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俊平专利>正文

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919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原料组成包括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混合物,催化剂,抗氧剂、光稳剂和滑剂;将摩尔比1:10~25的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混合均匀,灌注系统中控制聚醚多元醇与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混合物的流量比为100:5~20。制备的熔纺氨纶切片硬度75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熔纺氨纶切片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力学性能良好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氨纶即聚氨酯弹性纤维,以其富有弹性、穿着贴身舒适的优点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医用等领域,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合成纤维。
[0003]氨纶目前有干法纺丝、湿法纺丝、熔融纺丝及化学法纺丝四种生产工艺。在上述四种氨纶生产工艺中,湿法与化学法由于工艺流程长、设备投入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性能比较差等一系列原因,已开始逐步被淘汰。干法纺丝工艺相对而言设备投入小、占地少、产品性能良好,目前的应用最多。但干法纺丝也存在溶剂DMF(二甲基甲酰胺) 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在环保意识与法规日益加强的今天,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熔纺氨纶因生产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生产效率高、丝质柔软,易于生产细旦丝等优势,已经成为今后氨纶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国内生产能力已超过全球熔纺氨纶总能力的三分之二,生产厂家20余家,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0004]熔纺氨纶纺丝技术,其生产流程是熔纺氨纶切片经干燥、再熔融、计量、纺丝、上油、卷绕、平衡等工序,即得到熔纺氨纶纤维。熔纺氨纶切片性能、熔纺氨纶设备、助剂以及工艺条件等都会对熔纺氨纶纤维的性能产生影响。其中,熔纺氨纶切片的性能对熔纺氨纶纤维的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0005]与其他合成纤维相比,氨纶的耐热性能要差一些,其耐热性依据所用的材料,生产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氨纶的耐高温性能对于面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道染整工序上。如果氨纶丝的耐高温性能较差,会在两方面影响其使用:首先是胚布预定型,高温作用下导致氨纶失弹;其次是二次染色时使坯布中氨纶断裂导致坯布报废。常规氨纶耐湿热温度在130℃左右,温度超过120℃,氨纶就开始断裂。
[0006]目前,氨纶越来越多的是与涤纶或锦纶混纺,但氨纶与涤纶混纺的织物必须在130℃以上高温下染色才有较好的上染率,通常为了使其颜色保持鲜艳不褪色,需要对面料进行2次甚至3次染色。由于氨纶在高温下其硬段区容易破坏,分子链中的氨酯脲结构也容易产生氧化、降解,因此,在高温下染色氨纶容易受到损害而降低弹性或引起纱线断裂,影响面料的性能。通常来说,聚醚型氨纶的热氧化降解作用要比聚酯型更严重,在高温下,使氨纶逐渐发黄、发黏,发生化学降解,链段部分断裂,会极大地降低氨纶的高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熔纺氨纶切片分子链中引入脂环族二醇,脂环结构位阻大,使熔纺氨纶切片大分子链活动困难,增加了其耐热性;聚醚多元醇,柔顺性好,赋予了熔纺氨纶切片良好的回弹和断裂伸长率;随着R值的提高,分子主链中芳环和异氰酸酯的含量增加,使
分子链的刚性大大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强,进一步提高熔纺氨纶切片的DSC熔点和力学性能,从而使生产出来的氨纶切片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9]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原料组成包括: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混合物,催化剂,抗氧剂,光稳剂和滑剂。
[0010]进一步的,聚醚多元醇包括: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其数均分子量选自1000~3000g/mol,优选 1500~2000g/mol。
[0011]进一步的,所述脂环族二醇为:1,4

环己烷二甲醇、1、4

环己二醇、1,3

环己二醇、1,2

环己二醇、氢化双酚A、三环十二碳二甲醇、1,6

十二碳环烷二醇、1,5

十二碳环烷二醇、1,4

十二碳环烷二醇或四甲基环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小分子二元醇选自:1,6

己二醇,1,5

戊二醇,二乙二醇,1,4

丁二醇,1,2

丙二醇和2甲基

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混合物,其特征在于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摩尔比为1:10∽25。
[0014]进一步的,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1,4

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自二苯基甲烷

4,4

二异氰酸酯。
[0015]进一步的,所述灌注系统中聚醚多元醇与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混合物流量比为100:5~20,并且生产中,R(异氰酸酯指数) 控制在0.98~1.20。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硬度 75A

80A,断裂伸长率≥500%,拉伸强度≥35Mpa,DSC熔点≥160℃
[0017]进一步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生产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双螺杆反应挤出工艺,将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按照摩尔比1:10~25在反应釜C中混合,在80~100℃条件下搅拌0.5h

1h;将聚醚多元醇、抗氧剂、光稳剂、催化剂和滑剂加入到反应釜A中搅拌均匀,在80~120℃,抽真空条件下脱水,水分含量小于300ppm;将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B中,恒温在50~70℃;氮气保护下将原料混合注入双螺杆挤出机,灌注系统中A和C的流量比控制在100:5~20,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在140~220℃,依靠螺杆剪切力和啮合力,使物料进行塑化并均匀混合,经水下切粒系统切粒,脱水,干燥,生产出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
[0018]进一步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生产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浇注工艺,将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按照摩尔比1: 10~25在反应釜C中混合,在80~100℃条件下搅拌0.5h

1h;将聚醚多元醇、抗氧剂、光稳剂、催化剂和滑剂加入到反应釜A中搅拌均匀,在80~120℃,抽真空条件下脱水,水分含量小于300ppm;将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B中,恒温在50~70℃;氮气保护下将原料混合注于传送带装置,灌注系统中A和C的流量比控制在100:5~20,物料在传送带恒温120℃处置0.5

1h后,冷却,输送至破碎机进行粉碎造粒,生产出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按照本专利技术制备出的熔纺氨纶切片,硬度75A~80A,拉伸强度大,断裂伸长率高,DSC熔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原料组成包括: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混合物,催化剂,抗氧剂、光稳剂和滑剂。2.根据权力1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其特征在于,聚醚多元醇包括: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其数均分子量选自1000~3000g/mol,优选1500~2000g/mol。3.根据权力1所述的脂环族二醇,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二醇为:1,4

环己烷二甲醇、1、4

环己二醇、1,3

环己二醇、1,2

环己二醇、氢化双酚A、三环十二碳二甲醇、1,6

十二碳环烷二醇、1,5

十二碳环烷二醇、1,4

十二碳环烷二醇或四甲基环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4.根据权力1所述的小分子二元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二元醇选自:1,6

己二醇,1,5

戊二醇,二乙二醇,1,4

丁二醇,1,2

丙二醇和2甲基

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混合物,其特征在于脂环族二醇和小分子二元醇摩尔比为1:10~25。6.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熔纺氨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1,4

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自二苯基甲烷

4,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俊平
申请(专利权)人:金俊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