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温烘烤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因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健康、环保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0003]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方式主要是电阻式加热或电磁式加热方式,其加热原理是通过热传导将加热组件的热量传递到气溶胶生成制品,但是该种加热方式存在加热不均匀以及局部高温导致气溶胶生成制品易烧焦的问题。为此,采用红外加热的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红外加热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般将红外加热层的两端分别与正、负电极连接,以在红外加热层通电时辐射红外线,从而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另外,电极的正极和负极还需要伸入红外加热层所在的区域,且需要严格控制正极和负极的延伸方式,二者之间的间距等因素。
[0004]故,现有采用红外加热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用于插入或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红外发热层,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用于在通电时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基体表面且与所述红外发热层相接触;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基体表面且与所述红外发热层相接触,并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用于与电源组件连接,以向所述红外发热层供电;第一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基体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导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模块至少部分与所述红外发热层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差值为通电第一时长时,所述第一导电模块的电阻率与所述红外发热层的电阻率的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通电第二时长时,所述第一导电模块的电阻率与所述红外发热层的电阻率的差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未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模块的电阻率与所述红外发热层的电阻率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未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模块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红外发热层的电阻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模块具有正的温度系数特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热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且所述红外发热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基体和所述第一导电模块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一导电模块背离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导电模块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导电模块一体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模块沿延伸方向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横截面积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导电模块均呈长条形;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聪慧,郭玉,刘小力,冼小毅,周亚林,黄祖富,向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