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7804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根据现场实际场地结合班组需求确定木工棚尺寸,并根据尺寸画出施工图;S200:根据施工图利用BIM技术进行木工棚建模,明确各部位、节点连接方法,提前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及重点;S300:在硬化地面上采用墨线弹出木工棚立柱四个角的十字线;S400:立柱与斜撑安装;S500:根部横撑安装;S600:滚轮安装;S700:顶部四周双层角钢安装;S800:顶部四周的角钢上安装角钢横梁;S900:防护脚手板安装与固定;S1000:正面活动大门安装;S1100:四周铁皮安装;S1200:顶部四周安全宣传标语安装;S1300:立柱顶部安装吊钩;S1400:木工棚搭设完成,水电工进行布线及安装插座、照明。照明。照明。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ovable fully enclosed fabricated woodworking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木工加工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对周边居民场所造成了严重的噪音污染,并且木材加工过程中锯末等粉末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为防止木工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以往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是固定式的木工加工棚,该木工加工棚具有不可移动、周转性差和使用不方便的缺点;并且在施工现场狭小、场地区域划分变化复杂等情况,应用该木工加工棚很难在发挥正常作用的同时又不影响场地的有效使用。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木工棚不可移动、受场地影响大、周转性差、拆装不方便,成本高、扬尘和噪音污染大、安全文明施工效果差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传统木工棚不可移动、受场地影响大、周转性差、拆装不方便,成本高、扬尘和噪音污染大、安全文明施工效果差等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根据现场实际场地结合班组需求确定木工棚尺寸,并根据尺寸画出施工图;S200:根据施工图利用BIM技术进行木工棚建模,明确各部位、节点连接方法,提前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及重点;S300:在硬化地面上采用墨线弹出木工棚立柱四个角的十字线;S400:立柱与斜撑安装;S500:根部横撑安装;S600:滚轮安装;S700:顶部四周双层角钢安装;S800:顶部四周的角钢上安装角钢横梁;S900:防护脚手板安装与固定;S1000:正面活动大门安装;S1100:四周铁皮安装;S1200:顶部四周安全宣传标语安装;S1300:立柱顶部安装吊钩;S1400:木工棚搭设完成,水电工进行布线及安装插座、照明。
[0005]步骤S400中,选择4根工字钢连接起来作为立柱,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刷黄黑油漆,选择8根镀锌方管作为剪刀撑与工字钢连接,剪刀撑倾角45
°
,立柱与镀锌方管上进行钻孔,采用螺栓连接。
[0006]步骤S500中,根部横撑采用3根镀锌方管通过螺栓与工字钢连接。
[0007]步骤S600中,立柱根部焊接钢板,钢板底下焊接钢管,采用滚轮直接插入钢管内,钢管上钻孔采用销子与滚轴进行固定。
[0008]步骤S700中,顶部四周采用角钢与立柱连接,双层布置,立柱与角钢上进行钻孔,采用螺栓连接。
[0009]步骤S800中,顶部四周角钢上安装4根角钢横梁,上下层各2根,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四周角钢上。
[0010]步骤S900中,顶部四周采用双层脚手板硬防护,首先下层脚手板底部满挂密目网,
脚手板直接放置于角钢上,两头用模板条加钢钉固定,上层脚手板安装完成后覆盖防雨布。
[0011]步骤S1000中,正面大门采用镀锌方管作为骨架,骨架上安装铁皮,在两侧立柱及镀锌方管上安装门轴,大门关闭后可上锁,底下安装插地销子。
[0012]步骤S1100中,在立柱及镀锌方管安装铁皮,在铁皮、立柱及镀锌方管上进行打孔,采用螺栓连接。
[0013]步骤S1300中,立柱顶部焊接钢板,在钢板上钻孔,吊钩上进行套丝,下部穿进钢板上,然后安装压型钢板,最后固定螺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整体效果好,移动方便,实用性强,可拆卸,可周转,制作简单,拆装方便,施工速度快,减少锯末造成的扬尘和产生的噪音污染,绿色环保,安全文明施工效果好。受到了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及肯定,同时提高了业主满意度,提升了企业形象,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尤其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位置不固定的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木工棚的角钢、方管与立柱节点连接示意图图2为木工棚的角钢与立柱节点连接示意图图3为木工棚的角钢与角钢节点连接示意图图4为木工棚的吊环与立柱节点连接示意图图5为木工棚的立柱与立柱节点连接示意图图6为木工棚的立柱与滚轮节点连接示意图图7为木工棚的平面布置图图8为木工棚的俯视图;图9为木工棚的立面图;图10为木工棚的图7中的1

