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906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其包括聚氨酯层和聚乙烯发泡层;该聚氨酯复合板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将聚氨酯预聚物通过高压混合均匀后,喷涂在聚乙烯发泡层上,经过温控层压机压合固化后,制得聚氨酯复合板材。聚乙烯发泡层本身具备良好的隔音性能和减震性能,因此,将二者复合,能够保证聚氨酯复合板材较优的隔音和减震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聚氨酯预聚物中加入改性玄武岩鳞片,不仅能够提升聚氨酯发泡层的隔音和保温性能,而且能够赋予其良好的阻燃性能;更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生物基多元醇作为聚氨酯原料之一,降低聚醚多元醇的使用量,符合环保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板是指完全由PU制成,或是由PU和彩钢板复合形成的聚氨酯夹芯板,主要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已成为PU使用最广泛的产品体系。
[0003]其是通过将多元醇溶液注入到模具内,使其反应而制备的,其中多元醇溶液是将异氰酸酯成分和多元醇成分与催化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交联剂等各种添加剂混合而得到的。但是,现有方法制备的聚氨酯板材泡孔密度不均匀,使得保温效果有待改善,成本高。此外,为了迎合现代人对于隐私的高度要求,需要提升聚氨酯板材的隔音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
[0005]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包括聚氨酯层和聚乙烯发泡层,聚乙烯发泡层本身具备良好的隔音性能和减震性能,因此,将二者复合,能够保证聚氨酯复合板材较优的隔音和减震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包括聚氨酯层和聚乙烯发泡层;
[0008]该聚氨酯复合板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09]将聚氨酯预聚物通过高压混合均匀后,喷涂在聚乙烯发泡层上,经过温控层压机压合固化后,制得聚氨酯复合板材。
[0010]进一步地,聚氨酯预聚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1]S1、将大麻纤维、聚乙二醇和丙三醇按比例进行混合,加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进行液化,控制液化时间140

150min、液化温度165

170℃、搅拌速率300r/min,得到生物基多元醇;
[0012]其中,浓硫酸的加入量为聚乙二醇、丙三醇和大麻纤维总质量的5

6%;
[0013]大麻纤维、聚乙二醇和丙三醇的质量比为4

5:2:3.6;
[0014]S2、将生物基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异辛酸锡、改性玄武岩鳞片、蒸馏水按照质量比为4

5:50

60:55:9:6:1混合,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聚氨酯预聚物;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玄武岩鳞片通过如下步骤制成:
[0016]A1、将玄武岩鳞片分散于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升高温度至68

70℃搅拌反应3

4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玄武岩鳞片;
[0017]玄武岩鳞片、乙醇水溶液、硅烷偶联剂KH560的用量比为10g:45

55mL:2

3g;通过硅烷偶联剂KH560对玄武岩鳞片进行表面处理,在其表面接枝硅氧烷链,为后续反应提供环氧基团反应位点;
[0018]A2、将预处理玄武岩鳞片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甲醇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8

8.5,再加入三聚氰胺,升高温度至45

50℃反应2h,冷却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改性玄武岩鳞片。
[0019]预处理玄武岩鳞片、甲醇水溶液、三聚氰胺的用量比为10g:45

55mL:1.8g;在碱性反应条件下,使预处理玄武岩鳞片上的环氧基与三聚氰胺发生反应,使三聚氰胺接枝于玄武岩鳞片上;
[0020]改性玄武岩磷片表面接枝有柔性硅氧烷链,能够与聚氨酯链形成穿插结构,此外,接枝的三聚氰胺上含有未反应的

NH2,能够参与聚氨酯聚合反应,因此,改性玄武岩磷片能够提高聚氨酯层的松厚度,声波进入聚氨酯层后,在所形成网络结构内部的传播路径变长,增大了声波与聚氨酯层的摩擦阻尼与空气黏滞损耗,使声能被材料吸收,有利于提高聚氨酯层的吸音性能,从而提高聚氨酯层的隔音性能;另外,由于玄武岩鳞片作为无机材料自身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且呈片状形态,能够延长导热路径,增加了热能在材料内部的耗散,从而降低聚氨酯层的导热系数,提高保温效果;再者,改性玄武岩鳞片表面接枝了三聚氰胺,其是一种较好的阻燃材料,能够赋予聚氨酯层良好的阻燃性能,且其能够与聚氨酯链产生化学键连作用,提高耐迁移性能,提高阻燃持久性。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包括聚氨酯层和聚乙烯发泡层,聚乙烯发泡层本身具备良好的隔音性能和减震性能,因此,将二者复合,能够保证聚氨酯复合板材较优的隔音和减震性能;
[0023]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聚氨酯预聚物中加入改性玄武岩鳞片,不仅能够提升聚氨酯发泡层的隔音和保温性能,而且能够赋予其良好的阻燃性能;
[0024]更甚,本专利技术采用生物基多元醇作为聚氨酯原料之一,降低聚醚多元醇的使用量,符合环保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制备改性玄武岩鳞片:
[0028]A1、将10g玄武岩鳞片分散于45m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2g硅烷偶联剂KH560,升高温度至68℃搅拌反应4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玄武岩鳞片;
[0029]A2、将10g预处理玄武岩鳞片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45mL甲醇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8

8.5,再加入1.8g三聚氰胺,升高温度至45

50℃反应2h,冷却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改性玄武岩鳞片。
[0030]实施例2
[0031]制备改性玄武岩鳞片:
[0032]A1、将10g玄武岩鳞片分散于55m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3g硅烷偶
联剂KH560,升高温度至70℃搅拌反应3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玄武岩鳞片;
[0033]A2、将10g预处理玄武岩鳞片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55mL甲醇水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8

8.5,再加入1.8g三聚氰胺,升高温度至50℃反应2h,冷却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改性玄武岩鳞片。
[0034]实施例3
[0035]制备聚氨酯预聚物:
[0036]S1、将40g大麻纤维、20g聚乙二醇和36g丙三醇按比例进行混合,加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进行液化,控制液化时间140min、液化温度165℃、搅拌速率300r/min,得到生物基多元醇;
[0037]其中,浓硫酸的加入量为聚乙二醇、丙三醇和大麻纤维总质量的5%;
[0038]S2、将生物基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异辛酸锡、改性玄武岩鳞片、蒸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层和聚乙烯发泡层;该聚氨酯复合板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将聚氨酯预聚物通过高压混合均匀后,喷涂在聚乙烯发泡层上,经过温控层压机压合固化后,制得聚氨酯复合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聚氨酯预聚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S1、将大麻纤维、聚乙二醇和丙三醇按比例进行混合,加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进行液化,控制液化时间140

150min、液化温度165

170℃、搅拌速率300r/min,得到生物基多元醇;S2、将生物基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异辛酸锡、改性玄武岩鳞片、蒸馏水按照质量比为4

5:50

60:55:9:6:1混合,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聚氨酯预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浓硫酸的加入量为聚乙二醇、丙三醇和大麻纤维总质量的5

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音减震保温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大麻纤维、聚乙二醇和丙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壮徐成邢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鼎奂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