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04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53
本申请涉及种植技术的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种子的箱体、箱盖、固定于箱体侧壁上的支撑架、滚轮,箱体内固接有横隔板,横隔板靠近箱体的底部,横隔板上方形成存储腔,横隔板下底面和箱体底面之间固接有竖直设置的竖隔板,竖隔板设置有若干个并沿横隔板的长度方向均有分布,相邻两个竖隔板之间形成播种腔,横隔板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播种腔连通的下料孔,每个播种腔内均设置有用于定量下料的下料机构。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的控制在播种时的种子的数量,会导致不同的地方出苗率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以在播种出的种子数量始终是定量的,可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均匀,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绿化种植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施工、矿区开采、耕地塌陷,如不加以治理,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代价极其沉重。由于地质环境遭受破坏,也不同程度诱发了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而且地表裂缝也给群众安全带来隐患,很容易发生人掉进去的事故。因此,需要对土地进行复耕,土地复耕是指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耕种的状态的活动。
[0003]现在的播种机械在播种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在播种时的种子的数量,会导致不同的地方出苗率不均匀,从而导致农作物生长不均匀,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的控制在播种时的种子的数量,会导致不同的地方出苗率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以在播种出的种子数量始终是定量的,可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均匀,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种子的箱体、盖设于所述箱体上的箱盖、固定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底部的滚轮,所述箱体内固接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靠近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横隔板上方形成存储腔,所述横隔板下底面和所述箱体底面之间固接有竖直设置的竖隔板,所述竖隔板设置有若干个并沿所述横隔板的长度方向均有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竖隔板之间形成播种腔,所述横隔板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播种腔连通的下料孔,每个所述播种腔内均设置有用于定量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竖隔板之间的转动柱、位于所述转动柱两侧的左包覆块和右包覆块,所述左包覆块开设有用于所述转动柱周面嵌入的左包覆槽,所述右包覆块开设有用于所述转动柱周面嵌入的右包覆槽,所述左包覆块的顶面和所述横隔板之间固接有左引导板,所述右包覆块的顶面和所述横隔板之间固接有右引导板,所述转动柱的周面开设有条形状豁口,所述下料孔位于所述左引导板和所述右引导板之间,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左包覆块和所述右包覆块底部之间的空隙连通的导料管,所述箱体外设置有驱动所述转动柱转动的驱动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左包覆块和所述右包覆块底部之间的空隙之间连通有下料管,所述导料管与所述下料管连通。
[0007]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播种腔内的所述转动柱之间同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动柱同轴连接的转动轴、嵌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上绕设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所述转动轮的一端靠近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设置有把握,所述拉绳固接于握把上,所述转动轮的一侧设置有垂直固接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转动轮的周面之间固接有弹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左引导板顶端和所述右引导板顶端相互远离。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0]1、由于采用了下料机构,当豁口转动至下料管上方后,豁口中的种子会通过下料管进入导料管中,从而会导料管就可以将种子播种到预设的地方,由于豁口的大小始终是一致的,因此每次从豁口中流出的种子的数量也是一致,因而实现了定量播种,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均匀,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播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箱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箱体的侧面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驱动机构的构造。
[0014]图中:1、箱体;11、横隔板;111、下料孔;12、竖隔板;101、存储腔; 102、播种腔;2、箱盖;3、支撑架;31、握把;4、滚轮;5、下料机构;51、转动柱;511、豁口;52、左包覆块;521、左包覆槽;522、左引导板;53、右包覆块;531、右包覆槽;532、右引导板;54、下料管;6、导料管;7、驱动机构;71、转动轴;72、转动轮;73、拉绳;74、支撑板;7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通过拉绳73向上移动会带动转动轮72转动,转动轮72转动会带动转动柱51转动,转动柱51转动会使得豁口511向上转动,当豁口511转动至下料管54上方后,豁口511中的种子会通过下料管54进入导料管6中,从而会导料管6就可以将种子播种到预设的地方。
[0016]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参照图1,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2、支撑架3、滚轮4。箱体1呈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状,箱体1的截面为长方形,箱盖2盖设于箱体1上,支撑架3安装于箱体1的侧壁上,支撑架3的顶部位于箱体1 的上方,支撑架3的底部位于箱体1的下方,滚轮4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设置支撑架3的两侧,滚轮4转动设置于支撑架3上,操作人员可以将箱体1在地面上推动。
[0018]参照图2,箱体1内固接有横隔板11,横隔板11水平设置,横隔板11 将箱体1隔断,横隔板11靠近箱体1的底部,横隔板11与箱体1的顶部之间形成存储腔101。横隔板11底面和箱体1底面之间固接有竖直设置的竖隔板12,竖隔板12设置有若干个并沿横隔板11的长度方向均有分布,相邻两个竖隔板12之间形成播种腔102。横隔板11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播种腔102连通的下料孔111,每个播种腔102内均设置有用于定量下料的下料机构5。
[0019]参照图2,下料机构5包括转动柱51、左包覆块52、右包覆块53以及下料管54。转动柱51转动设置于播种腔102内,转动柱51的转动轴71线与各个竖隔板12的分布方向垂直,转动柱51的周面上开设有条形状的豁口511,豁口511的长度方向与转动柱51的长度方向一致。左包覆块52和右包覆块 53的长度与转动柱51的长度一致,左包覆块52和右包覆块53分别位于转动柱51的两侧,左包覆块52和右包覆块53固接于两侧的侧壁之间,左包覆块 52开
设有用于转动柱51周面嵌入的左包覆槽521,右包覆块53开设有用于转动柱51周面嵌入的右包覆槽531,左包覆块52的顶面和横隔板11之间固接有左引导板522,右包覆块53的顶面和横隔板11之间固接有右引导板532,左引导板522顶端和右引导板532顶端相互远离,且下料孔111位于左引导板522和右引导板532之间。下料管54连通于左包覆块52和右包覆块53底部之间的空隙。箱体1外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导料管6,若干个导料管6分别与各个播种腔102内的下料管54连通。
[0020]参照图3,箱体1外设置有驱动转动柱51转动的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 包括转动轴71、转动轮72、拉绳73、支撑板74以及弹簧75。转动轴71转动设置于箱体1的外侧壁上,转动轴71与转动柱51同轴;转动轮72同轴连接于转动轴7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农作物播种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种子的箱体(1)、盖设于所述箱体(1)上的箱盖(2)、固定于所述箱体(1)侧壁上的支撑架(3)、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底部的滚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固接有横隔板(11),所述横隔板(11)靠近所述箱体(1)的底部,所述横隔板(11)上方形成存储腔(101),所述横隔板(11)下底面和所述箱体(1)底面之间固接有竖直设置的竖隔板(12),所述竖隔板(12)设置有若干个并沿所述横隔板(11)的长度方向均有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竖隔板(12)之间形成播种腔(102),所述横隔板(11)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播种腔(102)连通的下料孔(111),每个所述播种腔(102)内均设置有用于定量下料的下料机构(5);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转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竖隔板(12)之间的转动柱(51)、位于所述转动柱(51)两侧的左包覆块(52)和右包覆块(53),所述左包覆块(52)开设有用于所述转动柱(51)周面嵌入的左包覆槽(521),所述右包覆块(53)开设有用于所述转动柱(51)周面嵌入的右包覆槽(531),所述左包覆块(52)的顶面和所述横隔板(11)之间固接有左引导板(522),所述右包覆块(53)的顶面和所述横隔板(11)之间固接有右引导板(532),所述转动柱(51)的周面开设有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齐虎李昌昱马东王叶斌王尹富巨烨王竹香安刚建袁正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