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662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属于漏油检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上罩盖和下罩盖;所述下罩盖上且位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组件安装盘,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上设有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体设计,安装维修方便,结构简单,且兼具高准直度的优点;整体结构简洁,加工简单,节约成本;整体防水性能好,能够适应恶劣环境。能够适应恶劣环境。能够适应恶劣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漏油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工业化的开发,由海上作业、运输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海面溢油事件也在不断增加,加剧了海洋石油污染,进而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对于易溢油的位置,比如作业平台,安装水油面检测设备尤为重要。
[0003]考虑到海洋区域的复杂环境,当前的水油面检测设备多采用一体化设计,但也带来了安装维修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具有安装维修方便,结构简单,且兼具高准直度的优点。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上罩盖和下罩盖;所述下罩盖上且位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组件安装盘,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上设有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
[0006]进一步,所述外壳内部且靠近所述上罩盖的位置设有检测主板,所述检测主板与所述接收单元和发射单元电连接;所述发射单元能够向待检面发射检测光束,待检面被检测光束照射后激发产生荧光,所述接收单元接收荧光并将荧光信号传递至所述检测主板。
[0007]通过上述的分体设计,使装置在安装和维修时更方便,在单个件需要更换时,不需要整体拆卸即可达到维修的目的,比如换修所述检测主板仅需将上罩盖拆卸,换修所述发射单元或接收单元时,仅需将所述下罩盖连带所述发射单元或接收单元进行拆卸即可进行操作。
[0008]本技术采用紫外荧光法,通过发射单元发射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对水面的油类物质进行照射,油类物质中的多环芳烃会吸收其中的能量被激发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荧光,荧光被接收单元所接收,根据这种所谓的油类物质的荧光效应对水面油进行检测;其中紫外荧光法进行油面检测所采用的电气技术根据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0009]进一步,所述外壳设为中空筒,相应的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也设为圆盘型。便于加工,降低成本。
[0010]进一步,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上设有两个贯通槽,所述发射单元和所述接收单元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一个贯通槽。
[0011]进一步,所述发射单元包括遮光筒一,所述遮光筒一的上端设有发射灯,下端设有发射透镜;所述接收单元包括遮光筒二,所述遮光筒二的上端设有接收灯,下端设有接收透镜;
[0012]所述发射灯设置在发射器电路板上,所述发射器电路板固定在所述遮光筒一上端;所述接收灯设置在接收器电路板上,所述接收器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遮光筒二的上端。同
样便于拆装和更换维修。
[0013]其中发射灯为为紫外光源,通过恒流驱动点亮所述发射灯,提高发光亮度,保证更好的准直发光度,脉冲信号间断点亮,使光源在高功率情况下间断工作,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4]进一步,两个所述贯通槽内侧下端设有环形挡台,所述发射透镜和接收透镜均抵设在相应的环形挡台上。
[0015]进一步,所述遮光筒一和所述遮光筒二均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在相应的贯通槽内,所述发射透镜和接收透镜与相应的环形挡台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
[0016]进一步,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上还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上与镜头对应的拍摄孔。利用所述摄像头,能够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荧光信号后,可以通过拍照判断油污的覆盖面。
[0017]进一步,所述下罩盖的底端内侧且位于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下放嵌有石英片。采用所述石英片,能够防油污且可以对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光源进行过滤,防止太阳光线的干扰。
[0018]进一步,所述石英片与所述下罩盖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能够提高结构的防水性和所述石英片的稳定性。
[0019]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内侧且靠近所述上罩盖的一端周向设有安装台,所述检测主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
[0020]进一步,所述的遮光筒一的直径和长度比值为1/2~1,发射灯的发射角度为30~60
°

[0021]进一步,所述发射透镜为非球面透镜,所述发射灯通过所述发射透镜射出的光束角度为10

15
°
。根据上述设计参数,能够保证光源尽可能多的从发射透镜发出,通过非球面透镜的折射和光束角度的作用,保证了5米高度下的高准直度。
[0022]进一步,所述上罩盖和下罩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且接触面设有防水密封圈,提高结构防水性能。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分体设计,安装维修方便,结构简单,且兼具高准直度的优点;整体结构简洁,加工简单,节约成本;整体防水性能好,能够适应恶劣环境。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去掉上罩盖和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区域剖视图。
[0027]图4为图4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8]图5为检测组件安装盘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附图标记为:100、外壳;101、上罩盖;102、下罩盖;103、检测组件安装盘;1031、贯通槽;1032、拍摄孔;104、发射单元;1041、遮光筒一;1042、发射器电路板;1043、发射灯;1044、发射透镜;105、接收单元;1051、遮光筒二;1052、接收器电路板;1053、接收灯;1054、接收透镜;106、摄像头;107、检测主板;108、石英片;109、防水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1]实施例一,参见图1

图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外壳100,外壳100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上罩盖101和下罩盖102;下罩盖102上且位于外壳100内设有检测组件安装盘103,检测组件安装盘103上设有发射单元104和接收单元105。
[0032]外壳100内部且靠近上罩盖101的位置设有检测主板107,检测主板107与接收单元105和发射单元104电连接;发射单元104能够向待检面发射检测光束,待检面被检测光束照射后激发产生荧光,接收单元105接收荧光并将荧光信号传递至检测主板107。
[0033]外壳100设为中空筒,相应的检测组件安装盘103也设为圆盘型。便于加工,降低成本。
[0034]上罩盖101和下罩盖10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外壳100体上,且接触面设有防水密封圈109,提高结构防水性能。
[0035]检测组件安装盘103上设有两个贯通槽1031,发射单元104和接收单元105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一个贯通槽1031;
[0036]发射单元104包括遮光筒一1041,遮光筒一1041的上端设有发射灯1043,下端设有发射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贯通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上罩盖和下罩盖;所述下罩盖上且位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组件安装盘,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上设有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且靠近所述上罩盖的位置设有检测主板,所述检测主板与所述接收单元和发射单元电连接;所述发射单元能够向待检面发射检测光束,待检面被检测光束照射后激发产生荧光,所述接收单元接收荧光并将荧光信号传递至所述检测主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安装盘上设有两个贯通槽,所述发射单元和所述接收单元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一个贯通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包括遮光筒一,所述遮光筒一的上端设有发射灯,下端设有发射透镜;所述接收单元包括遮光筒二,所述遮光筒二的上端设有接收灯,下端设有接收透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溢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许肖宋庆典庞喜龙宋肖君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精讯畅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