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809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采用固态纳米孔平台技术,在施加偏压下获得待测样本通过所述固态纳米孔产生的电学信息,通过分析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对待测样本进行鉴别。该方法简单灵敏,操作便捷,可靠性好,实现了对不同序列富G癌基因形成的G4拓扑结构的鉴别,对于癌基因的结构分型及在特定生理功能区与特异蛋白的单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要意义。要意义。

A single molecule topological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different oncoge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淋巴细胞瘤

2基因简称BCL

2,是凋亡分子机制研究的主要靶分子。它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已开始揭示这一作用的机制。人体端粒序列(hTel)存在于人类染色体末端端粒区域,与癌症疾病及衰老有关。它能够保护DNA不被降解,在每个复制周期后会缩短,经过一系列循环后,由于变得太短而无法保护DNA,细胞将会死亡。AS1411是可以与核仁素特异性结合的DNA单链,而核仁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并且核仁素也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所以AS1411对于核仁素的靶向性对于抗肿瘤药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0003]传统的鉴别基因结构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NMR)、圆二色谱(CD)、原子力显微镜(AFM)、凝胶电泳及光镊和磁镊等技术,尽管这些研究方法都已经被证实可以进行癌基因结构的鉴别,但是它们都存在一定局限。这些技术大多需要大型设备,测试样品需求量也比较多,并且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大多只能获取体相分子的平均信息。
[0004]纳米孔具有检测迅速、成本低、可进行单分子检测等优势,为不同癌基因的结构鉴别指出了新的方向。常用的实验技术是在纳米孔两端加一个电压,通过电场驱动,使DNA分子从孔一端电泳通过纳米孔,在外电路收集的离子电流会出现一个突然下降,电流的突然下降值和阻滞时间,可以对应DNA的生物学信息。但是单纯使用电场调节,DNA的穿孔速度太快。只有延长DNA分子的穿孔时间,减慢DNA的穿孔速度,才有可能实现对不同碱基的分辨。
[0005]申请号为202010521146.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硅基固态纳米孔的制备方法,用所述硅基固态纳米孔来进行DNA和/或RNA的测序,可以提高纳米孔测序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基于固态纳米孔检测的平台技术上,提供了一种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固态纳米孔对富G癌基因鉴别的方法,该方法为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的鉴别提供了新思路。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9]所述的方法为用固态纳米孔对检测样品的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进行测定和分析;所述固态纳米孔的孔径为3~5nm;所述检测样品为含有一种或多种富G癌基因的溶液。
[0010]进一步,所述的检测样品浓度为纳摩尔。
[0011]进一步,所述的方法为鉴别富G癌基因的G4结构。
[0012]进一步,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富G癌基因G4结构的制备;
[0014]S2:固态纳米孔的制备;
[0015]S3:在施加偏压的情况下检测S1所得富G癌基因G4结构穿过S2所得固态纳米孔产生的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
[0016]其中S1与S2顺序不限。
[0017]进一步,S2中所述的固态纳米孔载体为硅基氮化硅薄膜。
[0018]进一步,S3中所述的施加偏压范围为100mv~200mv。
[0019]进一步,S3中所述的施加偏压为100mv、150mv、200mv。
[0020]进一步,S3之后还包括S4对产生的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进行分析。
[0021]进一步,所述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与所述富G癌基因G4结构的物理尺寸呈正相关。
[0022]用上述的方法对BCL

2基因、ParalleIBCL

2基因、hTel基因和AS1411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鉴别。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结构稳定且尺度匹配孔径的硅基氮化硅纳米孔检测平台技术能实现了不同序列富G癌基因形成的G4拓扑结构的鉴别。
[002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鉴别方法,通过采集不同物理尺寸和荷电极性的生物大分子穿过纳米孔引起的皮安级别离子电流波动,解析电流幅值升降、阻滞时间以及过孔事件频率以实现鉴别不同序列折叠成的高级结构差异。
[0026]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鉴别方法简单灵敏,操作便捷,可靠性好,对于癌基因的结构分型及在特定生理功能区与特异蛋白的单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不同序列所折叠的G4纳米孔检测示意图。
[0028]图2为纳米孔离子电流信号示意图。
[0029]图3为不同富G癌基因序列G4结构的凝胶电泳条带图。
[0030]图4为不同富G癌基因序列G4结构穿过纳米孔的相对阻塞电流幅值柱状叠加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实施例1.固态纳米孔的制备
[0033]将20nm厚度的硅基氮化硅芯片在去离子水里浸泡,去除薄膜表面的无机杂质;然后用等体积比丙酮:异丙醇:酒精混合溶剂浸泡10min,去除薄膜表面的有机杂质;再将清洗烘干后的氮化硅薄膜用食人鱼洗液加热活化1h,使薄膜表面充分羟基化。
[0034]在活化过的硅基氮化硅薄膜上,采用介电击穿的方式制备直径约为4nm左右的孔道,电导液为1M KCl、TE(pH 8),通过膜片钳测定纳米孔的IV曲线,得到电导G,并由模型公式计算出纳米孔的直径。
[0035]实施例2.富G癌基因序列G4结构的制备
[0036]将单链癌基因序列BCL

2、Parallel BCL

2、AS1411、hTel溶解在电解质溶液(1M KCl、TE,pH 7.4)中,充分摇匀后,在95℃条件下加热5min,并慢慢冷至室温退火1h,得到癌基因的高级结构G

四链体结构。
[0037]实施例3.G4穿过纳米孔通道的检测
[0038]如图1所示,将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孔装配在测试池Flowcell中,把配置好的实施例2制备的G4结构的样品溶液加在Flowcell的一侧腔室内,另外一侧加入测试缓冲液(1M KCl、TE,pH 7.4)。
[0039]通过调节外力及测试参数,记录不同序列结构的样品通过尺度匹配纳米孔的电信号波动情况,如图2所示,通过数据解析鉴别电信号特征与不同G4结构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区分不同序列G4结构的目的。
[0040]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G4结构的样品溶液所形成的凝胶电泳条带图,从中可以观察到,体积比较小的G4结构形成序列为BCL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固态纳米孔对富G癌基因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用固态纳米孔对检测样品的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进行测定和分析;所述固态纳米孔的孔径为3~5nm;所述检测样品为含有一种或多种富G癌基因的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样品浓度为纳摩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鉴别富G癌基因的G4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富G癌基因G4结构的制备;S2:固态纳米孔的制备;S3:在施加偏压的情况下检测S1所得富G癌基因G4结构穿过S2所得固态纳米孔产生的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其中S1与S2顺序不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媛王忠王德强王森吴吉唐婧朱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