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495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中部等距设置有三个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的前端均贯穿污水池,所述第一转杆的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蜗轮的后端中部,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部后端均等距设置有四个弧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弧形槽将污水盛出水面与空气短暂接触后再倒入污水池里,同时扇叶转动,加快污水池的顶部空气流通,使污水与空气结合更加充分,缩短了结合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第一转杆转动带动弧形槽将污水盛出水面与空气进行结合,且将第一转杆直接安装在污水池上,避免了单独架设和安装,使其安装起来简单便捷,同时也降低了安装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安装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安装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处理工艺中,曝气设备是给水生物预处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关键性设备,其功能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通过曝气装置将空气中的氧气转移到曝气池的液体中,以供给好氧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量,同时对池内水体进行充分均匀地混合,达到生物处理的目的。
[0003]为能够提高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通常会在通入空气的区域设置搅拌设备,以通过搅动污水而使得污水更充分与通入的空气结合,这种传统的搅拌方法速度慢,时间久,污水与空气的结合效率低下,并且上述的搅拌设备需要单独架设和安装,这势必提高了安装成本和安装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中部等距设置有三个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的前端均贯穿污水池,所述第一转杆的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蜗轮的后端中部,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部后端均等距设置有四个弧形槽,所述污水池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后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左端,所述污水池的左右侧中上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相邻一侧的中下部,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相邻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扇叶,所述污水池的后端中部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的前端,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一进水管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污水池的后端顶部右侧连通,所述污水池的后端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水泵的前端,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管的前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污水池的后端底部左侧连通。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污水池的前端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在控制器的后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电性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污水池的左侧底部前端设置有急停按钮。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螺纹杆和蜗轮啮合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固定块的中部,所述固定块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污水池的前端中部右侧。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污水池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顶端相邻一侧的中部,所述支撑板相邻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污水池的左右侧中部。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后端设置有密封盖。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转杆转动,使弧形槽将污水盛出水面与空气短暂接触后再倒入污水池里,同时扇叶转动,加快污水池的顶部空气流通,使污水与空气结合更加充分,缩短了结合时间,提高了效率。
[0022]2、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转杆转动带动弧形槽将污水盛出水面与空气进行结合,且将第一转杆直接安装在污水池上,避免了单独架设和安装,使其安装起来简单便捷,同时也降低了安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的侧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的正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的局部结构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污水池;2、第一水泵;3、第一出水管;4、第一进水管;5、第二水泵;6、第二进水管;7、第二出水管;8、第一转杆;9、弧形槽;10、蜗轮;11、第一电机;12、螺纹杆;13、支撑块;14、第二电机;15、第二转杆;16、扇叶;17、支撑板;18、控制器;19、固定块;20、万向轮;21、急停按钮;22、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
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包括污水池1,污水池1的中部等距设置有三个第一转杆8,且第一转杆8的前端均贯穿污水池1,第一转杆8的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蜗轮10的后端中部,第一转杆8的中部后端均等距设置有四个弧形槽9,污水池1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1的后端,第一电机11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螺纹杆12的左端,污水池1的左右侧中上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13相邻一侧的中下部,支撑块1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4的底部,第二电机14的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15相邻的一端,第二转杆15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扇叶16,污水池1的后端中部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2的前端,第一水泵2的进水口与第一进水管4的顶部连通,第一水泵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管3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污水池1的后端顶部右侧连通,污水池1的后端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水泵5的前端,第二水泵5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管6的前端连通,第二水泵5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7的一端连通,第二出水管7的另一端与污水池1的后端底部左侧连通,使用时通过第一转杆8转动,使弧形槽9将污水盛出水面与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多功能纳米曝气设备,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中部等距设置有三个第一转杆(8),且第一转杆(8)的前端均贯穿污水池(1),所述第一转杆(8)的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蜗轮(10)的后端中部,所述第一转杆(8)的中部后端均等距设置有四个弧形槽(9),所述污水池(1)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1)的后端,所述第一电机(11)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螺纹杆(12)的左端,所述污水池(1)的左右侧中上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13)相邻一侧的中下部,所述支撑块(1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4)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14)的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15)相邻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15)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扇叶(16),所述污水池(1)的后端中部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2)的前端,所述第一水泵(2)的进水口与第一进水管(4)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污水池(1)的后端顶部右侧连通,所述污水池(1)的后端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水泵(5)的前端,所述第二水泵(5)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管(6)的前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5)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7)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7)的另一端与污水池(1)的后端底部左侧连通。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丹阳白玉杰林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