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黄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7674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保健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姜黄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殊工艺制备的姜黄原料,粒径小,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且易均匀分散在水体系中,姜黄在溶解的状态下能更好地与刺梨汁协同,降低刺梨汁的苦涩味,改善组合物的口感,同时通过稳定剂的共同作用提升饮料的稳定性。的共同作用提升饮料的稳定性。

A turmeric Rosa roxburghii beverag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姜黄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保健饮料
,具体涉及一种姜黄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刺梨系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尤其以云贵地区分布面积大,产量多。刺梨果实成熟后形状呈扁圆球形,黄色略带红晕,果肉脆实,品尝有涩味,但具有独特的芳香味,这种刺梨独有的味道在刺梨产品中都保留了下来。刺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刺梨黄酮、刺梨多糖及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食之可解闷、消积滞,其花、果、叶、籽皆可入药”,还具有滋补、抗衰、防癌(SOD)等功效。刺梨在贵州自古就有食用,传统上刺梨被人们制作成刺梨酒或刺梨干,现在也有少部分做成刺梨饮料,但因刺梨具有明显的涩味而限制其推广应用。
[0003]姜黄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是国家卫计委公布的101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之一。姜黄根茎含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但难溶于水的特性限制了其应用,因为刺梨汁口感差、苦涩味突出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姜黄水溶性差,利用度较低,现有技术中多是直接采用姜黄粉末为原料,无法解决溶解性问题。目前市场暂无成熟的姜黄刺梨饮料产品。
[0004]公开号为CN113575806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姜黄复合饮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制成:姜黄30

50、山楂5

10、枸杞5

12、大枣30

50、捻子15

30、刺梨40

60。但其仅是将原料混合冷榨,对姜黄的利用率并不高,直接榨汁其中的姜黄素含量较低。
[0005]公开号为CN107996903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刺梨复合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饮料主要由姜黄、蓝莓、杏仁粉、刺梨、蔗糖和陈皮制备而成。其对姜黄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热水浸提的方法制备提取液,再进行浓缩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姜黄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7]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1、一种姜黄刺梨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刺梨汁5

80份、姜黄0.01

10份、稳定剂0.05

5份、果葡糖浆1

20份、砂糖1

20份、香精0

2份、柠檬酸钠0.01

2份、防腐剂0.01

0.3份、水1

60份。
[0009]进一步,所述的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卡拉胶、琼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进一步,所述的防腐剂为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进一步,上述姜黄刺梨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刺梨汁60份、姜黄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果葡糖浆5份、砂糖5份、香精0.5份、柠檬酸钠0.02份、山梨酸钾0.01份、水26.47份。
[0012]进一步,所述的刺梨汁为100%原汁或由100%原汁稀释成浓度为50%~90%的稀
释液。
[0013]进一步,所述的姜黄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得到;姜黄的平均粒径为100nm

10000nm,其中姜黄素的重量百分比为1

20%。
[0014]2、上述姜黄刺梨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水加热至60

100℃,向水中加入剩余的所有原料,用剪切机在1000~3000r/min转速条件下剪切溶解10min,于20mPa条件下均质一次,灭菌后灌装即可。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工艺制备的姜黄原料,粒径小,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且易均匀分散在水体系中,姜黄在溶解的状态下能更好地与刺梨汁协同,降低刺梨汁的苦涩味,改善组合物的口感,同时通过稳定剂的共同作用提升饮料的稳定性。
[0016]本专利技术在刺梨汁的基础上引入经特殊工艺处理的高生物利用度姜黄,降低了刺梨苦涩味,改善了刺梨饮料的口感,从而提升了刺梨市场接受度,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饮料的营养功效,使其具备更好的护肝、抗氧化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1、一种姜黄刺梨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0%刺梨原汁60份、黄原胶1份、果葡糖浆5份、砂糖5份、香精0.5份、柠檬酸钠0.02份、山梨酸钾0.01份、水28.47份。
[0020]2、上述姜黄刺梨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水加热至60℃,向水中加入剩余的所有原料,用剪切机在3000r/min转速条件下剪切溶解10min,于20mPa条件下均质一次,巴氏灭菌后灌装即可。
[0021]实施例2
[0022]1、一种姜黄刺梨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浓度为90%的刺梨汁稀释液60份、姜黄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果葡糖浆5份、砂糖5份、香精0.5份、柠檬酸钠0.02份、山梨酸钾0.01份、水26.47份。
[0023]2、上述姜黄刺梨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水加热至80℃,向水中加入剩余的所有原料,用剪切机在2000r/min转速条件下剪切溶解10min,于20mPa条件下均质一次,巴氏灭菌后灌装即可。
[0024]实施例3
[0025]1、一种姜黄刺梨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浓度为70%的刺梨汁稀释液60份、姜黄2份、果葡糖浆5份、砂糖5份、香精0.5份、柠檬酸钠0.02份、山梨酸钾0.01份、水29.47份。
[0026]2、上述姜黄刺梨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水加热至100℃,向水中加入剩余的所有原料,用剪切机在1000r/min转速条件下剪切溶解10min,于20mPa条件下均质一次,巴氏灭菌后灌装即可。
[0027]对实施例1

3制备的姜黄刺梨饮料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见表1
[0028]表1
[0029]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苦涩味5.39.59.4风味6.69.38.7沉淀9.79.64.3
[0030]随机选取15人,从苦涩味、风味、沉淀三方面对姜黄刺梨饮料进行感官评价:苦涩味分值0~10分,苦味越低分值越高,没有苦味为10分;风味分值0~10分,风味越好分值越高,有显著不良风味为0分;沉淀分值0~10分,沉淀越少分值越高,无沉淀为10分。感官评价每项分值=每项分值累计总数/15,即每项分值的平均值。
[0031]根据感官评价的结果,实施例1具有苦涩味,实施例2和3均无明显苦涩味,实施例2口感更柔和,稳定性更高,有刺梨的香味,未出现明显沉淀,实施例3静置5天后出现部分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姜黄刺梨饮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刺梨汁5

80份、姜黄0.01

10份、稳定剂0.05

5份、果葡糖浆1

20份、砂糖1

20份、香精0

2份、柠檬酸钠0.01

2份、防腐剂0.01

0.3份、水1

6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姜黄刺梨饮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刺梨汁60份、姜黄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果葡糖浆5份、砂糖5份、香精0.5份、柠檬酸钠0.02份、山梨酸钾0.01份、水26.47份。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姜黄刺梨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梨汁为100%原汁或由100%原汁稀释成浓度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生福漆正方王金川腾雅蓉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