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88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属于农业种植设备领域。所述膜网,包括多根并列设置的网丝;相邻的网丝紧密贴合以形成至少部分的网;网丝包括多个从内至外套设分布的弧形片;位于最外层的弧形片裸露在空气中以受日光照射,所述弧形片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厚度均匀的反射膜;不同弧形片的反射膜厚度不同;所有反射膜表面存在至少一个切向方向与日光照射方向垂直;所述反射膜均由相对空气为波密介质的材料制成,红外线在所述反射膜中的波长为λ,且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1/4的λ;单个网丝的弧形片之间具有贯通网丝两侧的间隙以使空气流动;它可以实现茶树蓬面处空气温度、叶片温度的稳定降温。叶片温度的稳定降温。叶片温度的稳定降温。

A special thermal insulation membrane net for nano technology to maintain the activity of tea lea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

技术介绍

[0002]茶树的树冠微域环境低于茶叶的生长具有巨大的影响;低温、高湿、弱光的气候环境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而平地茶园的夏秋季茶往往因为连续的高温、低湿、干热、强光的环境而不利于茶叶的生长。
[0003]为了将夏秋季的茶叶品质提高,往往茶叶种植户们会在茶树蓬面上覆盖隔热网,隔热网可以避免毒辣的日光对茶树的直接照射,避免茶树蓬面处的空气、茶叶处于高温的环境下;隔热网隔离的阳光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光,红外光具有热效应,所以讲红外线隔离是最有效的。
[0004]但是普通的隔热网是通过物理隔绝,避免光线穿透的方式来隔热的;部分隔热网表面涂覆有反射膜,用来反射红外线;而光线具有波的性质,可以穿透一定厚度的隔热网,而隔热网在铺展开来后表面是不平整的,光线照射到隔热网上,可以反射走的光线量是不确定的,只有在垂直照射的角度上才能产生半波损失,将红外线反射走,这样的设置会导致反射红外线的效率不高;而反射膜的制造成本高,这样的设置会导致材料利用率不高。
[0005]另外,由于上午日光照射后,隔热网本身吸收了一定的热量成为了发热源;到了下午,隔热网的茶树相比于不覆盖隔热网的茶树,降温效果并不明显;到了晚上,由于覆盖了隔热网的茶树白天受到的地热不足,夜间茶树周围的热量不多,会导致茶树环境过冷的问题。
[0006]另外,大部分隔热网的底部都是平整的,且白天时受到日光照射本身的热量较高,不利于空气中水汽的生成,对于茶树湿度提高的正向作用并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它可以实现茶树蓬面处空气温度、叶片温度的稳定降温。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包括多根并列设置的网丝;相邻的网丝紧密贴合以形成至少部分的网;网丝包括多个从内至外套设分布的弧形片;位于最外层的弧形片裸露在空气中以受日光照射,所述弧形片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厚度均匀的反射膜;不同弧形片的反射膜厚度不同;所有反射膜表面存在至少一个切向方向与日光照射方向垂直;所述反射膜均由相对空气为波密介质的材料制成,红外线在所述反射膜中的波长为λ,且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1/4的λ;单个网丝的弧形片之间具有贯通网丝两侧的间隙以使空气流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片包括导热膜;导热膜为由导热金属制成的均匀的膜层;导热膜与反射膜直接或间接地抵接,以交换热量;导热膜与所述间隙直接地接
触,以交换热量。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片为1/2的圆柱面和/或1/2的球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片包括弹性层;弹性层由具有向任意方向形变能力的材料制成;弹性层在常态下呈/的圆柱面;弹性层外表面与反射膜固定连接;弹性层在形变状态下,反射膜各处的厚度不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弧形片之间可动连接;在可动范围内,位于内层的弧形片均始终保持下端面水平,且弧形片轴心均与日光照射方向垂直,以使日光始终垂直地照射于位于内层的弧形片表面。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网丝包括多根从内至外套设分布的丝管;多根丝管均包括支撑片和弧形片;支撑片呈弧片状,并与弧形片固定地首尾环接以形成空心内腔;支撑片由刚性材料制成;位于内层的丝管嵌于相邻的外层的丝的空心内腔中;从外至内分布的丝管的结构相同且尺寸呈等比例缩小;位于内层的丝管的支撑片外端面与位于外层的丝管的支撑片的内端面滑动抵接;在常态下,丝管的支撑片均同轴,丝管的弧形片均同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网还包括固定边,固定边由韧性材料制成;相邻的并列的网丝之间固定连接,位于最外侧的网丝与固定边固定连接;固定边与所述间隙仅具有部分的重合或无重合。