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38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连接构件,包括:支撑柱,内设有呈圆柱状的收容腔体;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柱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柱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型号立柱和第二型号立柱不相同;其中,支撑柱的一端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固件,支撑柱的另一端的外壁与第二连接板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固件,第一加固件与第二加固件不对应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新型连接构件能够分别与两个不同型号的立柱可拆卸连接,使得不同型号的立柱之间的安装及拆卸方便,省时又省工,还不容易对立柱的法兰盘造成损伤。易对立柱的法兰盘造成损伤。易对立柱的法兰盘造成损伤。

A new connect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连接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大型建筑工程中,常需要用到金属立柱进行支撑,但基于金属立柱的长度有限,对于一些特殊场合,需要将2根或者多根立柱连接起来以达到更长的有效支撑长度。
[0003]然而,对于施工现场,材料很多时候都不能保证一个厂家供应齐全,每个厂家的立柱的型号又不同,而对于不同型号的金属立柱往往采取焊接的方式,一方面是不仅费时费工,另一方面还会对立柱的法兰盘有很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连接构件,能够分别与两个不同型号的立柱可拆卸连接,使得不同型号的立柱之间的安装及拆卸方便,省时又省工,还不容易对立柱的法兰盘造成损伤。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呈圆柱状,其中所述支撑柱内设有呈圆柱状的收容腔体;第一连接板,呈圆形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呈圆形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型号立柱和所述第二型号立柱不相同;其中,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固件,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固件,且所述第一加固件与所述第二加固件不对应设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固件呈三角状,其中所述第一加固件的第一边与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固件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固件呈三角状,其中所述第二加固件的第一边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固件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中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型号立柱以螺母连接方式连接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型号立柱以螺母连接方式连接的多个第二安装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径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径相等,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多个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不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收容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柱的收容腔体的内壁连接
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支撑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由长度及高度相同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收容腔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收容腔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收容腔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收容腔体的内壁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另一端互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呈十字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高度等于所述支撑柱的收容腔体的深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面或者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呈十字状的连接件以及穿设在所述连接件中的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的底端设有弯折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连接构件包括:支撑柱,内设有呈圆柱状的收容腔体;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柱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柱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型号立柱和第二型号立柱不相同;其中,支撑柱的一端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固件,支撑柱的另一端的外壁与第二连接板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固件,第一加固件与第二加固件不对应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连接构件能够分别与两个不同型号的立柱可拆卸连接,使得不同型号的立柱之间的安装及拆卸方便,省时又省工,还不容易对立柱的法兰盘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连接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新型连接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新型连接构件的拓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2,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连接构件,该新型连接构件包括支撑柱10、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
[0020]支撑柱10呈圆柱状,其中支撑柱10内设有呈圆柱状的收容腔体。
[0021]第一连接板11呈圆形状,其中第一连接板11设置在支撑柱10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
[0022]第二连接板12呈圆形状,其中第二连接板12设置在支撑柱10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1的外径大于支撑柱10的外径,第二连接板12的外径大于支撑柱10的外径。一步的,第一连接板11的外径与第二连接板12的外径相等。
[0024]优选地,第一型号立柱和第二型号立柱不相同。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新型连接构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板11与第一型号立柱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板12与第二型号立柱连接,使
得可以实现将两个不同型号的立柱连接起来,省时又省工,而两者属于可拆卸连接,使得不同型号的立柱之间的安装及拆卸方便,还不容易对立柱的法兰盘造成损伤。
[00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1中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型号立柱以螺母连接方式连接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11。应理解,第一型号立柱设有与第一连接板11对应的第一法兰盘,而第一法兰盘设有与多个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多个第三安装孔,使得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三安装孔,再将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螺钉上,以锁紧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一法兰盘,使得第一连接板11与第一型号立柱螺纹连接。
[0026]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板12中间隔设置有与第二型号立柱以螺母连接方式连接的多个第二安装孔121。应理解,第二型号立柱设有与第二连接板12对应的第二法兰盘,而第二法兰盘设有与多个第二安装孔121对应的多个第四安装孔,使得第二螺钉穿过第二安装孔121和第四安装孔,再将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二螺钉上,以锁紧第二连接板12和第二法兰盘,使得第二连接板12与第二型号立柱螺纹连接。
[0027]优选地,多个第一安装孔111的数量与多个第二安装孔121的数量不相同。应理解,第一型号立柱和第二型号立柱是由不同厂商生产的,因此安装孔的数量是不同的。
[0028]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0的一端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板11靠近第二连接板12的一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呈圆柱状,其中所述支撑柱内设有呈圆柱状的收容腔体;第一连接板,呈圆形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呈圆形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型号立柱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型号立柱和所述第二型号立柱不相同;其中,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固件,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固件,且所述第一加固件与所述第二加固件不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件呈三角状,其中所述第一加固件的第一边与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固件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件呈三角状,其中所述第二加固件的第一边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固件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中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型号立柱以螺母连接方式连接的多个第一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高帆简正彬洪江涛陈才隆刘虎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