14相连通,回流管14上在曝气处理池6的一侧安装有增压泵12,回流管14的端部连接有两个接管9,接管9的端部与混流组件7相连通,混流组件7包括混流筒72,混流筒72的外端均匀的分布有多个喷泥孔71,一端的吸泥泵15工作将下端的活性污泥向上抽出,然后通过增压泵142对污泥进行增压处理,排入到混流筒72内,然后通过喷泥孔71喷出,在喷出的过程中,活性污泥会与污水和氧气充分接触,能够对污水和微生物进行充分混合,能够大大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效果。
[0018]需要说明的是,曝气处理池6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13,进水口4内安装有过滤网3,通过进水口4排入污水,在排入污水之前通过过滤网3对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防止大型杂质堵塞后阶段的管道,曝气管5通过不锈钢支架安装在曝气处理池6的内壁上。
[0019]需要说明的是,曝气管5上分布有多个曝气口,曝气管5内排入气体,然后通过曝气管5实现曝气处理,混流筒72整体为锥形,混流筒72整体呈相离倾斜35~40
°
放置,使得混流筒72排出的污泥能够与气体充分接触,曝气处理池6的上端开设有进气口11。
[0020]需要说明的是,进气管1上安装有风机,通过风机可以将气体向曝气管5内排入,完成后端的曝气操作,吸泥泵15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排泥口,排泥口和第二排泥口与吸泥泵15的连接部分安装有阀门,通过排泥口和第二排泥口能够分别实现回流污泥和排出污泥的作用。
[0021]需要说明的是,曝气处理池6的内部固定设有多组生物膜8,曝气管5的整体截面为U形,处理池内增加了多组生物膜8,能够保证微生物的浓度,提高了整体的降解效果。
[0022]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进水口4排入污水,在排入污水之前通过过滤网3对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排入之后,风机工作,向曝气管5内排入气体,然后通过曝气管5实现曝气处理,在曝气时,一端的吸泥泵15工作将下端的活性污泥向上抽出,然后通过增压
泵142对污泥进行增压处理,排入到混流筒72内,然后通过喷泥孔71喷出,在喷出的过程中,活性污泥会与污水和氧气充分接触,能够对污水和微生物进行充分混合,且在处理的过程中,处理池内增加了多组生物膜8,能够保证微生物的浓度,能够大大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效果。
[0023]在低温使用的过程中,换热器2工作,热端进入的热量导入到换热器2内的进气部分,对排入的气体进行加热,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处理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处理池(6)的内壁均匀的分布有多组曝气管(5),所述曝气管(5)的进气端与进气管(1)相连接,所述进气管(1)的左侧端部与换热器(2)一端的进气部分相连接,所述曝气处理池(6)的右侧下端连通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的一端与吸泥泵(15)相连通,所述吸泥泵(15)的一端排泥口与回流管(14)相连通,所述回流管(14)上在曝气处理池(6)的一侧安装有增压泵(12),所述回流管(14)的端部连接有两个接管(9),所述接管(9)的端部与混流组件(7)相连通,所述混流组件(7)包括混流筒(72),所述混流筒(72)的外端均匀的分布有多个喷泥孔(7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处理池(6)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振国魏刚温美佳吕江孙波温振华魏强梁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国环动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