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浮截洪沟
[0001]本技术涉及截洪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浮截洪沟。
技术介绍
[0002]因土地资源紧缺,山区变电站选择常常不可避免布置在靠近高山的低谷区域。在靠近山区建站时,由于存在邻近高山,为防止山洪冲刷站址场地,应在站场与山之间设置截洪沟,且截洪沟不应穿过场区。截洪沟将上游来向洪水或四周汇流来水,沿着站外设计指定的路径导流,保证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0003]山区变电站的低谷区域,往往地下水位较高,截洪沟受水的浮力影响较大。同时因受地形影响,站址周围的汇流面积也较大,须设置导流量较大的大截面截洪沟,两者共同影响下导致截洪沟受浮力作用进一步加大。常规的截洪沟自重较轻,且一般只考虑了重力荷载下的地基稳定性,对截洪沟所受上浮力及自身抗浮能力未足够引起重视,常出现截洪沟因不能有效抵抗水浮力,发生截洪沟上浮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抗浮截洪沟,以解决传统的截洪沟自重较轻,一般只考虑了重力荷载下的地基稳定性,当截洪沟外侧水位较高时,常出现截洪沟因不能有效抵抗水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截洪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洪沟本体,所述截洪沟本体包括底板(1)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2),所述底板(1)与两个所述侧壁(2)形成槽状结构;两个所述侧壁(2)之间设有横向通道(3),所述横向通道(3)能够将两个所述侧壁(2)的外侧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截洪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2)之间设有多个所述横向通道(3),所有所述横向通道(3)沿着所述截洪沟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道(3)的两端设有滤水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有抗浮锚杆(4),所述抗浮锚杆(4)的一端插入地下,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浮截洪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2)之间设有多个联系支撑梁(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王振华,余波,何勇,吴怡敏,张朋朋,杨关,欧智星,毛宇,叶永健,万增勇,高仕军,伍鑫元,邓艾,梁弘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