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077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及方法,包括抬高垫,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设有足部连接模块,所述足部连接模块外侧设有位于所述足部连接模块与所述抬高垫头端之间的踝部连接模块,所述抬高垫头端螺接固定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所述足部连接模块的连接合页,足部连接模块与踝部连接模块分别能够实现置于抬高垫头端外侧的病人悬空足部与脚踝部位的承托和束紧定位,将病人悬空的足部与脚踝部位承托住,并将病人的足部与脚踝部位束紧定位在抬高垫头端外侧的指定适应位置,给病人的足部与脚踝部位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承托平台,让病人的足部与脚踝部位也处于抬高状态,增强了下肢抬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的安全性高。使用的安全性高。使用的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下肢抬高
,具体是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下肢抬高装置是对病人的下肢进行承托与抬高,让病人的患者避免下垂,以确保病人受伤下肢的恢复,人的小腿较大腿更容易受伤,小腿骨折是较为常见的小腿受伤情况,部分小腿骨折的病人需要打石膏以助康复,小腿因骨折打石膏的病人会在病床上放置对准小腿部位的抬升垫,通过抬升垫实现小腿的抬高,病人的足部和踝关节部位裸露在石膏外,抬升垫无法让病人的足部、踝关节与打石膏的小腿部位稳定安全的置于抬升垫上,病人的足部与踝关节部位会悬垂在抬升垫头端的外侧,以确保病人打石膏的小腿部位完全处于抬升垫上,处于悬垂的状态病人足部会扯动病人腿部神经与肌肉,病人足部长时间处于悬垂状态,从而会影响病人的恢复,增加病人恢复所需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包括抬高垫,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设有足部连接模块,所述足部连接模块外侧设有位于所述足部连接模块与所述抬高垫头端之间的踝部连接模块,所述抬高垫头端螺接固定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所述足部连接模块的连接合页,实现所述足部连接模块、所述踝部连接模块与所述抬高垫的连接组合,病人足部置于所述足部连接模块内部,病人脚踝部位置于所述踝部连接模块内部,所述足部连接模块与所述踝部连接模块配合实现置于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的病人悬空足部与脚踝部位的承托和束紧定位,所述连接横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足部连接模块后方的伸展状态调节模块,所述连接横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足部连接模块前方的屈曲状态调节模块,所述伸展状态调节模块向所述足部连接模块施加向后的拉扯力,所述屈曲状态调节模块向所述足部连接模块施加向前的拉扯力,实现病人足部屈伸动作的变换,所述连接合页内部设有连接所述足部连接模块的偏转状态调节模块,所述偏转状态调节模块控制所述足部连接模块于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摆动,实现病人足部偏转角度的变换,所述伸展状态调节模块、所述屈曲状态调节模块和所述偏转状态调节模块配合实现所述足部连接模块与所述踝部连接模块位置、状态的适应性调节,实现病人足部与踝关节被动的适应性状态调节,从而实现病人足部安全的承托与抬高定位,让病人足部完成屈、伸与偏转动作,实现了病人足部与踝关节的灵活度保持训练。
[0005]进一步的:所述足部连接模块包括足跟束缚托、足尖束缚托和连接竖板,所述足跟束缚托位于所述足尖束缚托正下方,两个所述连接竖板对称固定在所述足跟束缚托后侧壁,所述足尖束缚托后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应所述连接竖板的卡框,两个所述连接竖板
分别卡合连接在两个所述卡框内侧,所述连接竖板实现所述足跟束缚托与所述足尖束缚托的连接组合和间距改变,病人足跟部位置于所述足跟束缚托内部,病人足尖部位置于所述足尖束缚托内部,实现病人悬空于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足部的承托与束紧定位。
[0006]进一步的:所述踝部连接模块包括踝托和约束绑带,所述踝托由下方托住病人脚踝部位,固定连接在所述踝托顶部的所述约束绑带包裹病人脚踝部位并由外侧束紧病人脚踝部位于所述踝托上,实现病人悬空于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脚踝部位的承托与束紧定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横板靠近所述抬高垫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螺接固定在所述抬高垫头端,所述连接合页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横板顶部,所述连接合页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足跟束缚托后侧壁,所述连接横板外壁固定连接有束线筒。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伸展状态调节模块包括前连接块、前约束杆和前驱动单元,所述前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横板内部,所述前约束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连接块内部,所述前驱动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横板底部,所述前驱动单元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足尖束缚托后侧壁,实现所述伸展状态调节模块向所述足部连接模块施加向后的拉扯力。
