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盘及蓄热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24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烤盘及蓄热烤箱,其中烤盘用于安装在蓄热烤箱内以承载食材,包括烤盘本体和蓄热板,蓄热板设置于烤盘本体的食材承载盘面。进行食材烤制时,将烤盘安装于蓄热烤箱内,将食材放置于食材承载盘面上的蓄热板上,开启烤箱,加热元件向蓄热板上的食材进行辐射式加热,蓄热板和烤盘本体均会吸收辐射热量,烤盘本体吸收的部分热量会传热至蓄热板上,尽管在食材的遮挡下,蓄热板吸收的辐射热量较少,但由烤盘本体传递至蓄热板上的热量能够弥补蓄热板吸收辐射热量少的缺陷,不翻面即可达到翻面的效果,能够避免重新加热所导致的温度波动对食材烤制效果的影响,继而有助于提升烤制效果。升烤制效果。升烤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盘及蓄热烤箱


[0001]本技术涉及烤箱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烤盘及蓄热烤箱。

技术介绍

[0002]烤箱一般包括烤箱主体,烤箱内设置烤盘和加热元件,通过将食材放置至烤盘的食材承载盘面上,然后通过控制元件开启加热元件,加热元件通过辐射式加热的方式对食材承载盘面上的食材进行烤制,然而在烤制过程中,对于加热元件可以直接照射的位置,食物会熟的很快,而对于体积较大的食物,热量由食物上表面向下及内部传导的速度不如表面升温速度,就可能会出现,上面已经烤焦,而内部不熟的情况;或者对于披萨、牛排这类食材,需要下表面或者双面酥脆的食材,在烹饪过程中不翻面的情况下,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烤制效果。并且在烹饪过程中,打开烤箱门体翻面,会使腔体内温度骤降,不仅需要重新对烤箱内加热,温度波动对食物的烤制效果影响也十分明显。
[0003]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烤箱烤制食物时需要翻面而影响烤制效果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烤盘及蓄热烤箱,以解决烤箱烤制食物时需要翻面而影响烤制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烤盘,用于安装在蓄热烤箱内以承载食材,包括烤盘本体和蓄热板,所述蓄热板设置于所述烤盘本体的食材承载盘面。
[0007]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烤盘本体与所述蓄热板之间的相变换热器,所述相变换热器用于将所述烤盘本体的热量传递至所述蓄热板;所述相变换热器内装载有相变介质,所述相变换热器包括蒸发端和高于所述蒸发端布置的冷凝端,所述蒸发端嵌装于所述烤盘本体,所述冷凝端嵌装于所述蓄热板。
[0008]可选地,所述相变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为热管,所述热管包括用于构成所述蒸发端的蒸发管段和用于构成所述冷凝端的冷凝管段,所述蒸发管段嵌装于所述烤盘本体,所述冷凝管段嵌装于所述蓄热板;所述热管的数量为多根,且沿所述蓄热板的周边均匀排布。
[0009]可选地,所述蓄热板的上表面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冷凝管段一一对应的开槽,所述冷凝管段嵌装于所述开槽内。
[0010]可选地,所述冷凝管段的顶面最高点贴近所述蓄热板的上表面布置,或与所述蓄热板的上表面平齐布置。
[0011]可选地,所述蓄热板为堇青石材质高温烧制而成的蓄热板。
[0012]可选地,所述蓄热板的顶面形成有若干均匀布置的微小毛孔。
[0013]可选地,所述烤盘本体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周向边沿的侧壁体,所述侧壁体上形成有远离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凸沿结构,所述凸沿结构用于与所述蓄热烤箱的
两侧壁卡槽配合以实现烤盘的安装。
[0014]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采用上述烤盘进行食材烤制时,将烤盘安装于蓄热烤箱内,将食材放置于食材承载盘面上的蓄热板上,开启烤箱,加热元件向蓄热板上的食材进行辐射式加热,蓄热板和烤盘本体均会吸收辐射热量,而烤盘本体普遍具有较高的辐射吸收比,会吸收大量的热量,烤盘本体吸收的部分热量会传热至蓄热板上,尽管在食材的遮挡下,蓄热板吸收的辐射热量较少,但由烤盘本体传递至蓄热板上的热量能够弥补蓄热板吸收辐射热量少的缺陷,蓄热板一方面可以储存大量的热量,同时通过热传导加热食材的下部,不仅能够实现不翻面即可达到翻面的效果,并且由于不需要开启烤箱门体进行翻面操作,能够避免重新加热所导致的温度波动对食材烤制效果的影响,继而有助于提升烤制效果;并且通过控制加热元件的占空比,加热元件可以采用间歇式工作,不开启加热元件时,热量由食物上表面向食材内部渗透,食材下部热量由蓄热板传导给食物,然后在食材内部向上渗透,能防止持续开加热管,出现内部不熟外部烤焦的情况。
[0015]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蓄热烤箱,包括烤箱本体,该烤箱本体内设置有加热元件和烤盘,其中,烤盘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烤盘。由于上述烤盘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烤盘的蓄热烤箱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16]可选地,所述加热元件的内壁设置有石墨烯导电加热涂层。
[0017]可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管,所述石墨烯导电加热涂层形成于所述加热管的内壁面,且所述加热管靠近两端管口的位置为涂层空白区,所述涂层空白区设置有与所述石墨烯导电加热涂层电连接的极耳,所述极耳上连接引线。
[0018]可选地,所述加热管的两端管口均设置有耐高温绝缘堵头,所述耐高温绝缘堵头上设置有供所述引线穿出的穿孔。
[0019]可选地,所述耐高温绝缘堵头以密封的方式封堵于所述加热管的管口位置,且所述加热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烤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烤盘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烤盘的主体部上设置蓄热板且通过相变换热器传热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烤盘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热烤箱在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热烤箱在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图1

