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构
[0001]本申请属于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层建筑项目的日益增长,高层建筑通常都设有地下室或人防地下室,桩基础和深基坑作为建筑物基础的重要组成,普遍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后补强支护桩结构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构强度不够,在作为维护结构时,桩体主要承受基坑周边土体土压力,桩体以受弯及受剪为主,桩体承载性能不好,存在工程隐患。
[000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桩体承载性能不好,存在工程隐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构,包括水平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固定底座(17),两个所述固定底座(17)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桩(2)和第二支撑桩(3),所述第一支撑桩(2)的内表面和第二支撑桩(3)的内表面均安装有两组第一支撑柱(10),每组所述第一支撑柱(10)的底端均与水平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固定底座(17)的上表面均安装有结构钢(15),两个所述结构钢(15)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桩(2)的内表面和第二支撑桩(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桩(2)的顶端和第二支撑桩(3)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盖(4),每个所述结构钢(15)的顶端均与固定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固定底座(17)的上表面均安装有两组固定钢(16),每组所述固定钢(16)的顶端均与固定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桩(2)的外表面和第二支撑桩(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19),每组所述安装槽(19)的内部均卡接有固定环(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后补强支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环(5)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两个上固定板(6)和两个下固定板(7),两个所述上固定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柱(13),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柱(13)的底端均与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龙,郑创雄,黄锴,叶淼,叶东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