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网还包括封闭边;封闭边与固定边可拆连接;安装时,封闭边与网丝密封抵接以封堵所述间隙;拆卸时,封闭边与网丝分离以开启所述间隙。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根网丝以十字交织法交织成无空隙的网状;两根同向的网丝之间的异向的网丝的弧形片至少部分呈球形。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网丝受异向网丝压迫处的对应的内部间隙存在至少部分的开启。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根并列设置的网丝,网丝由多个从内至外套设的丝管组成,丝管均具有弧形片,弧形片上表面涂覆有反射膜,每层反射膜的厚度不同;每层反射膜均为能使红外线产生半波损失的膜,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范围较长,所以设置多层反射膜,以扩大能产生半波损失的红外线的范围;由于弧形片是1/2的圆柱面,弧形片南北朝向设置,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距离地球非常远,可以将日光视为平行光,日光照射在弧形片上时,始终是垂直于弧形片表面的,确保日光中的部分红外线能够产生半波损失,提高弧形片对日光中部分红外线的反射作用,降低日光对隔热网、茶树的加热作用。
[0020]本专利技术弧形片的内侧涂覆有导热金属制成的导热膜,导热膜可以尽快地将弧形片吸收到的日光热量吸收;内外两个弧形片之间具有空隙,空隙可以通风,将导热膜吸收的热量带走,避免附带的热量对树冠产生间接的热辐射。
[0021]本专利技术网丝横纵分布十字交错,织成网状,使得异向的两根网丝之间的正向的网丝表面被压迫成球状,以此使得网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球状的弧形片;球形可以使得天上不同方向射来的日光均能够垂直地照射在弧形片上,不比拘泥于网丝的摆放位置,提高了膜网放置的灵活性。
[0022]本专利技术在夜间时,封闭间隙两端,使得间隙内吸收了日间热量的空气封闭在内,在
夜间成为发热源,对茶树树冠处进行热量补充,使得茶树树冠处温度全天的温差不会过大。
[0023]本专利技术的网膜由中空的网膜制成,重量轻,不会压迫树冠处的叶芽,有利于叶芽的生长。
[0024]本专利技术支撑片也为弧形,相邻的支撑片之间的沟壑有利于水汽的留存,网丝内的空隙通气,有利于降低支撑片的温度,使得支撑片与树冠处空气温度形成温度差,有利于水分在沟壑处形成水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膜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网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外丝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弧形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日光反射的过程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通风散热的过程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网丝横纵分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并列设置的网丝(1);相邻的网丝(1)紧密贴合以形成至少部分的网;网丝(1)包括多个从内至外套设分布的弧形片(112);位于最外层的弧形片(112)裸露在空气中以受日光照射,所述弧形片(112)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厚度均匀的反射膜(1121);不同弧形片(112)的反射膜(1121)厚度不同;所有反射膜(1121)表面存在至少一个切向方向与日光照射方向垂直;所述反射膜(1121)均由相对空气为波密介质的材料制成,红外线在所述反射膜(1121)中的波长为λ,且所述反射膜(1121)的厚度为1/4的λ;单个网丝(1)的弧形片(112)之间具有贯通网丝(1)两侧的间隙以使空气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112)包括导热膜(1123);导热膜(1123)为由导热金属制成的均匀的膜层;导热膜(1123)与反射膜(1121)直接或间接地抵接,以交换热量;导热膜(1123)与所述间隙直接地接触,以交换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112)为1/2的圆柱面和/或1/2的球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112)包括弹性层(1122);弹性层(1122)由具有向任意方向形变能力的材料制成;弹性层(1122)在常态下呈1/2的圆柱面;弹性层(1122)外表面与反射膜(1121)固定连接;弹性层(1122)在形变状态下,反射膜(1121)各处的厚度不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技术保持茶树叶活性的专用隔热膜网,其特征在于:多个弧形片(112)之间可动连接;在可动范围内,位于内层的弧形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源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