[0009]进一步的:所述屈曲状态调节模块包括后连接块、后约束杆和后驱动单元,所述后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横板内部,所述后连接块与所述前连接块于所述连接横板内部一前一后交错分布,所述后约束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连接块内部,所述后驱动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横板底部,所述后驱动单元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足尖束缚托顶部,实现所述屈曲状态调节模块向所述足部连接模块施加向前的拉扯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偏转状态调节模块包括偏转单元、转动盘和配合链带,所述偏转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合页内部,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足跟束缚托后侧壁,所述转动盘另一端伸至所述连接合页后侧并与所述偏转单元输出端处于对齐状态,所述配合链带啮合连接在所述偏转单元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盘外侧,实现所述足部连接模块于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的摆动。
[001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如下:S1、病人小腿部位置于所述抬高垫上,病人悬空于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的脚踝部位置于所述踝托上,所述约束绑带由外侧束紧病人脚踝部位于所述踝托上,病人足跟部位置于所述足跟束缚托内部,病人足尖部位置于所述足尖束缚托内部,实现病人悬空于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的足部与脚踝部位的承托与束紧定位;S2、所述前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发生形变收缩,收缩的所述前驱动单元输出端向后拉动所述足部连接模块和病人足部进行伸展动作,所述后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发生形变收缩,收缩的所述后驱动单元输出端向前拉动所述足部连接模块和病人足部进行屈曲动作,所述偏转单元与所述配合链带配合使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足部连接模块跟随所述转动盘于所述抬高垫头端外侧摆动,使病人足部进行适应性的偏转活动,实现病人足部与踝关节被动的适应性状态调节;S3、所述前驱动单元与所述后驱动单元依次阶段性工作,所述偏转状态调节模块阶段性的工作,让病人足部完成屈、伸与偏转活动的阶段性训练,实现了病人足部与踝关节的灵活度保持训练。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连接在抬高垫头端的连接横板,连接横板的上方通过连接合页连接有组合在一起的足部连接模块与踝部连接模块,足部连接模块与踝部连接模块分别能够实现置于抬高垫头端外侧的病人悬空足部与脚踝部位的承托和束紧定位,操作的便利性高,通过将病人悬空于抬高垫头端外侧的足部与脚踝部位承托住,并将病人的足部与脚踝部位束紧定位在抬高垫头端外侧的指定适应位置,给病人的足部与脚踝部位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承托平台,让病人的足部与脚踝部位也处于抬高状态,病人的足部不会因为自主下垂而扯动病人腿部神经与肌肉,从而确保病人的正常恢复,增强了下肢抬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的安全性高。
[0013]2、连接横板内部连接有一前一后交错分布的伸展状态调节模块与屈曲状态调节模块,伸展状态调节模块和屈曲状态调节模块分别连接足部连接模块的后端与前端,前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发生形变收缩,收缩的前驱动单元输出端向后拉动足部连接模块和病人足部进行伸展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包括抬高垫(1),其特征在于,抬高垫(1)头端外侧设有足部连接模块(2),足部连接模块(2)外侧设有位于足部连接模块(2)与抬高垫(1)头端之间的踝部连接模块(3),抬高垫(1)头端螺接固定有连接横板(4),连接横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足部连接模块(2)的连接合页(41),实现足部连接模块(2)、踝部连接模块(3)与抬高垫(1)的连接组合,病人足部置于足部连接模块(2)内部,病人脚踝部位置于踝部连接模块(3)内部,足部连接模块(2)与踝部连接模块(3)配合实现置于抬高垫(1)头端外侧的病人悬空足部与脚踝部位的承托和束紧定位;连接横板(4)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足部连接模块(2)后方的伸展状态调节模块(5),连接横板(4)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足部连接模块(2)前方的屈曲状态调节模块(6),伸展状态调节模块(5)向足部连接模块(2)施加向后的拉扯力,屈曲状态调节模块(6)向足部连接模块(2)施加向前的拉扯力,实现病人足部屈伸动作的变换,连接合页(41)内部设有连接足部连接模块(2)的偏转状态调节模块(7),偏转状态调节模块(7)控制足部连接模块(2)于抬高垫(1)头端外侧摆动,实现病人足部偏转角度的变换,伸展状态调节模块(5)、屈曲状态调节模块(6)和偏转状态调节模块(7)配合实现足部连接模块(2)与踝部连接模块(3)位置、状态的适应性调节,实现病人足部与踝关节被动的适应性状态调节,让病人足部完成屈、伸与偏转动作,实现了病人足部与踝关节的灵活度保持训练。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足部连接模块(2)包括足跟束缚托(21)、足尖束缚托(22)和连接竖板(23),足跟束缚托(21)位于足尖束缚托(22)正下方,两个连接竖板(23)对称固定在足跟束缚托(21)后侧壁,足尖束缚托(22)后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应连接竖板(23)的卡框(221),两个连接竖板(23)分别卡合连接在两个卡框(221)内侧,连接竖板(23)实现足跟束缚托(21)与足尖束缚托(22)的连接组合和间距改变,病人足跟部位置于足跟束缚托(21)内部,病人足尖部位置于足尖束缚托(22)内部,实现病人悬空于抬高垫(1)头端外侧足部的承托与束紧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踝部连接模块(3)包括踝托(31)和约束绑带(32),踝托(31)由下方托住病人脚踝部位,固定连接在踝托(31)顶部的约束绑带(32)包裹病人脚踝部位并由外侧束紧病人脚踝部位于踝托(31)上,实现病人悬空于抬高垫(1)头端外侧脚踝部位的承托与束紧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医用下肢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横板(4)靠近抬高垫(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座(42),连接座(42)螺接固定在抬高垫(1)头端,连接合页(41)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横板(4)顶部,连接合页(41)顶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