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态化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650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态化冷却装置,流态化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流态化组件和冷却组件。其中,壳体具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容纳腔,进料口和出料口与容纳腔连通,且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容纳腔的两端,容纳腔朝水平方向延伸,流态化组件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与容纳腔连通,且出风口位于容纳腔的底部,冷却组件设置在壳体上,冷却组件用于对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冷却。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输送粒料的同时对其高效冷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冷却效率低的问题。有技术中的装置冷却效率低的问题。有技术中的装置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态化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粒料冷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态化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态化技术因高效的气固接触特性在工业高温粒料冷却过程得到充分应用。以锌冶炼为例,锌精矿经过焙烧炉焙烧后成为900℃的过热焙砂,需将其冷却至150℃才可输送至后续工段。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滚动冷却圆筒来冷却焙砂,或采用流态化冷却器加冷却圆筒的组合形式。滚动冷却圆筒为一水平长圆筒稍向下倾斜放置,通过自身旋转带动焙砂翻转搅动,使焙砂在转动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圆筒长度方向运动,同时与筒外水冷元件接触换热,在横向输送过程中完成降温。组合形式则在冷却圆筒前配置流态化冷却器,多为立式夹套型,高温粒料进入流态化冷却器内,被流化后整体呈竖直方向流动并与筒外的冷却水夹套间壁换热,而后通过斜管流入冷却圆筒内,进一步冷却并将流动方向由竖直转为水平方向,便于输送至后续工段。
[0003]然而在滚动冷却圆筒内,物料仍处于密实状态未形成流化,主要换热方式为导热,冷热源接触频率和传热系数受到限制,冷却效果不充分且物料在筒内易堆积粘结。而采用立式流态化冷却器加冷却圆筒的组合形式,流程复杂、物料停留时间过长且占用空间大。此外,对于输送效果而言,现有技术多存在物料运输时间长,横向输送动力不足,且输送过程中物料易回流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冷却装置无法以较短流程同时满足物料高效冷却以及输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流态化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态化冷却装置,流态化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容纳腔,进料口和出料口与容纳腔连通,且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容纳腔的两端,容纳腔朝水平方向延伸;流态化组件,流态化组件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与容纳腔连通,且出风口位于容纳腔的底部;冷却组件,设置在壳体上,冷却组件用于对容纳腔内的物料进行冷却。
[0006]进一步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束,设置在容纳腔内,冷却管束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壳体的外侧。
[0007]进一步地,冷却管束包括直线段和/或曲形段。
[0008]进一步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换热腔,换热腔位于容纳腔的外周,换热腔能够对容纳腔进行间壁换热。
[0009]进一步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夹套,设置在壳体的外周,冷却夹套具有换热腔。
[0010]进一步地,冷却管束包括:液态管束和汽化管束,液态管束和汽化管束沿壳体的延伸方向排布,且汽化管束靠近进料口设置。
[0011]进一步地,流态化组件包括:风箱,风箱具有进风口;风帽,与风箱连通,风帽具有至少一个出风口,出风口均位于容纳腔内;浇注层,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且浇注层设置在风帽的外周。
[0012]进一步地,浇注层的顶面为平面,或浇注层的顶面为斜面,且浇注层的顶面的高度由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逐渐降低。
[0013]进一步地,流态化冷却装置还具有预冷通道,预冷通道设置在进料口处,预冷通道通过进料口与容纳腔连通,预冷通道的延伸方向与容纳腔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
[0014]进一步地,折流板内部设置有水冷腔,水冷腔可与折流板进行换热。
[0015]进一步地,流态化冷却装置的壳体的顶面为平面,或壳体的顶面为斜面,且壳体的顶面的高度由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逐渐降低。
[0016]进一步地,预冷通道内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沿预冷通道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在预冷通道两侧的内壁上,折流板的延伸方向与预冷通道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
[0017]进一步地,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料段、过渡段和冷却段,进料段处的预冷通道的底部低于冷却段的顶部,过渡段的流通面积由进料段至冷却段逐渐增大。
[0018]进一步地,壳体内设置有隔挡部,隔挡部位于进料段与过渡段的连接处,且隔挡部的一端与壳体的顶部连接,隔挡部的另一端朝向壳体的底部延伸,且与壳体的底部具有间隔。
[0019]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沿物料的横向流动方向设置,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由壳体的底部朝向壳体的顶部延伸。
[0020]进一步地,流态化冷却装置还包括:助推风管,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且助推风管与壳体的侧壁具有夹角,助推风管与容纳腔连通,助推风管用于驱动物料在容纳腔内横向流动和二次流化。
[0021]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流态化组件的出风口与壳体内的容纳腔相连,且在壳体上设置冷却组件,本申请中将主体流化结构由传统的立式长筒改为水平设置的容纳腔,物料能够在容纳腔空间内上下流化翻涌的同时沿容纳腔长度方向整体流动,流化冷却的同时也进行了横向流化输送,并且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延长粒料的冷却距离,提高了冷却效果,无需通过两个设备对物料进行冷却,简化了装置结构,缩短了冷却工艺流程,提高了装置的冷却效率;同时将流态化组件的整体结构设置为一体式,如此能够减小整体体积,进而能够减少流态化组件的安装空间,便于装置的安装,并且能够相应地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流态化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流态化冷却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流态化冷却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容纳腔;131、进料段;132、过渡段;133、冷却段;14、隔挡部;
[0029]21、进风口;22、出风口;
[0030]31、冷却管束;32、冷却夹套;311、液态管束;312、汽化管束;
[0031]41、风箱;42、风帽;43、浇注层;
[0032]50、预冷通道;51、折流板;
[0033]60、助推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流态化冷却装置,流态化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流态化组件和冷却组件。其中,壳体具有进料口11、出料口12以及容纳腔13,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与容纳腔13连通,且进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态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态化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料口(11)、出料口(12)以及容纳腔(13),所述进料口(11)和所述出料口(12)与所述容纳腔(13)连通,且所述进料口(11)和所述出料口(12)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13)的两端,所述容纳腔(13)朝水平方向延伸;流态化组件,所述流态化组件具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出风口(22)与所述容纳腔(13)连通,且所述出风口(22)位于所述容纳腔(13)的底部;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13)内的物料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束(3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3)内,所述冷却管束(31)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态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束(31)包括直线段和/或曲形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态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容纳腔(13)的外周,所述换热腔能够对所述容纳腔(13)进行间壁换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态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夹套(32),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周,所述冷却夹套(32)具有所述换热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态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束(31)包括:液态管束(311)和汽化管束(312),所述液态管束(311)和所述汽化管束(312)沿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排布,且所述汽化管束(312)靠近所述进料口(11)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态化组件包括:风箱(41),所述风箱(41)具有所述进风口(21);风帽(42),与所述风箱(41)连通,所述风帽(42)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22),所述出风口(22)位于所述容纳腔(13)内;浇注层(4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3)的底部,且所述浇注层(43)设置在所述风帽(42)的外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态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层(43)的顶面为平面,或所述浇注层(43)的顶面为斜面,且所述浇注层(43)的顶面的高度由所述进料口(11)至所述出料口(12)的方向逐渐降低。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化冷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圣尧李栋曹珂菲郝小红冯双杰许欣崔大韡林屹金修丞孔令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