1 剖面图;图11为木工棚的铁皮安装完成的立面图;图中1

吊环,2

角钢,3

立柱,4

剪刀撑,5

横撑,6

滚轮,7

防雨布,8

防护架板,9

安全网,10

节能灯,11

铁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研究寻找解决传统木工棚不可移动、受场地影响大、周转性差、拆装不方便,成本高、扬尘和噪音污染大、安全文明施工效果差等技术难题,首先采用BIM技术,对木工棚整体形状、尺寸、节点拼装进行建模;4根立柱采用工字钢进行拼装,底部四周横撑采用镀锌方管加固,四周安装方钢作为剪刀撑与工字钢连接,方钢上固定绿色铁皮进行封闭,底部安装4个滚轮与工字钢连接,顶部采用双层50mm架板进行防护,间距700mm,四周悬挂安全警示标语,正前面安装活动式可开启、关闭大门,水电安装工配合布线,正中间顶部安装照明装置。
[0017]工艺流程施工图确定

采用BIM技术进行建模

放线定位

立柱安装与斜撑安装

根部横撑安装

滚轮(万向轮)安装

顶部四周双层角钢安装

中间安装角钢横梁

防护脚手板
安装与固定

正面活动大门安装

四周铁皮安装

顶部四周安全宣传标语安装

立柱顶部安装吊钩

水电工配合布线、照明。
[0018]S100:施工图确定,根据现场实际场地结合班组需求确定木工棚尺寸,采用CAD进行画图。
[0019]S200:BIM建模,按施工图纸运用BIM技术对模型进行建立,明确各部位、节点连接方法,提前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及重点。
[0020]S300:放线定位,在硬化地面上采用墨线弹出立柱四个角的十字线。
[0021]S400:立柱与斜撑安装,选择4根长度为1.5米和4根1.8米的12#工字钢连接起来作为立柱,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刷黄黑油漆,选用8根50*20*3mm的镀锌方管作为剪刀撑与工字钢连接,剪刀撑倾角45
°
,立柱与镀锌方管上进行钻孔,采用M12螺栓连接。、S500:根部横撑安装,根部三面选用3根50*20*3mm的镀锌方管采用螺栓与工字钢连接。
[0022]S600:滚轮(万向轮)安装,立柱根部焊接200*150*5mm钢板,钢板底下焊接

48*3.0钢管,长度100mm,采用成品滚轮(万向轮)直接插入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根据现场实际场地结合班组需求确定木工棚尺寸,并根据尺寸画出施工图;S200:根据施工图利用BIM技术进行木工棚建模,明确各部位、节点连接方法,提前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及重点;S300:在硬化地面上采用墨线弹出木工棚立柱四个角的十字线;S400:立柱与斜撑安装;S500:根部横撑安装;S600:滚轮安装;S700:顶部四周双层角钢安装;S800:顶部四周的角钢上安装角钢横梁;S900:防护脚手板安装与固定;S1000:正面活动大门安装;S1100:四周铁皮安装;S1200:顶部四周安全宣传标语安装;S1300:立柱顶部安装吊钩;S1400:木工棚搭设完成,水电工进行布线及安装插座、照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00中,选择4根工字钢连接起来作为立柱,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刷黄黑油漆,选择8根镀锌方管作为剪刀撑与工字钢连接,剪刀撑倾角45
°
,立柱与镀锌方管上进行钻孔,采用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00中,根部横撑采用3根镀锌方管通过螺栓与工字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全封闭装配式木工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00中,立柱根部焊接钢板,钢板底下焊接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广雷毕永强李田卫志宽赵志华郭映君张鹏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