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厂自动化,物流行业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人工搬运模式的速度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机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运输系统的到来将颠覆传统的人工搬运模式,逐渐由人工搬运走向智能搬运;现有技术中的运输系统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将货物放置在运输系统上或从运输系统上取下,耗费体力较大,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包括:轨道机构、车架机构、升降吊架机构、夹货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车架机构配合连接在轨道机构上;所述升降吊架机构配合连接在车架机构上;所述夹货机构配合连接在升降吊架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机构(1)、车架机构(2)、升降吊架机构(3)、夹货机构(4)和驱动机构(5);所述车架机构(2)配合连接在轨道机构(1)上;所述升降吊架机构(3)配合连接在车架机构(2)上;所述夹货机构(4)配合连接在升降吊架机构(3)上;所述驱动机构(5)传动连接夹货机构(4),以驱动夹货机构(4)对货物进行夹取或卸放;所述驱动机构(5)传动连接升降吊架机构(3),以驱动升降吊架机构(3)向上靠近车架机构(2)或向下远离车架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1)包括:轨道本体(101)和横连杆(102);所述轨道本体(101)设有两个,两个轨道本体(101)相对固定在多根平行设置的横连杆(102)的两端;所述轨道本体(101)的外侧面上设有轨道槽(103),轨道本体(101)的底面上设有限位槽(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机构(2)包括:车架组件(201)、旋转竖管(202)、车轮(203)和动力组件(204);所述车架组件(20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根旋转竖管(202),两根旋转竖管(202)上端分别固定一个车轮(203),两个车轮(203)相对滚动配合在两个轨道本体(101)的轨道槽(103)内;两根旋转竖管(202)的下端与装设在车架组件(201)上的动力组件(204)传动连接,以在动力组件(204)的驱动下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件(201)包括:中心架体(201a)、侧架体(201b)、联动滑块(201c)、限位滑座(201d)、双向螺杆(201e)和缓冲压簧(201f);所述中心架体(201a)滑动配合两个轨道本体(101)的内侧面上,中心架体(201a)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一个侧架体(201b),两个侧架体(201b)外端与两根旋转竖管(202)一一转动连接;两个侧架体(201b)内端与两个联动滑块(201c)一一固定连接,两个联动滑块(201c)相对滑动在中心架体(201a)的侧滑道内,两个联动滑块(201c)滑动配合在双向螺杆(201e)中部,双向螺杆(201e)两端通过杆座转动在中心架体(201a)两端,双向螺杆(201e)上螺纹配合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滑座(201d),两个限位滑座(201d)相对滑动配合在侧架体(201b)的外侧面上;两个联动滑块(201c)位于两个限位滑座(201d)之间;双向螺杆(201e)上套设两根缓冲压簧(201f),两根缓冲压簧(201f)的内端与两个联动滑块(201c)一一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滑座(201d)卡挡在两根缓冲压簧(201f)的外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04)包括:动力电机(204a)、主动链轮(204b)、从动链轮(204c)、双向蜗杆(204d)、支架(204e)和蜗轮(204f);所述动力电机(204a)固定在中心架体(201a)上,动力电机(204a)的输出轴上键连接主动链轮(204b),主动链轮(204b)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从动链轮(204c),从动链轮(204c)固定在双向蜗杆(204d)中间,双向蜗杆(204d)通过两个支架(204e)转动连接在中心架体(201a)上,双向蜗杆(204d)一端为左旋蜗杆、另一端为右旋蜗杆,双向蜗杆(204d)两端与两个蜗轮(204f)一一啮合传动连接,以带动两个蜗轮(204f)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两个蜗轮(204f)与两根旋转竖管(202)一一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应用开发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机构(2)还包括:限位杆组件(205),限位杆组件(205)设有两根,两个限位杆组件(205)与两个侧架体(201b)一一配合连接,两个限位杆组件(205)与两个轨道本体(101)底面的限位槽(104)一一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组件(205)包括限位滑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