图7中:
[0029]烤盘本体1、食材承载盘面10、主体部11、侧壁体12、凸沿结构13、蓄热板2、相变换
热器3、烤箱本体4、卡槽40、加热元件41、石墨烯导电加热涂层41a、极耳42、引线42a、耐高温绝缘堵头43、控制部件44、烤架45、出风口46。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烤盘及蓄热烤箱,以解决烤箱烤制食物时需要翻面而影响烤制效果的问题。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

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烤盘,用于安装在蓄热烤箱内以承载食材,包括烤盘本体1和蓄热板2,蓄热板2设置于烤盘本体1的食材承载盘面10。
[0033]上述烤盘进行食材烤制时,将烤盘安装于蓄热烤箱内,将食材放置于食材承载盘面上的蓄热板上,开启烤箱,加热元件向蓄热板上的食材进行辐射式加热,蓄热板和烤盘本体均会吸收辐射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盘,用于安装在蓄热烤箱内以承载食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烤盘本体(1)和蓄热板(2),所述蓄热板(2)设置于所述烤盘本体(1)的食材承载盘面(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烤盘本体(1)与所述蓄热板(2)之间的相变换热器(3),所述相变换热器(3)用于将所述烤盘本体(1)的热量传递至所述蓄热板(2);所述相变换热器(3)内装载有相变介质,所述相变换热器(3)包括蒸发端和高于所述蒸发端布置的冷凝端,所述蒸发端嵌装于所述烤盘本体(1),所述冷凝端嵌装于所述蓄热板(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换热器(3)的结构形式为热管,所述热管包括用于构成所述蒸发端的蒸发管段(31)和用于构成所述冷凝端的冷凝管段(32),所述蒸发管段(31)嵌装于所述烤盘本体(1),所述冷凝管段(32)嵌装于所述蓄热板(2);所述热管的数量为多根,且沿所述蓄热板(2)的周边均匀排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板(2)的上表面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冷凝管段(32)一一对应的开槽,所述冷凝管段(32)嵌装于所述开槽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段的顶面最高点贴近所述蓄热板(2)的上表面布置,或与所述蓄热板(2)的上表面平齐布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板(2)为堇青石材质高温烧制而成的蓄热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睿彤王定远赵鹏达裴玉哲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