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29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属于半导体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包括测试基板以及二氧化硅薄膜以及行连接电极,所述二氧化硅与所述测试基板进行套刻处理,所述二氧化硅薄膜覆盖在所述测试基板一侧表面,所述行连接电极与所述测试基板以及二氧化硅薄膜相互套刻,通过将行列电极搭接的地方断开,可将测试基板上的P电极与N电极设置为同一高度,使测试基板大面积被二氧化硅薄膜覆盖,减少制备测试基板时光刻和薄膜淀积工艺步骤,简化工艺,便于焊盘制作,增加电极连接的可靠性。增加电极连接的可靠性。增加电极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
,具体为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技术仍以传统探针台移动式测试设备为主,由于测试整个晶元的芯片时,需要机械式移动探针台来实现片内单颗芯片的测试,机械移动的效率低,耗时长,并且容易带来机械件的损耗,长时间工作的对准偏差也会变大。
[0003]且测试板的制备过程需要较多光刻以及薄膜淀积的工艺步骤,较为繁琐,其次测试板上焊盘的制作多材料以及厚度要求较高,同时由于电极高度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电极的连接缺乏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解决了测试板过于繁琐的制作过程以及电极在连接时缺乏可靠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包括测试基板以及二氧化硅薄膜以及行连接电极,所述二氧化硅薄膜与所述测试基板进行套刻处理,所述二氧化硅薄膜覆盖在所述测试基板一侧表面,所述行连接电极与所述测试基板以及二氧化硅薄膜相互套刻。
[0006]优选的,所述测试基板表面设有电极图形,所述电极图形包括若干个P电极、N电极、行引出线、列引出线、行引出电极以及列引出电极,所述行引出线与所述列引出线在所述测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所述P电极位于所述行引出线上,所述N电极位于所述列引出线上,所述行引出电极位于所述行引出线一端,所述列引出电极位于所述列引出线一端。
[0007]优选的,所述行引出线上的P电极与列引出线上的N电极搭接位置断开。
[0008]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薄膜上分别设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以及第四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测试基板上的所述P电极和所述N电极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测试基板上的部分所述行引出线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三孔与所述测试基板上的所述行引出电极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四孔位于所述测试基板上的所述列引出电极的位置相互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行连接电极与所述P电极和N电极断开处位置对应,且所述行连接电极连接所述行引出线上所述P电极与所述N电极断开处的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P电极与所述N电极高度一致,且所述P电极与所述N电极处设有焊盘。
[0011]优选的,所述焊盘制作工艺包括电镀工艺。
[0012]优选的,所述焊盘材料包括电阻率低的金属。
[0013]优选的,所述电阻率低的金属包括铜、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通过将行列电极搭接的地方断开,可将测试基板上的P电极与N电极设置为同一高度,使测试基板大面积被二氧化硅薄膜覆盖,即测试基板表面大面积覆盖绝缘层,便于电镀工艺的实施,相比常规的植球工艺,可使焊盘的金属更厚,可选择铜、镍等电阻率低的金属,减少制备测试基板时光刻和薄膜淀积工艺步骤,简化工艺,便于焊盘制作,增加电极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测试基板的第一版图形;
[0019]图2是本技术测试基板的第二版光刻版图形;
[0020]图3是本技术图1和图2套刻后在测试基板上形成的图形;
[0021]图4是本技术测试基板的第三版光刻版图形;
[0022]图5是本技术图3和图4套刻后在测试基板上形成的图形;
[0023]图中标号:1、测试基板;2、P电极;3、N电极;41、行引出线;42、行引出电极;51、列引出线;52、列引出电极;6、第一孔;7、第二孔;8、第三孔;9、第四孔;10、行连接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如图5所示,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包括测试基板1以及二氧化硅薄膜以及行连接电极10,所述二氧化硅薄膜与所述测试基板1进行套刻处理,所述二氧化硅薄膜覆盖在所述测试基板1一侧表面,所述行连接电极10与所述测试基板1以及二氧化硅薄膜相互套刻,所述测试基板1表面设有电极图形,所述电极图形包括若干个P电极2、N电极3、行引出线41、列引出线51、行引出电极42以及列引出电极52,所述行引出线41与所述列引出线51在所述测试基板1上呈矩阵排列,所述P电极2位于所述行引出线41上,所述N电极3位于所述列引出线51上,所述行引出线41上的P电极2与列引出线51上的N电极3搭接位置断开,所述行引出电极42位于所述行引出线41一端,所述列引出电极52位于所述列引出线51一端,所述二氧化硅薄膜上分别设有第一孔6、第二孔7、第三孔8以及第四孔9,所述第一孔6与所述测试基板1上的所述P电极2和所述N电极3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孔7与所述测试基板1上的部分所述行引出线41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三孔8与所述测试基板1上的所述行引出电极42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四孔9位于所述测试基板1上的所述列引出电极52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行连接电极10与所述P电极2和N电极3断开处位置对应,且所述行连接电极10连接所述行引出线41上所述P电极2与所述N电极3断开处的位置,所述P电极2与所述N电极3高度一致,由于P和N电极3高度一致,测试板上大面积被绝缘层覆盖,便于电镀工艺实施,电镀相比常规的植球工艺,能使焊盘金属更厚,电极连接可靠性更高,且所述P电极2与所述N电极3处设有焊盘,所述焊盘制作工艺包括电镀工艺,所述焊盘材料包括电阻率低的金属,所述电阻率低的金属包括铜、镍。
[0026]具体制备过程:
[0027]1、在测试基板1上采用电子束蒸发方式同时进行P电极2、N电极3、行引出线41、行引出电极42、列引出线51、列引出电极52的图形制作,测试基板1可以是玻璃衬底、硅衬底或蓝宝石衬底等,电极及引出线可以是铝、金、银、镍等金属,金属厚度1~2微米,如图1所示。一次性将测试基板1的大部分电极图形制备完毕,只在行列电极搭接的地方断开,与常规制备相比,P电极2和N电极3具有同等的高度,便于电极上焊盘的制作。
[0028]2、对上述测试基板1进行绝缘层制备,采用PECVD工艺淀积二氧化硅薄膜,薄膜厚度1~2微米,对二氧化硅薄膜进行光刻工艺,腐蚀掉P电极2和N电极3上的二氧化硅,形成第一孔6;腐蚀掉部分行引出线41上的二氧化硅,形成第二孔7;腐蚀掉行引出电极上的二氧化硅,形成第三孔8;腐蚀掉列引出电极上的二氧化硅,形成第四孔9。图2为第二版光刻版图形,图3为第一版和第二版套刻后,在测试基板1上形成的图形;
[0029]3、对上述测试基板1采用电子束蒸发方式进行行连接电极10的制作,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基板以及二氧化硅薄膜以及行连接电极,所述二氧化硅薄膜与所述测试基板进行套刻处理,所述二氧化硅薄膜覆盖在所述测试基板一侧表面,所述行连接电极与所述测试基板以及二氧化硅薄膜相互套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基板表面设有电极图形,所述电极图形包括若干个P电极、N电极、行引出线、列引出线、行引出电极以及列引出电极,所述行引出线与所述列引出线在所述测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所述P电极位于所述行引出线上,所述N电极位于所述列引出线上,所述行引出电极位于所述行引出线一端,所述列引出电极位于所述列引出线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引出线上的P电极与列引出线上的N电极搭接位置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薄膜上分别设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以及第四孔,所述第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宏李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科院能源与材料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