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51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14
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包括柱状主体,柱状主体中空,柱状主体两端均开设齿形凸起条,柱状主体前后侧面均开设测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开设侧方孔具有更好的应力分散效果,结构强度更优,减低人工椎体下沉的可能性,增加手术节段的稳定性。节段的稳定性。节段的稳定性。

An optimized structure of 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人工椎体领域,尤其涉及优化后的人工椎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的很多人工椎体结构一般是如图3所示的,其结构为柱状主体前后的四个小圆孔和左右各三个小圆孔,但是在长期的随访中显示,部分的人工椎体会出现下沉的情况,圆柱区出现放射性间隙,没有植骨融合,圆柱周围亦没有植骨融合,导致内固失败等并发炎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以解决人工椎体下沉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包括柱状主体,柱状主体中空,柱状主体两端均开设齿形凸起条,其特征在于柱状主体前后侧面均开设侧方孔。
[0006]进一步,所述的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主体外径为10mm~14mm,内径为5mm~9mm,高为12mm~16mm,侧方孔的长为8mm~12mm,宽为3mm~5mm,侧方孔上端离椎体上缘7mm~9mm,侧方孔下端离椎体下缘5mm~7mm。
[0007]进一步,所述的柱状主体1外径为10mm,内径为5mm,高为12mm,侧方孔2的长为8mm,宽为3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7mm,侧方孔2下端离椎体下缘5mm。
[0008]进一步,所述的柱状主体1外径为14mm,内径为9mm,高为16mm,侧方孔2的长为12mm,宽为5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9mm,侧方孔2下端离椎体下缘7mm。r/>[0009]进一步,所述的柱状主体1优选外径为12mm,内径为7mm,高为14mm,侧方孔2的长为10mm,宽为4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8mm,侧方孔2下端离椎体下缘6mm。
[0010]更近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主体由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

HA/PA66)制成。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如图4所示的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可以根据手术椎体全切椎体的个数和长度和宽度的不同,可以制作不同型号的柱状柱体1备用,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要求。
[0012]本技术的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相比较原有的人工椎体,在力学模拟强度上更优,为侧方植骨提供更良好的条件,降低人工椎体下沉的可能性,增加手术节段的稳定性,避免了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3为现有技术的人工椎体立体图;
[0016]图4为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中标记说明:1、柱状主体;2、侧方孔;3、齿形凸起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用来替换切除椎体的柱状主体1,柱状柱体1为中空,为了使应力更好的释放,柱状主体1前后侧面均开设侧方孔2,为了更好的与其他椎体更好的契合,柱状主体1两端均开设齿形凸起条3。
[0020]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使柱状主体1的应力更好的释放,所述的柱状主体1外径为10mm~14mm,内径为5mm~9mm,高为12mm~16mm,侧方孔2的长为8mm~12mm,宽为3mm~5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7mm~9mm,侧方孔2下端离椎体下缘5mm~7mm。
[0021]优选的,所述的柱状主体1外径为10mm,内径为5mm,高为12mm,侧方孔2的长为8mm,宽为3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7mm,侧方孔2下端离椎体下缘5mm。
[0022]优选的,所述的柱状主体1外径为14mm,内径为9mm,高为16mm,侧方孔2的长为12mm,宽为5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9mm,侧方孔2下端离椎体下缘7mm。
[0023]优选的,所述的柱状主体1优选外径为12mm,内径为7mm,高为14mm,侧方孔2的长为10mm,宽为4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8mm,侧方孔2下端离椎体下缘6mm。
[0024]其中所述的柱状主体1由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

HA/PA66)制成,使人工椎体能够更好的与人体脊椎结合,减少排斥反应。
[0025]为了更好的说明应力的释放效果,通过建立3D模型与模拟头部垂直负载荷进行分析,首先,对柱状主体1的模型赋予如下表的属性:
[0026]其次,模拟一般人头部重力G,取73.6N,上端面受力面积S由软件测得,S=12.728
×
2+3.987
×
4=41.404,固定柱状主体1下端面六个自由度,此时载荷为P,P=G/S=73.6/41.404≈1.7776,将载荷P施加在上端面且垂直于受力面,比较结构优化与原结构接触面的应力分布,优化前、后的柱状主体同时施加等同于头部重量的载荷后,同时也进行变形趋势观察(放大20倍),由应力云图分析,优化前柱状主体最大应力1.854MPa,优化后柱状主体最大应力为1.7552MPa,故大应力比较结果:优化前大于优化后,由此得出优化后的柱状主体具有更好的应力分散效果,结构强度更优。
[0027]为了更好的使用本技术,可以将所述的柱状柱体1制作不同的大小和型号,可以根据手术过程中切除的椎体的个数和长度来适应不同的患者。
[0028]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
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包括柱状主体(1),柱状主体(1)中空,柱状主体(1)两端均开设齿形凸起条(3),其特征在于柱状主体(1)前后侧面均开设侧方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主体(1)外径为10mm~14mm,内径为5mm~9mm,高为12mm~16mm,侧方孔(2)的长为8mm~12mm,宽为3mm~5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7mm~9mm,侧方孔(2)下端离椎体下缘5mm~7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椎体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主体(1)外径为10mm,内径为5mm,高为12mm,侧方孔(2)的长为8mm,宽为3mm,侧方孔(2)上端离椎体上缘7mm,侧方孔(2)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正学钟伟洋唐可蒋电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