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54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包括外接管道,外接管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主管道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均和主管道相通,主管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输送风扇,输送风扇和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主管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集流管道,主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壳,通过集流管道达到集中外部输送气流的效果,外部气流进入集流管道中的时候,通过紫外线反生装置和紫外线发生头达到对其进行杀菌处理的效果,通过防护套内端的透镜达到对紫外线发生头产生的紫外线进行加强处理的效果,通过倾斜设置的加热翅片,达到对第一输送管道中的外部气流进行加热处理的效果。处理的效果。处理的效果。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for sterile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菌类培养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耳为菌物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异隔担子菌亚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金耳种。又名橙黄银耳、黄金银耳、脑形银耳、黄木耳、金木耳、胶耳等,主产区为西藏以及云南的丽江、迪庆、大理、贡山等地。子实体金黄色,似脑沟回状。
[0003]金耳在自然界中的数量并不多,因此多数需要人工培育,金耳培育过程中除了菌种的纯度与活性关键性因素外金耳对于栽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例如适合金耳栽培的温度为20~22摄氏度,空气湿度为85%~95%,并且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无菌等,传统的加湿方式一般为人工喷水,调温方式一般为使用保温的大棚,但由于黑夜温度过低很有可能造成黑皮鸡枞菌的生长缓慢,影响鸡枞菌的产量,现有的加热加湿装置功能单一,同时带有加热加湿功能的装置一般要么使用两个独立风道,使用两个风扇进行分别独立吹风,或者加热加湿共用一个风道,但这种方式加热装置会与加湿装置相互影响,减少装置寿命。
[0004]申请号为CN201922396535.6的技术,提出了一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当温湿度过低时,单片机控制电加热片、电加湿器、紫外线灯、电风扇的电源打开,电风扇将空气从加热风管右侧经过电加热片后吹向左侧,使吹出去的空气加热,提高栽培室内的温度,由于加热风管内的空气流动,便会带动加湿风管、杀菌风管内的空气同样由右侧流向左侧,加湿风管内的电加湿器将空气进行加湿,杀菌风管内的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照射杀菌,最终从加热风管流出的空气为经过加温、加湿、杀菌混合的空气。
[0005]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虽然在对各种不同需求的空气进行输送的时候不会导致加热和加湿相互影响,但空气在进入栽培室以后,热空气向上,湿空气由于水分子的存在向下,但上述装置将加热和加湿的两种空气进行同位输送,在进入室内的时候,热空气向上,接触到同时同位输送的湿空气,从而降低湿空气中的水分子,就会导致输送室内的湿空气不能达到栽培需求,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
[0006]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实施例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包括外接管道,外接管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主管道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均和主管道相通,主管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输送风扇,输送风扇和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主管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集流管道,主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壳,第一安装壳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紫外线反生装置,紫外线反生装置内端配套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头,
紫外线发生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第一输送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壳,第二安装壳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热翅片,第二输送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壳,第三安装壳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湿装置,加湿装置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和加湿头。
[000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分别位于主管道的前端顶部和正前端位置,第二输送管道和主管道同位设置。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集流管道在主管道中段居中位置,且集流管道两端呈向外扩张开设。
[00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紫外线反生装置和紫外线发生头配套设置,且紫外线发生头整体嵌入在集流管道中。
[00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防护套整体和紫外线发生头固定套接,且防护套内端开口嵌入设置有透镜。
[00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加热翅片在第二安装壳中倾斜分布多组,且同时嵌入在第一输送管道中。
[00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加湿装置和加湿头配套设置,加湿头同时嵌入在第二输送管道内部一侧。
[0015]有益效果:
[0016]1、该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达到有效的对经过处理的热空气和湿空气进行不同高度的输送,避免输送至栽培室中的时候,热空气对湿空气产生影响。
[0017]2、该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通过集流管道达到集中外部输送气流的效果,外部气流进入集流管道中的时候,通过紫外线反生装置和紫外线发生头达到对其进行杀菌处理的效果。
[0018]3、该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通过防护套内端的透镜达到对紫外线发生头产生的紫外线进行加强处理的效果,通过倾斜设置的加热翅片,达到对第一输送管道中的外部气流进行加热处理的效果。
[0019]4、该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通过加湿装置和加湿头达到对第二输送管道中的气流进行加湿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C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1

4中:外接管道1、主管道2、输送风扇3、第一安装壳4、第一输送管道5、集流管道6、紫外线发生装置7、紫外线发生头8、防护套9、第二安装壳10、加热翅片11、第三安装壳12、加湿装置13、安装板14、加湿头15、第二输送管道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包括外接管道1,外接管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2,主管道2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5和第二输送管道16,第一输送管道5和第二输送管道16均和主管道2相通,主管道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输送风扇3,输送风扇3和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主管道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集流管道6,主管道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壳4,第一安装壳4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紫外线反生装置7,紫外线反生装置7内端配套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头8,紫外线发生头8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9,第一输送管道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壳10,第二安装壳 10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热翅片11,第二输送管道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壳12,第三安装壳1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湿装置13,加湿装置1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和加湿头15。
[0027]其中,第一输送管道5和第二输送管道16分别位于主管道2的前端顶部和正前端位置,第二输送管道16和主管道2同位设置,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第一输送管道5和第二输送管道16达到有效的对经过处理的热空气和湿空气进行不同高度的输送,避免输送至栽培室中的时候,热空气对湿空气产生影响。
[0028]其中,集流管道6在主管道2中段居中位置,且集流管道6两端呈向外扩张开设,通过集流管道6达到集中外部输送气流的效果。
[0029]其中,紫外线反生装置7和紫外线发生头8配套设置,且紫外线发生头8整体嵌入在集流管道6中,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包括外接管道(1),其特征在于:外接管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主管道(2),主管道(2)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5)和第二输送管道(16),第一输送管道(5)和第二输送管道(16)均和主管道(2)相通,主管道(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输送风扇(3),输送风扇(3)和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主管道(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集流管道(6),主管道(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壳(4),第一安装壳(4)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紫外线反生装置(7),紫外线反生装置(7)内端配套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头(8),紫外线发生头(8)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9),第一输送管道(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壳(10),第二安装壳(10)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热翅片(11),第二输送管道(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壳(12),第三安装壳(1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湿装置(13),加湿装置(1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和加湿头(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耳无菌栽培自动控温控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远姚竟金宏伟孙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维西县旭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