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现有的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虽然能实现无线充电的目的,但仍然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一种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
[0003]现有的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在使用时缺少固定充电设备的措施,设备在通过装置充电时的位置易发生偏移,从而造成充电失败的情况,且现有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装置自身质量较小,使装置在使用时易因外力出现移动的情况,不利于装置的固定,实用性差。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 />[0006]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块(11),且定位块(11)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11)的表面设有穿孔(12),且定位块(11)的外侧设有转动夹板(5),所述转动夹板(5)的内侧设有活动杆(13),且活动杆(13)与转动夹板(5)固定连接,并且活动杆(13)贯穿于穿孔(12),所述转动夹板(5)的外侧设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与转动夹板(5)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14),且底板(14)的表面设有配重块(15),且配重块(15)与底板(14)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15)的底部设有吸盘(16),且吸盘(16)与配重块(1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表面设有磨砂层(7),且转动夹板(5)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日昇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