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36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55
提供抑制了爪状磁极的变形的旋转电机的转子。旋转电机的转子具备第一磁极、第二磁极、第一保持构件、第二保持构件。第一磁极具有第一圆环部以及第一爪部。第一爪部从第一圆环部沿轴向延伸。第一爪部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配置。第二磁极具有第二圆环部以及第二爪部。第二圆环部相对于第一圆环部而配置于轴向第一侧。第二爪部从第二圆环部沿轴向延伸。第二爪部在周向上与第一爪部交替配置。第一保持构件具有相对于第一爪部的前端部而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圆环状的第一卡合部。第二保持构件具有相对于第二爪部的前端部而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圆环状的第二卡合部。环状的第二卡合部。环状的第二卡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的转子


[0001]本技术涉及旋转电机的转子。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等使用具有转子的旋转电机。作为以往的转子,公知有具有爪状的形状的磁极(以下,称为爪状磁极)的爪极型的转子。在这样的转子中,期望抑制爪状磁极的变形。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5提出具备防止爪状磁极的变形的构件的转子。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213441号公报
[0004]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8/139561号
[0005]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

220989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

31853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4

855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也可以通过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5的旋转电机的转子不同的方法来抑制爪状磁极的变形。
[0010]本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抑制了爪状磁极的变形的旋转电机的转子。
[0011]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2](1)本技术的一侧面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具备第一磁极、第二磁极、第一保持构件、第二保持构件。第一磁极具有第一圆环部以及第一爪部。第一爪部从第一圆环部沿轴向延伸。第一爪部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配置。第二磁极具有第二圆环部以及第二爪部。第二圆环部相对于第一圆环部而配置于轴向第一侧。第二爪部从第二圆环部沿轴向延伸。第二爪部在周向上与第一爪部交替配置。第一保持构件具有相对于第一爪部的前端部而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圆环状的第一卡合部。第二保持构件具有相对于第二爪部的前端部而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圆环状的第二卡合部。
[0013]根据该结构,环状的第一保持构件的第一卡合部能够与第一爪部的前端部抵接。同样,环状的第二保持构件的第二卡合部能够与第二爪部的前端部抵接。因此,能够抑制转子旋转期间第一磁极以及第二磁极的前端部超过第一以及第二卡合部的内径而向外周侧扩张而变形的情况。
[0014](2)优选的是,第一卡合部的内径比由多个第一爪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构成的假想圆筒的外径大。第二卡合部的内径比由多个第二爪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构成的假想圆筒的外径大。
[0015]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卡合部的内周面与由多个第一爪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构成的假想圆筒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另外,在第二卡合部的内周面与由多个第二爪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构成的假想圆筒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即便在转子具备永磁铁的情
况下,组装时因压入等产生的切屑也不会附着于永磁铁。
[0016](3)优选的是,第一保持构件还具有第一主体部。第一主体部为圆环状。第一卡合部从第一主体部向轴向第二侧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变矩器沿转子的轴向排列时,能够将第一卡合部用作变矩器的定芯用的构件。
[0017](4)优选的是,第一爪部具有第一卡合凹部。卡合凹部在第一爪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部沿周向延伸。第一卡合部构成为与第一卡合凹部卡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镶嵌形式组装,因此,定位变容易。
[0018](5)优选的是,旋转电机的转子还具备励磁线圈,上述励磁线圈相对于第一爪部以及第二爪部配置于径向内侧。
[0019](6)优选的是,励磁线圈在轴向上比第一爪部长。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产生更强的磁通量。
[0020](7)优选的是,旋转电机的转子还具备永磁铁,上述永磁铁在周向上配置于第一爪部与第二爪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基于永磁铁的磁通量,能够提高旋转电机的输出性能。
[0021](8)优选的是,旋转电机的转子还具备防脱落机构,上述防脱落机构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而配置于轴向第二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第二保持构件的脱落。
[0022](9)优选的是,防脱落机构包括圆环状的板和卡环。卡环相对于板而配置于轴向第二侧。
[0023]技术效果
[0024]在以上那样的本技术中,能够提供抑制了爪状磁极的变形的旋转电机的转子。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剖视图。
[0026]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立体图。
[0027]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分解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0028]图4是第一磁极的剖视图。
[0029]图5是从轴向第一侧观察第一磁极的立体图。
[0030]图6是提取出本技术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一个相位的立体图。
[0031]图7是第二磁极的剖视图。
[0032]图8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一部分放大后的截面的示意图。
[0033]图9是表示第一磁极以及第二磁极与永磁铁的位置关系的图。
[0034]图10是表示防脱落机构的立体图。
[0035]图1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
[0036]图12是表示芯板的立体图。
[0037]图1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变形例的一部分放大后的截面的示意图。
[0038]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变形例的第一磁极以及第二磁极与永磁铁的位置关系的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0...第一磁极;11...第一圆环部;12...第一爪部;13...第一卡合凹部;14...第二卡合凹部;20...第二磁极;21...第二圆环部;22...第二爪部;23...第三卡合凹部;24...第四卡合凹部;30...第一保持构件;31...第一主体部;32...第一卡合部;40...第二保持构件;41...第二主体部;42...第二卡合部;50...励磁线圈;60...永磁铁;70...防脱落机构;71...板;72...卡环;80...芯板;81...圆环基部;82...卡合突出部;100...旋转电机的转子;200...变矩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整体结构][0042]图1表示基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0。图1的剖视图中,O

O线是旋转轴线。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轴向”表示旋转轴O延伸的方向,将图1的左侧作为“轴向第一侧”,将图1的右侧作为“轴向第二侧”。另外,“径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径向。“周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周向。
[0043]旋转电机的转子100相对于变矩器200配置于轴向第二侧。具体而言,旋转电机的转子100安装于变矩器200的叶轮壳201。在变矩器200的轴向第一侧配置有未图示的发动机。在旋转电机的转子100的轴向第二侧配置有未图示的变速器。旋转电机的转子100、发动机的输出轴、变矩器200具有相同的旋转轴O。
[0044]参照图2以及图3,旋转电机的转子100是爪极型。旋转电机的转子100具备第一磁极10、第二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磁极,具有第一圆环部以及从所述第一圆环部沿轴向延伸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第一爪部;第二磁极,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环部配置于轴向第一侧的第二圆环部以及从所述第二圆环部沿轴向延伸且在周向上与所述第一爪部交替配置的多个第二爪部;第一保持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爪部的前端部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圆环状的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二保持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爪部的前端部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圆环状的第二卡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内径比由所述多个第一爪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构成的假想圆筒的外径大,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内径比由所述多个第二爪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构成的假想圆筒的外径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还具有圆环状的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向轴向第二侧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智博北田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