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45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纱线加工技术领域。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若干个转动底座,每个转动底座上均设有缠绕筒,所述的架体上设有若干个停转结构,所述的停转结构包括停转底座,停转底座上转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端部设有转动块,停转底座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转动轴上设有停转扳手,停转底座上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对停转扳手转动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操作者操作时间,安全系数高,可以将停转扳手固定在指定位置,可以自动复位的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停转结构单一,操作时使用不便,容易发生误触导致停转扳手随意转动,需要一直手动扳动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A structure convenient for stopping yarn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纱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在加工生产完成后需要通过络丝机将其缠绕保存,络丝机上丝线从原丝筒退解下来,经过导丝环、输送架卷绕到缠绕筒筒上,缠绕筒底部设有转动底座,转动底座带动缠绕筒转动,而纱线缠绕过程中如果纱线长度不够则需要续接纱线,而续接纱线则需要让缠绕筒停止旋转,让缠绕筒停止转动的现有结构为一个停转扳手,停转扳手与转动底座摩擦,进而使转动底座停止转动,而停转扳手的活动比较自由,极易发生人工误触导致停转扳手与转动底座接触导致影响缠绕筒工作的情况,且在手动扳动停转扳手使转动底座停止转动时需要始终手动,容易造成操作者手部受伤的情况,使用时非常不便,且安全保障低,影响因素多,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具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操作者操作时间,安全系数高,可以将停转扳手固定在指定位置,可以自动复位的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停转结构单一,操作时使用不便,容易发生误触导致停转扳手随意转动,需要一直手动扳动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若干个可以转动的转动底座,每个转动底座上均设有缠绕筒,所述的架体上设有若干个与缠绕筒配合的停转结构,所述的停转结构包括停转底座,停转底座上转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端部设有转动块,停转底座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转动轴上设有与缠绕筒摩擦停转的停转扳手,停转底座上设有与转动块配合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对限位块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使得停转扳手转动一定角度后无法反向转动。缠绕筒上缠绕纱线,停转结构用于与停转底座配合将纱线通停止转动,停转扳手转动带动转动轴与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初始状态时停转扳手与转动底座无接触,手动转动停转扳手使其逐渐与转动底座接触,进而使转动底座快速停止转动,随着转动扳手逆时针转动,转动块也同步逆时针转动,当停转扳手转动到指定位置时,限位结构对转动块的转动进行限位,使得转动块无法反向转动,将停转扳手固定在的当前位置,无需手动一直扳着停转扳手,当需要停转扳手回到初始位置时限位结构可以取消对转动块的转动限位,使得停转扳手可以反向转动。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滑动槽,滑动槽与转动槽相通,滑动槽内滑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为楔形块,限位块与滑动槽之间设有限位弹簧。限位块与转动块初次接触的面为斜面,限位块在不与转动块接触时,限位块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端部位弹出在转动槽
内,随着转动块的转动逐渐与限位块的斜面接触,限位块逐渐向滑动槽内部滑动并压缩限位弹簧,随着转动块转动超过限位块,限位块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弹出至转动槽内,若转动块反向转动,则限位块会对转动块进行转动的限制,使其无法反向转动。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块上固定设有辅助开关。辅助开关的作用是便于解除限位块对转动块的限位,贴合手指的形状,便于用手指将限位块压缩至滑动槽内部,进而解除对转动块的限位。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停转扳手底部的转动轴上设有扭簧,扭簧作用在停转扳手与停转底座上。转动轴上设有扭簧,扭簧作用在停转扳手的底部与停转底座上,使得停转扳手的头部在自然状态下向上抬起,停转扳手不会垂落与转动底座接触,避免了由于误触导致停转扳手头部下落导致安全问题的情况,同时在限位块接触对转动块的限位时在扭簧作用下停转扳手带动转动块转动复位,无需手动转动停转扳手。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停转扳手与转动扳手配合的一端为U型扳手,且停转扳手与转动底座为过盈配合。停转扳手与缠绕筒配合的一端即为停转扳手的头部,停转扳手的头部为U型扳手,U型扳手的两侧边与转动底座的侧壁接触,通过摩擦降低转动底座的转动速度,进而使得转动底座停止转动,所以停转扳手的头部与转动底座为过盈配合,可以增大停转扳手头部与转动底座的摩擦力,尽快的停止转动底座的转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停转扳手与转动扳手配合的一端为U型扳手,且停转扳手与转动底座为过盈配合。停转扳手与缠绕筒配合的一端即为停转扳手的头部,停转扳手的头部为U型扳手,U型扳手的两侧边与转动底座的侧壁接触,通过摩擦降低转动底座的转动速度,进而使得转动底座停止转动,所以停转扳手的头部与转动底座为过盈配合,可以增大停转扳手头部与转动底座的摩擦力,尽快的停止转动底座的转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底座与停转结构的数量为3个。转动底座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本技术以3个转动底座为例进行说明,3个转动底座所对应的停转结构也为3个,每个停转底座分别对应一个转动底座使其停止转动。
[0011]因此,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具备下述优点:操作简单,可以将停转扳手固定在不同的转动角度,同时停转扳手也可以自动复位,减少了操作者使用时间,增强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停转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6]图中,架体1,转动底座2,缠绕筒3,输送架4,纱线5,停转结构6,停转底座7,转动槽8,滑动槽9,限位块10,辅助开关11, 限位弹簧12, 转动轴13, 转动块14, 停转扳手15, 扭簧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8]实施例:如图1和2和3和4所示,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包括架体1,架体1上安装有3个可以转动的转动底座2,每个转动底座2上均固定安装有缠绕筒3,架体1上还安装有可以纵向移动的输送架4,输送架4上输送有纱线5,输送架4纵向往复移动,带动纱线5均匀缠绕在缠绕筒3上,缠绕筒3的纱线5经输送架4输送至缠绕筒3上缠绕,架体1上设有3个与缠绕筒3配合的停转结构6,停转结构6包括停转底座7,停转底座7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停转底座7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8,停转底座7上还开设有与转动槽8相通的滑动槽9,滑动槽9内滑动设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为楔形块,限位块10上固定安装有便于滑动限位块10的辅助开关11,限位块10与滑动槽9之间安装有限位弹簧12,停转底座7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端部一体成型有与限位块10配合的转动块14,限位块10与转动块14初次接触的面为斜面,转动块14在转动槽8内转动,转动轴13上固定安装有停转扳手15,停转扳手15与转动底座2配合的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尾部,停转扳手15的头部为U型扳手,停转扳手15的头部与转动底座2为过盈配合,停转扳手15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若干个可以转动的转动底座,每个转动底座上均设有缠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上设有若干个与缠绕筒配合的停转结构,所述的停转结构包括停转底座,停转底座上转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端部设有转动块,停转底座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转动轴上设有与缠绕筒摩擦停转的停转扳手,停转底座上设有与转动块配合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对限位块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使得停转扳手转动一定角度后无法反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停止纱线缠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滑动槽,滑动槽与转动槽相通,滑动槽内滑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为楔形块,限位块与滑动槽之间设有限位弹簧。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松张岚岚楼英荐安长军傅剑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