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8131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包括基本物质和水;所述基本物质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为: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1~2份、豆油或棉籽油酸化油1~3份、饱和高级脂肪酸4~7份、强碱1~2份、增效剂1~2份;所述的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中,油酸或亚油酸含量为20%

A magnesium removal collector for reverse flotation of phosphate rock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磷矿浮选
,具体涉及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磷矿是世界上最重要且难以再生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它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的应用在农业、医药、生物等领域中。我国磷矿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石量为176亿吨,折算成标矿为105亿吨;其中P2O5含量大于等于30%的磷富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6.6亿吨,P2O5含量小于30%的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59.8亿吨。因此,保障我国磷矿资源、保障磷矿石的自给充足且平稳持久,必须加快对中低品位磷矿利用开发。在全球富矿资源日趋紧张的前提下,研究开发中低品位磷矿资源浮选技术,促进磷矿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要加大对我国胶磷矿浮选技术的开发,进一步降低采选成本,以便充分利用我国储量巨大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
[0003]目前工业上普遍应用的磷矿反选脱镁浮选捕收剂以脂肪酸皂为主,辅以一定量的增效剂(用以增加皂基的分散性和起泡性),这类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分散性能差,药剂常温下选矿效率低,药剂使用量大,特别是对硬水的适应性差,配置好的捕收剂溶液容易出现凝胶状凝固现象,对药剂的输送极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不但制备工艺简单,而且捕收剂的低温分散性好、选择性强,浮选时药剂消耗量小。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保护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包括基本物质和水;所述基本物质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为: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1~2份、豆油或棉籽油酸化油1~3份、饱和高级脂肪酸4~7份、强碱1~2份、增效剂1~2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有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的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中,油酸或亚油酸含量为20%~60%。
[0008]进一步,所述增效剂包括醚醇油、杂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和磷酸三异辛酯,所述增效剂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为:醚醇油1~2份、杂醇1~2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1.5~3份、磷酸三异辛酯1份。
[0009]进一步,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35%。
[0010]进一步,所述饱和高级脂肪酸为C8~C18中的一种,或者C8~C18中多种的混合物。
[0011]进一步,所述基本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为1:50。
[0012]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上述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油酸或亚油酸与浓硫酸,混合配料;
[0014]S2,将步骤S1配得的原料在20~50℃条件下均匀混合,然后搅拌0.5~5小时,冷却
后得到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
[0015]S3,将豆油或棉籽油酸化油、强碱按质量比10~20:1,投入反应釜中,在70~95℃温度下,机械搅拌1~5小时,得到含有对应的甘油、单甘脂、二甘酯以及皂的混合物;
[0016]S4,将步骤S2制得的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步骤S3制得的混合物、饱和高级脂肪酸、增效剂、强碱,按质量比1~2:1~3:4~7:0.3~1.2:1~2混合并投入反应釜中,在70~95℃温度下,机械搅拌3~5小时,制得基本物质;
[0017]S5,将步骤S4制得的基本物质与水进行配制,得到浮选用捕收剂。
[0018]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所述油酸或亚油酸与浓硫酸,按照摩尔比1:0.3~1配料。
[0019]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所述豆油或棉籽油酸化油的酸值控制在60~140mg/g。
[0020]进一步,所述步骤S5中,所述基本物质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50配置。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捕收剂采用改性脂肪酸,在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上引入

SO4H,增强了药剂与Ca
2+
、Mg
2+
等离子的络合能力,与

COOH共同作用可促进对目标矿物颗粒的盖罩,进而增加矿物的表面疏水性,使得捕收能力显著增强;同时

SO4H会增加水溶性、对改善硬水的适应能力有明显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浮选捕收剂具有凝固点低、常温分散性好、选择性强、药剂用量少的特点,对中低品位磷矿石浮选的综合选矿效率有明显提高。
[002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对酸化油采取定量皂化的方式来控制反应过程,使得生成脂肪酸皂的同时体系中含有一定量的甘油、单甘脂,这些物质可以增加对脂肪酸及皂的乳化分散效果,同时改善浮选过程中的气泡载矿过程,使得载矿泡沫变脆,减少泡沫夹带现象,增加捕收剂的选择性,改善精矿指标降低尾矿磷含量;本专利技术将改性脂肪酸皂、酸化油皂化物、饱和高级脂肪酸皂、增效剂进行复配优化,得到的组合浮选捕收剂具有凝固点低、常温分散性好、选择性强、药剂用量少的特点,对中低品位磷矿石浮选的综合选矿效率有明显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包括基本物质和水。所述基本物质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为: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1~2份、豆油或棉籽油酸化油1~3份、饱和高级脂肪酸4~7份、强碱1~2份、增效剂1~2份。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工艺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将油酸或亚油酸与浓硫酸,混合配料;
[0028]S2,将步骤S1配得的原料在20~50℃条件下均匀混合,然后搅拌0.5~5小时,冷却后得到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
[0029]S3,将豆油或棉籽油酸化油、强碱按质量比10~20:1,投入反应釜中,在70~95℃温度下,机械搅拌1~5小时,得到含有对应的甘油、单甘脂、二甘酯以及皂的混合物;
[0030]S4,将步骤S2制得的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步骤S3制得的混合物、饱和高级脂肪酸、增效剂、强碱,按质量比1~2:1~3:4~7:0.3~1.2:1~2混合并投入反应釜中,在70~95℃温度下,机械搅拌3~5小时,制得基本物质;
[0031]S5,将步骤S4制得的基本物质与水进行配制,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浮选用捕收剂。
[0032]本专利技术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中,优选将油酸或亚油酸含量控制在20%~60%。
[0033]本专利技术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效剂包括醚醇油、杂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和磷酸三异辛酯,所述增效剂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为:醚醇油1~2份、杂醇1~2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1.5~3份、磷酸三异辛酯1份。
[0034]本专利技术工艺中额外添加了醚醇油和杂醇,这些起泡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浮选的泡沫和载矿,降低捕收剂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物质和水;所述基本物质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为: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1~2份、豆油或棉籽油酸化油1~3份、饱和高级脂肪酸4~7份、强碱1~2份、增效剂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化油酸或硫酸化亚油酸中,油酸或亚油酸含量为2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包括醚醇油、杂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和磷酸三异辛酯,所述增效剂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为:醚醇油1~2份、杂醇1~2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1.5~3份、磷酸三异辛酯1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高级脂肪酸为C8~C
18
中的一种,或者C8~C
18
中多种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物质和水的质量比为1:50。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齐茂周泽富陈明祥盛先芳何思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强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