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22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包括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上顶板的下端安装有下顶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顶板上的中心螺杆,所述中心螺杆上连接有调节板,且调节板的边侧和导向杆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和活动块相互连接,且活动块上贯穿安装有侧杆;提升杆,安装在所述活动块的边侧,所述提升杆的上端安装在上顶板的下端,所述提升杆的边侧设置有刻度线,且提升杆和下顶板之间通过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簧相互连接。该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自动调节与锥节之间的贴合接触角度,同时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脊椎锥节间隙高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脊椎锥节间隙高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脊椎锥节间隙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椎病变一般除了外伤骨折所造成之伤害外,还有部分在于椎间盘退化产生病变、椎间盘老化退化,失去弹性导致因外力压迫产生椎间盘破裂或突出,在进行人体老化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问题的治疗时,通常都会向患者的脊椎锥节中植入相应的植入物。
[0003]然而现有的植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4]如公开号为CN110433015A的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其中装置为一中空植入物,具有一上壁、一下壁,及包围连接于该上、下壁周缘之一支壁、一分壁及左、右各一侧壁,形成一容置空间;该装置于该分壁及相连接之该左、右侧壁上
……
该上、下壁之各一外表面可直接接触其植入位置相对应之该上脊椎体与该下脊椎体,该上、下壁面及左、右之各该侧壁上,各穿设有大于或等于二以上之穿孔;
[0005]在将其植入至患者的脊椎锥节时与锥节接触时不可实现自动转动至与接触面适合的角度,无法实现自动适应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包括上顶板(1)和下顶板(2),所述上顶板(1)的下端安装有下顶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顶板(2)上的中心螺杆(3),所述中心螺杆(3)上连接有调节板(4),且调节板(4)的边侧和导向杆(5)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导向杆(5)的另一端和活动块(6)相互连接,且活动块(6)上贯穿安装有侧杆(7),所述侧杆(7)固定安装在下顶板(2)的内部;提升杆(8),安装在所述活动块(6)的边侧,所述提升杆(8)的上端安装在上顶板(1)的下端,所述提升杆(8)的边侧设置有刻度线(9),且提升杆(8)和下顶板(2)之间通过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簧(10)相互连接;转向球(11),安装在所述上顶板(1)的上端中部,所述转向球(11)的上端和支撑块(12)的下端中部相互连接,且支撑块(12)的边侧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边侧安装有水平板(14),且水平板(14)安装在主气囊(15)的边侧;输送管(16),用于连接所述主气囊(15)和推动气囊(17),所述推动气囊(17)套设在竖杆(18)的外侧,且竖杆(18)的上端和转轴(20)之间通过拉绳(19)相互连接,所述转轴(20)和限位块(21)之间通过轴承相互连接,且转轴(20)的外侧安装有提供复位弹力的扭力弹簧(22),所述转轴(2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柱(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和下顶板(2)的内部之间为滑动连接,且调节板(4)的中部和中心螺杆(3)之间为螺纹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通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骨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