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棒定量补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996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棒定量补水设备,其结构包括底板、滚轮、蓄液箱和控制面板,通过设置了传输组件在电动推杆上端,输出电机通过连杆组间接带动尖插液管上下移动,尖插液管并可插入菌棒内部中,传输液管内部中的液体通过分液管和尖插液管传输至菌棒内部中,并可使对菌棒补充的液体可向菌棒内部的不同深度传输,提高对液体的传输效果;通过设置了夹持组件在承接板上端,两端的夹持板对菌棒施加夹持力,即可对菌棒起到夹持固定效果,提高尖插液管对菌棒补充液体时的稳定性。提高尖插液管对菌棒补充液体时的稳定性。提高尖插液管对菌棒补充液体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棒定量补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棒定量补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香菇、平菇等食用菌菌棒在出菇一潮后,由于培养基内水分已被菌菇生长所大量吸收利用,所以需给菌棒补充充足的水分以利后几潮的出菇,补水设备可用来对菌棒起到传输水分效果。
[0003]补水设备在对培养架上的菌棒补充水分的过程中时,常仅将水分传输在菌棒的外表中,菌棒内部水分的传输效果较差;且菌棒长时间放置在培养架上,在传输液体时,常缺少对菌棒的移动,菌棒底部与培养架的接触端的土壤较为紧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棒定量补水设备,解决了补水设备在对培养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棒定量补水设备,包括底板(1)和电动推杆(6),所述底板(1)底部四周与滚轮(2)螺栓连接,所述底板(1)顶部中端与蓄液箱(3)底座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组件(7)和清理组件(8),所述传输组件(7)底部与电动推杆(6)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组件(8)与底板(1)内下端相连接,所述传输组件(7)包括承接板(71)、空腔(72)、输出电机(73)、连杆组(74)、受力板(75)、分液管(76)、尖插液管(77)和夹持组件(78),所述承接板(71)与电动推杆(6)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71)内下端设有空腔(72),所述空腔(72)内底部与输出电机(73)底座螺栓连接,所述输出电机(73)输出轴与连杆组(74)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组(74)上端与受力板(75)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受力板(75)顶部与分液管(76)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液管(76)自左向右呈等距设有尖插液管(77),所述承接板(71)顶部设有夹持组件(78),传输液管(5)上端与分液管(76)背端相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棒定量补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8)包括收缩推杆(781)、导向板(782)、卡和齿条(783)、配合齿轮(784)和夹持板(785),所述收缩推杆(781)与承接板(7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收缩推杆(781)顶部的伸缩端与导向板(782)中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782)与卡和齿条(783)顶部螺栓连接,所述卡和齿条(783)侧面齿纹与配合齿轮(784)侧面相啮合,所述配合齿轮(784)圆心处与夹持板(78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曹建刚王玲王凯党芳志陈再民王静之毛仪楠朱俊臣赵雄杨锐叶龙
申请(专利权)人: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