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695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包括复合材料结构体,所述复合材料结构体包括梁体,其内设有容置腔,由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筋体为网格状结构,设于所述容置腔两侧且与所述梁体连接,由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封边绕着梁体的边缘环绕一圈设置,由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还包括膨胀体,所述膨胀体由高刚性发泡材料制成,安装于所述复合材料结构体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金属制作车身A柱补强板不利于车身的轻量化设计、无法有效避免结构压溃的问题。避免结构压溃的问题。避免结构压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材料中,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刚度、比强度,可替代金属,实现零部件轻量化;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与注塑工艺结合,可实现一步成型,具有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优势。
[0003]汽车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特别是正面小偏置碰撞,前车轮后移挤压车身A柱下端,断面结构压溃、梁结构发生弯折,力承载和传递能力变弱,造成车身结构侵入量过大、危害乘员安全。现有方案多为增加金属补强板,但却导致车身增重较多,不利于车身轻量化,同时不能有效减小结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金属制作车身A柱补强板不利于车身的轻量化设计、无法有效避免结构压溃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包括复合材料结构体1,所述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结构体(1),所述复合材料结构体(1)包括:梁体(11),其内设有容置腔,由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筋体(12),为网格状结构,设于所述容置腔两侧且与所述梁体(11)连接,由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封边(13),所述封边(13)绕着梁体(11)的边缘环绕一圈设置,由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梁体(11)、筋体(12)和封边(13)在一套模具中进行加工成型;加工时,所述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铺层通过热压复合为一体形成所述梁体(11),向所述模具的模腔内注入与所述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相同基体的所述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形成所述筋体(12)和封边(13);其中,还包括膨胀体(2),所述膨胀体(2)由发泡材料制成,安装于所述复合材料结构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材料和增强纤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车身A柱下端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纤维材料质量含量在50%到7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斌籍龙波丁建鹏方程李菁华金科王雪王士彬刘乐丹黄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