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809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车身线束用辅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左右两侧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缓冲壳,每个所述缓冲壳内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抵动杆,每个所述抵动杆侧边顶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抵动尖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推动缓冲壳对其进行插接的同时,通过抵动尖锥插入相应的抵动槽内部后,可以通过抵动杆而带动限位杆使其随之同步的在保护套筒内部竖向相向移动,进而使得限位杆同步贴合至线束本体上下两侧,对线束本体进行抵压限位处理,在简化对线束本体进行抵压限位处理所需操作步骤的同时,保证线束本体不会任意在保护套筒内部移动而影响其正常使用,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使用。使用。

A body harness with protectiv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


[0001]本技术适用于车身线束用辅助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汽车电子功能的增加,车身线束通过插接件与电器功能元件连接,以传输信号。
[0003]但是,现如今使用的车辆线束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在将对线束进行使用时,线束外部只是使用单层橡胶套对其进行防护处理,而在对线束使用时会随着车辆的行驶而任意晃动,而并无外部相应的保护套结构对其进行防护处理,结构简单的保护套无法在拼接时对线束进行抵紧限位处理,从而导致线束任意的晃动而影响与电器元件的连接稳定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左右两侧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缓冲壳,每个所述缓冲壳内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抵动杆,每个所述抵动杆侧边顶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抵动尖锥,所述保护套管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每个所述活动槽内部均贯穿活动安装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顶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底端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入杆,且插入杆底端贯穿活动安装于保护套管顶端内部。
[0007]优选的,每个所述缓冲壳侧边上下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保护套管侧边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活动安装于安装槽内部。<br/>[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安装板中端内部均开设有插入槽,且插入槽与插入杆处于同一竖向位置。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限位杆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抵动槽,且抵动尖锥活动安装于抵动槽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管中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线束本体。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通过推动缓冲壳对其进行插接的同时,通过抵动尖锥插入相应的抵动槽内部后,可以通过抵动杆而带动限位杆使其随之同步的在保护套筒内部竖向相向移动,进而使得限位杆同步贴合至线束本体上下两侧,对线束本体进行抵压限位处理,在简化对线束本体进行抵压限位处理所需操作步骤的同时,保证线束本体不会任意在保护套筒内部移动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0013]2.本技术的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通过在限位杆下降对线束本体进行抵压限位处理时,即可同步带动插入杆插入相应的插入槽内部对安装板以及缓冲壳进行位置限定处理,保证缓冲壳可以充分对保护套筒进行缓冲防护处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保护套管;2、缓冲壳;3、转轴;4、抵动杆;5、活动槽;6、限位杆;7、连接板;8、插入杆;9、安装板;10、插入槽;11、抵动槽;12、安装槽;13、线束本体;14、抵动尖锥。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包括保护套管1,所述保护套管1左右两侧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缓冲壳2,每个所述缓冲壳2内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3铰接有抵动杆4,每个所述抵动杆4侧边顶端均通过转轴3铰接有抵动尖锥14,所述保护套管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5,每个所述活动槽5内部均贯穿活动安装有限位杆6,每个所述限位杆6顶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每个所述连接板7底端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入杆8,且插入杆8底端贯穿活动安装于保护套管1顶端内部。
[0021]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保护套筒1上下两端均活动安装有限位杆6,以及在缓冲壳2内侧通过转轴4安装有抵动杆4,通过推动缓冲壳2对其进行插接的同时,通过抵动尖锥14插入相应的抵动槽11内部后,可以通过抵动杆4而带动限位杆6使其随之同步的在保护套筒1内部竖向相向移动,进而使得限位杆6同步贴合至线束本体13上下两侧,对线束本体13进行抵压限位处理,在简化对线束本体13进行抵压限位处理所需操作步骤的同时,保证线束本体13不会任意在保护套筒1内部移动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0022]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每个所述缓冲壳2侧边上下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保护套管1侧边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12,且安装板9活动安装于安装槽12内部,由于在限位杆6顶部通过连接板7安装有插入杆8,以及将缓冲壳2侧边插入相应的安装槽12内部,进而可以在限位杆6下降对线束本体13进行抵压限位处理时,即可同步带动插入杆8插入相应的插入槽10内部对安装板9以及缓冲壳2进行位置限定处理,保证缓冲
壳2可以充分对保护套筒1进行缓冲防护处理。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每个所述安装板9中端内部均开设有插入槽10,且插入槽10与插入杆8处于同一竖向位置,保证插入杆8可以插入相应的插入槽10内部。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每个所述限位杆6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抵动槽11,且抵动尖锥14活动安装于抵动槽11内部,保证抵动尖锥14可以抵动推动限位杆6。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所述保护套管1中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线束本体13,保证操作者快速的对线束本体13进行更换抽拉处理。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者本邻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将所需防护处理的线束本体13插入防护套筒1内部,将两组抵动尖锥14放入抵动槽11内部,同时推动两组缓冲壳2,通过抵动杆4对限位杆6的带动,使得限位杆6可以竖向移动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包括保护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1)左右两侧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缓冲壳(2),每个所述缓冲壳(2)内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3)铰接有抵动杆(4),每个所述抵动杆(4)侧边顶端均通过转轴(3)铰接有抵动尖锥(14),所述保护套管(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5),每个所述活动槽(5)内部均贯穿活动安装有限位杆(6),每个所述限位杆(6)顶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每个所述连接板(7)底端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入杆(8),且插入杆(8)底端贯穿活动安装于保护套管(1)顶端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车身线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柏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