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18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由金属纤维经纱和金属纤维经纱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的内侧设置有透气转接层,通过金属纤维经纱和金属纤维纬纱均是由铜及镍铬合金金属丝经拉拔、电镀、分解等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2~20μm纤维束与棉混纺而成,不仅有较好的防静电、防微波辐射功能,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通过透气转接层选用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气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面料滋生霉菌,提高面料主体的抗菌性能。体的抗菌性能。体的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普通的纺织品无抗菌杀菌的功能,所述纺织品本身成为微生物繁殖的场所,反过来会对人体皮肤表面微生物的平衡进行破坏,导致皮肤表面微生物大量繁殖,在纺织品上的细菌以皮肤表面皮屑和纺织纤维为营养来繁殖,同时代谢各种低级脂肪酸、氨和其他刺激性臭味的挥发物,加上微生物本身的分泌物和人体的分泌物,使纺织品产生恶臭,影响卫生,因此需要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横向设置有金属纤维经纱,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竖向与金属纤维经纱对应交织设置有金属纤维纬纱,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由金属纤维经纱和金属纤维经纱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的内侧设置有透气转接层。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金属纤维经纱和金属纤维纬纱均是由铜及镍铬合金金属丝经拉拔、电镀、分解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2~20μm纤维束与棉混纺而成。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中的金属纤维经纱密度为380根/10cm,金属纤维纬纱的密度为300根/10cm。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气转接层选用防水透气面料,防水透气面料成分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与布料复合而成。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与透气转接层之间热压粘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与透气转接层之间采用以热熔胶作为基础粘接胶料。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金属纤维经纱和金属纤维纬纱均是由铜及镍铬合金金属丝经拉拔、电镀、分解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2~20μm纤维束与棉混纺而成,不仅有较好的防静电、防微波辐射功能,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编织成面料后,可制成永久抗菌面料。
[0013]2.本技术中,通过透气转接层选用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气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面料滋生霉菌,提高面料主体的抗菌性能,通过第一抗菌纤维布和第二抗菌纤维布与透气转接层之间采用以热熔胶作
为基础粘接胶料,具有环保、无味等特性,贴合牢固、耐洗、耐温等功能,对皮肤没有伤害,使用起来放心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面料主体;2、第一抗菌纤维布;3、第二抗菌纤维布;4、金属纤维经纱;5、金属纤维纬纱;6、透气转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实施例:请参阅图1

3所示的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面料主体1包括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横向设置有金属纤维经纱4,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竖向与金属纤维经纱4对应交织设置有金属纤维纬纱5,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由金属纤维经纱4和金属纤维经纱4交错编织而成,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的内侧设置有透气转接层6。
[0023]在该实施例中,金属纤维经纱4和金属纤维纬纱5均是由铜及镍铬合金金属丝经拉拔、电镀、分解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2~20μm纤维束与棉混纺而成,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中的金属纤维经纱4密度为380根/10cm,金属纤维纬纱5的密度为300根/10cm,通过金属纤维经纱4和金属纤维纬纱5均是由铜及镍铬合金金属丝经拉拔、电镀、分解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2~20μm纤维束与棉混纺而成,不仅有较好的防静电、防微波辐射功能,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编织成面料后,可制成永久抗菌面料。
[0024]在该实施例中,透气转接层6选用防水透气面料,防水透气面料成分由高分子防水
透气材料与布料复合而成,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与透气转接层6之间热压粘接,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与透气转接层6之间采用以热熔胶作为基础粘接胶料,通过透气转接层6选用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气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面料滋生霉菌,提高面料主体1的抗菌性能,通过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与透气转接层6之间采用以热熔胶作为基础粘接胶料,具有环保、无味等特性,贴合牢固、耐洗、耐温等功能,对皮肤没有伤害,使用起来放心安全。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金属纤维经纱4和金属纤维经纱4交错编织成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通过热熔胶将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与透气转接层6之间热压粘接成型,通过金属纤维经纱4和金属纤维纬纱5均是由铜及镍铬合金金属丝经拉拔、电镀、分解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2~20μm纤维束与棉混纺而成,不仅有较好的防静电、防微波辐射功能,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编织成面料后,可制成永久抗菌面料,通过透气转接层6选用防水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包括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横向设置有金属纤维经纱(4),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竖向与金属纤维经纱(4)对应交织设置有金属纤维纬纱(5),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由金属纤维经纱(4)和金属纤维经纱(4)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布(2)和第二抗菌纤维布(3)的内侧设置有透气转接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属抗菌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经纱(4)和金属纤维纬纱(5)均是由铜及镍铬合金金属丝经拉拔、电镀、分解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2~20μm纤维束与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汇龙化纤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