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77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包括导电管主体,导电管主体的一端套接有第一管套,导电管主体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管套,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内部设置有O型圈;导电管主体的内壁螺旋贴附有导线,导线的一端由第一管套中穿出,另一端由第二管套中穿出,导线靠近第一管套的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子,导电管主体内壁还设置有用于对导线进行覆盖的隔离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导电管,该装置通过在导电管主体内壁还设置有隔离层,通过隔离层可以对导线进行全方位覆盖,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包胶导电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电管在吸灰尘时不会让气流和电线之间产生零距离接触,保证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

A kind of rubber coated conducting tube with isolation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


[0001]本技术属于导电管
,具体是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

技术介绍

[0002]包胶导电管是一种可以导电的管,即有一个内部安装有导线的管,现有的导电管,其导线大多直接设置于导电管的内壁,即导线外露,在使用时容易导致管内气流与导线的直接接触,一方面容易造成导线的磨损,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导线的腐蚀,从而导致导线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包括导电管主体,所述导电管主体的一端套接有第一管套,所述导电管主体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管套,所述第一管套和所述第二管套内部设置有O型圈;
[0006]所述导电管主体的内壁螺旋贴附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由所述第一管套中穿出,另一端由所述第二管套中穿出,所述导线靠近所述第一管套的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导电管主体内壁还设置有用于对导线进行覆盖的隔离层。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套的外壁设置有凸卡扣。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套和所述第二管套的内部采用层叠式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O型圈顶部设置有上垫片,所述上垫片与所述第一管套和所述第二管套的端部表面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O型圈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外层采用外软套层,内层采用内硬套层,所述外软套层贴合在所述第一管套和所述第二管套的内壁。
[0011]优选的,所述O型圈的表面开设有粘合槽,所述粘合槽用于涂覆粘合胶。
[0012]优选的,所述粘合槽共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粘合槽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3]本技术中,通过在导电管主体内壁还设置有隔离层,通过隔离层可以对导线进行全方位覆盖,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包胶导电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电管在吸灰尘时不会让气流和导线之间产生零距离接触,保证了导线的使用寿命;
[0014]本技术中,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内部设置有O型圈,通过O型圈顶部设置有上垫片,上垫片与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的端部表面贴合,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进行安装时,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中的导线不会在内部露出,避免导线在安装和使用时的磨损,且该装置中O型圈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外层采用外软套层,内层采用内硬套层,外软套层贴合在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的内壁,这样在O型圈安装后,其外软套层会覆盖导线,降低导线受到的挤压力,提升导线的使用磨损。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第二管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O型圈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图3中A区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1、凸卡扣;2、导线;3、接线端子;4、第一管套;5、导电管主体;501、隔离层;6、第二管套;7、O型圈;701、上垫片;702、外软套层;703、粘合槽;704、内硬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1

4,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的具体结构,如图1

3所示,包括导电管主体5,导电管主体5的一端套接有第一管套4,导电管主体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管套6,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内部设置有O型圈7;
[0023]导电管主体5的内壁螺旋贴附有导线2,导线2的一端由第一管套4中穿出,另一端由第二管套6中穿出,导线2靠近第一管套4的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子3,导电管主体5内壁还设置有用于对导线2进行覆盖的隔离层501。
[0024]第一管套4的外壁设置有凸卡扣1,凸卡扣1用于辅助该装置的安装(第一管套4插入设备孔内后,旋转使凸卡扣1卡入相应的卡槽内,即实现了第一管套4的固定)。
[0025]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的内部采用层叠式结构。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27]该装置通过在导电管主体5内壁还设置有隔离层501,通过隔离层501可以对导线2进行全方位覆盖,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包胶导电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电管在吸灰尘时不会让气流和电线之间产生零距离接触,保证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的具体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导电管主体5,导电管主体5的一端套接有第一管套4,导电管主体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管套6,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内部设置有O型圈7;
[0030]导电管主体5壁内设置有贯穿导电管主体5的导线2,导线2的一端由第一管套4中穿出,另一端由第二管套6中穿出,导线2靠近第一管套4的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子3。
[0031]第一管套4的外壁设置有凸卡扣1。
[0032]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的内部采用层叠式结构。
[0033]O型圈7顶部设置有上垫片701,上垫片701与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的端部表面贴合。
[0034]O型圈7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外层采用外软套层702,内层采用内硬套层704,外软套层702贴合在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的内壁。
[0035]O型圈7的表面开设有粘合槽703,粘合槽703用于涂覆粘合胶,通过粘合胶使O型圈7与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粘接。
[0036]粘合槽703共开设有多个,多个粘合槽703呈环形阵列分布。
[00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38]该装置中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内部设置有O型圈7,通过O型圈7顶部设置有上垫片701,上垫片701与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的端部表面贴合,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进行安装时,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中的导线2不会在内部露出,避免导线2在安装和使用时的磨损,且该装置中O型圈7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外层采用外软套层702,内层采用内硬套层704,外软套层702贴合在第一管套4和第二管套6的内壁,这样在O型圈7安装后,其外软套层702会覆盖导线2,降低导线2受到的挤压力,提升导线2的使用磨损。
[003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包括导电管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管主体(5)的一端套接有第一管套(4),所述导电管主体(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管套(6),所述第一管套(4)和所述第二管套(6)内部设置有O型圈(7);所述导电管主体(5)的内壁螺旋贴附有导线(2),所述导线(2)的一端由所述第一管套(4)中穿出,另一端由所述第二管套(6)中穿出,所述导线(2)靠近所述第一管套(4)的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子(3),所述导电管主体(5)内壁还设置有用于对导线(2)进行覆盖的隔离层(5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套(4)的外壁设置有凸卡扣(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离层的包胶导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套(4)和所述第二管套(6)的内部采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招兴程林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嘉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