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204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43
本申请涉及移动房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包括基座和房屋本体,房屋本体包括外墙板、防潮泡沫层及内墙板构成,防潮泡沫层位于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固定设置,房屋本体位于基座的上方设置,基座的上端固定嵌入设有槽型防水板,房屋本体位于槽型防水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房屋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层,防水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上端开设有多道导流槽,房屋本体的侧壁设有卷闸门组件。本申请通过多层防水措施,可以有效将水隔离在房屋外侧,减轻屋内潮湿情况,延迟移动房屋的使用寿命,利于回收再利用,同时可以对屋顶导出的水进行收集,以便于对雨水进行利用。进行利用。进行利用。

An isolated multi-storey waterproof mobile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


[0001]本申请涉及移动房屋
,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

技术介绍

[0002]移动房屋是具备可移动效果的居住型房屋,但是针对移动房屋的建筑相对于传统固定房屋的建筑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因为其移动特性,需要进行多种场景的切换,就更加考虑其优良的防水特性。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移动房屋因其经济特性,其室内通风不好,长期造成室内潮湿,墙面也比较薄,不具备防水防潮功能,常常会导致内墙面锈迹斑斑造成腐蚀,长期居住会导致细菌滋生,使其报废较快,也不利于回收再利用,从而做不到对资源的节能利用,因此,提出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房屋因其经济特性,其室内通风不好,长期造成室内潮湿,墙面也比较薄,不具备防水防潮功能,常常会导致内墙面锈迹斑斑造成腐蚀,长期居住会导致细菌滋生,使其报废较快,也不利于回收再利用,从而做不到对资源的节能利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包括基座和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包括外墙板、防潮泡沫层及内墙板构成,所述防潮泡沫层位于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固定设置,所述房屋本体位于基座的上方设置,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嵌入设有槽型防水板,所述房屋本体位于所述槽型防水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所述房屋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开设有多道导流槽,所述房屋本体的侧壁设有卷闸门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框,所述顶板的上端位于挡框内部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集水槽,两个所述集水槽均与多道导流槽呈相连通设置,两个所述集水槽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斗,所述房屋本体异侧的两个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集水箱,两个所述排水斗的下端均贯穿同侧集水箱的上端设置,两个所述集水箱的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取水管,且两个取水管的内部均设有控制阀。
[0008]优选的,所述房屋本体远离卷闸门组件的三个竖直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基座的上端外侧边缘开设有三个排水槽,每个所述排水槽的槽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引流管,所述房屋本体的外侧壁位于卷闸门组件上方的位置固定设有挡水板。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集水箱的内部上侧均固定设有滤网,两个所述集水箱的内部位于同侧滤网上方的位置均填充有过滤填料,两个所述集水箱的侧壁均开设有与同侧过滤填料位置相对应的开口,且两个开口的一侧边沿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
[0010]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垫块。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集水箱的侧壁上端位于同侧滤网下方的位置均固定连通有溢流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通过设有的基座及房屋本体,可以作为移动式房屋使用,通过设有的外墙板、防潮泡沫层及内墙板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高房屋墙壁的防水防潮性能,通过设有的槽型防水板,可以对基座及房屋本体的连接处进行防水保护,通过设有的防水层及顶板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高对房顶处的防水效果,通过多层防水措施,可以有效将水隔离在房屋外侧,减轻屋内潮湿情况,延迟移动房屋的使用寿命,利于回收再利用。
[0014]2、该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通过设有的挡框、两个排水斗、两个集水箱及两个取水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屋顶导出的水进行收集,以便于对雨水进行利用,通过设有的导流板、引流管及挡水板的相互配合,可以在下雨时,尽量避免雨水顺着房屋墙壁流动,进一步降低雨水通过墙壁渗透的可能性。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申请通过多层防水措施,可以有效将水隔离在房屋外侧,减轻屋内潮湿情况,延迟移动房屋的使用寿命,利于回收再利用,同时可以对屋顶导出的水进行收集,以便于对雨水进行利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房屋本体的墙壁构成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座;2、房屋本体;3、外墙板;4、防潮泡沫层;5、内墙板;6、槽型防水板;7、防水层;8、顶板;9、卷闸门组件;10、挡框;11、排水斗;12、集水箱;13、取水管;14、导流板;15、引流管;16、挡水板;17、滤网;18、箱门;19、支撑垫块;20、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2,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包括基座1和房屋本体2,房屋本体2包括外墙板3、防潮泡沫层4及内墙板5构成,防潮泡沫层4位于外墙板3与内墙板5之间固定设置,房屋本体2位于基座1的上方设置,基座1的上端固定嵌入设有槽型防水板6,房屋本体2位于槽型防水板6的内部固定设置,房屋本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层7,防水层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8,顶板8的上端开设有多道导流槽,房屋本体2的侧壁设有卷闸门组件9。
[0021]顶板8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框10,顶板8的上端位于挡框10内部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集水槽,两个集水槽均与多道导流槽呈相连通设置,两个集水槽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斗11,房屋本体2异侧的两个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集水箱12,两个排水斗11的下端均贯穿同侧集水箱12的上端设置,两个集水箱12的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取水管13,且两个取水管13的内部均设有控制阀,屋顶的水通过多个导流槽导入两个集水槽内部,并通过两个排水斗11导入对应的集水箱12内部,通过两个集水箱12可以收集一定量的雨水,通过两个取水管13可以便于对雨水的取用。
[0022]房屋本体2远离卷闸门组件9的三个竖直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14,基座1的上端外侧边缘开设有三个排水槽,每个排水槽的槽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引流管15,房屋本体2的外侧壁位于卷闸门组件9上方的位置固定设有挡水板16,通过三个导流板14,可以将落在墙壁上的水导流至同侧排水槽内部,然后通过对应的引流管15引出,以尽量避免雨水顺着房屋本体1墙壁流动,进一步降低雨水通过墙壁渗透的可能性,同时三个导流板14还可以提高对房屋本体1的支撑强度,而挡水板16则对卷闸门组件9一侧的墙壁进行保护。
[0023]两个集水箱12的内部上侧均固定设有滤网17,两个集水箱12的内部位于同侧滤网17上方的位置均填充有过滤填料,两个集水箱12的侧壁均开设有与同侧过滤填料位置相对应的开口,且两个开口的一侧边沿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18,通过滤网17及过滤填料,可以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便于人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包括基座(1)和房屋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2)包括外墙板(3)、防潮泡沫层(4)及内墙板(5)构成,所述防潮泡沫层(4)位于外墙板(3)与内墙板(5)之间固定设置,所述房屋本体(2)位于基座(1)的上方设置,所述基座(1)的上端固定嵌入设有槽型防水板(6),所述房屋本体(2)位于所述槽型防水板(6)的内部固定设置,所述房屋本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上端开设有多道导流槽,所述房屋本体(2)的侧壁设有卷闸门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式多层防水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8)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框(10),所述顶板(8)的上端位于挡框(10)内部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集水槽,两个所述集水槽均与多道导流槽呈相连通设置,两个所述集水槽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斗(11),所述房屋本体(2)异侧的两个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集水箱(12),两个所述排水斗(11)的下端均贯穿同侧集水箱(12)的上端设置,两个所述集水箱(12)的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取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客族钢结构设计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